通讯员 翟继宗
今年以来,山丹县坚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线,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改”出动力、“放”出活力、“服”务助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百日攻坚”行动,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
加强组织领导 保障改革落地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从全县机构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强化部署研究,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工作的谋划研究和调度协调,组织召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研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阶段重点任务。同时,结合县域实际,制定下发《山丹县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中共山丹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中共山丹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台账》等文件,逐条分解细化,明确改革措施、任务分工、时限标准,确保“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持续简政放权 激活发展动力
今年1-9月,山丹县市民大厅窗口总计办件218544件,日均办件量1168件,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643件,办结率达100%,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了60%,收到群众评价100673次,群众满意度达94%以上。
为此,该县进一步加大窗口授权力度,简化审批流程,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均纳入市民大厅办理。至目前,市民大厅进驻7个乡镇、43个部门单位,总计进驻政务服务事项728项。修订《市民大厅窗口工作管理制度》,对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进行了完善。制定了《山丹县市民大厅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试行)》,有效利用大厅窗口评价器、政务回访、甘肃政务网网民留言、小微权力监管平台和行政效能监察平台,及时跟踪、核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塑造窗口良好形象,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同时,依托省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广“陇政通”“金张掖E点通”政务服务APP,推行“非接触式”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改革逐步向“零跑腿”和“不来即享”迈进
该县还针对集中办理事项审批环节多、办理时间长等问题,推行以“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减跑路次数”为主要内容的“四减”改革,全县先后13批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5项,将134项审批项目调整为后置审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各类不合理证明全面取消,累计压缩办理时限3612个工作日,76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自2014年实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9179户,注册资本326.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5074户、个体工商户1265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78户,分别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6.5%、65.96%、6.1%……数据表明,该县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该县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提升重点项目审批效率,通过建立“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工作机制,一套办事材料多部门共享,企业开办实现了3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了5个工作日内办结,全县计划实施的57项重点项目,开工31项,开工率达54%。通过“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重点招商项目领导包抓机制,积极开展“企业首席服务官”工作,对企业实行“保姆式”“零距离”精准服务,55名企业首席官为摸排企业困难和问题152条,解决35条,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过去项目开工建设过程中审批慢、落地难、周期长等顽疾得到了逐步破解,有效激发了民间投资活力。
提升服务效能 实现便民利企
“办事方便,来一次基本都能解决,有些事在网上就能办理,人不来就能办妥。”在市民大厅办理缴税业务的市民李世杰轻松地说。
“跑腿的烦恼”越来越少的背后,是该县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速转变政府职能、成果惠及群众的不懈努力。
该县为扩大改革成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成8个乡镇、6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将政务服务进一步延伸,推动生育登记、医保社保等109项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村社区延伸,特别是针对进城居住群众多,回乡办事不方便的问题,新建了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远离县城的7个乡镇18项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目标。推进项目并联审批和工程建设审批改革,精准推送税收优惠“不来即享”,在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基础上,不断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拓展好差评评价渠道,依托全县“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平台和行政效能监察平台,及时跟踪、核实、解决群众、企业反映的问题,对工作作风和行政效率进行监督,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