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甘肃:南梁精神润心田 南梁百姓日子甜

20-08-16 17:53 来源:国家文物局 编辑:常欢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甘肃:南梁精神润心田 南梁百姓日子甜

  红色,是南梁浓郁的底色。林木葱茏的子午岭,见证着南梁的光辉历史。

  南梁,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东北部,地处陕甘交界、子午岭林区,隐于桥山山脉。这里的山川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祥传承,更经历了红色革命的生根发芽。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唯一没有丢失过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她的存在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整编集结、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享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

  硝烟已去,尘埃落定,留给南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用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

  讲好南梁故事

  为了缅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深入挖掘“两点一存”重要历史内涵,甘肃省委、省政府筹建的南梁革命纪念馆1986年建成,列宁小学旧址、抗大七分校旧址、军民大生产基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寨子湾……经过维修规划相继对外开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南梁大地时,在桥山脚下,葫芦河畔,巍峨耸立的南梁革命纪念碑前,党员、学生、群众……陆续来到这里,向南梁革命英烈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南梁精神。

  “老区人民都是英雄,革命历史永远不能忘。走进纪念馆、参观展览,让我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位观众参观展览后留言道。

  南梁革命纪念馆

  “两点一存”主题广场全景

  南梁革命纪念馆由综合展厅和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三个个人专题展厅组成,全面系统介绍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巩固、壮大并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出发点的辉煌历史。

  一件件带有温度的文物、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在艰苦卓绝环境中谱写出可歌可泣的诗篇。

  南梁革命纪念馆突破传统,创新展览模式,在注重革命文物展览展示的同时,充分运用用声、光、电等手段,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在这里,观众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得以升华。

  “‘红色南梁’作为宣讲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场所,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革命文化遗存,在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以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旗帜鲜明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十九大代表、南梁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雅丽说,“南梁故事一定要讲好。”

  近年来,纪念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让革命故事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乡村,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展览,重温革命历史,弘扬南梁精神,为助力老区振兴奔小康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南梁精神代代传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

  这是距南梁革命纪念馆一公里的列宁学校的同学们朗诵的声音。

  列宁学校的前身是列宁小学。这是中国共产党于1934年在南梁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校。

  步入校门,正对着的是一座汉白玉人物雕塑,是列宁小学早期教员张景文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场景。雕像背后的半山上是列宁小学旧址,有校史纪念室,展示着很多珍贵的文物、图片。

  校园内,景文楼、思齐苑、将军苑;英雄少年事迹长廊、爱国主义文化长廊和校园文化墙,告诉同学们饮水思源、崇德向善、勤学报国。

  初创时期的列宁小学

  列宁学校(部分)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一阵响亮的鼓点声破空而起,上百名身穿校服、系着腰鼓的学生闻声起舞,或奔放、或飘逸,小小的操场瞬间被热情的红色淹没。

  这是学生们每周两次的固定体育活动——南梁腰鼓演练。在列宁学校,每天上午10时开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分年级或跑步、跳绳,或打南梁腰鼓、朗诵,朝气蓬勃、生龙活虎。

  从列宁小学初创时期的10多名学生,到现在列宁学校近千名学生,从三孔窑洞到2000多平方米的校园。

  从小学到初中,九个年级近千名学生,在南梁精神的浸润里读书学习、铸魂成长。

  2009年6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学校看望慰问师生,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奋发有为;3个月后他给师生回信,嘱咐学校要弘扬优良传统,发挥独特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年来,学校发挥区位优势,挖掘教育资源,始终坚持“传承南梁精神,铸造红色文化,创建品牌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

  “学校创新实施红色教育工程,以润物无声方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爱校、爱家乡、爱祖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列宁学校有关负责同志说。

  南梁百姓日子甜

  曾经的南梁,山高、沟深、人穷,缺乏特色产业。很长一段时间,南梁一直是个贫困乡镇。

  今日的南梁,乡村美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

  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下,南梁人继承和发扬“南梁精神”,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以南梁革命纪念馆为中心,将南梁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参观学习为一体、独具魅力的红色小镇,真正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为实现老区整体脱贫贡献了重要力量。

  南梁红色小镇是2011年开始建设的,投资10多亿元,相继完成了南梁革命陈列馆、“两点一存”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服务中心、河道景观坝等建设工程,以及与红色景区一河之隔的农宅商铺复合型安置小区,并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改善了当地通路、通电、通水、通信等基础设施……

  俯瞰南梁

  如今,南梁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红瓦白墙的新房子,院子里花花草草相得益彰,村里有了水通了网,干净、整洁的道路联通着每家每户。

  近年来,当地群众经过岗前培训,转变身份,开始从事景区安保环卫、红色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销售以及餐饮、住宿等服务,老区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过去,南梁百姓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今天,红色旅游的发展又以另一种方式反哺了这片红色的热土。”一位游客说。

  据介绍,2019年,南梁红色景区接待游客数突破170万人次,红色旅游等第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了60%。

  南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展露新气象,革命老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民新村兴产业 新家园里奔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民新村兴产业 新家园里奔小康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走进阿克塞之一:因为调研  爱上阿克塞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走进阿克塞之一:因为调研 爱上阿克塞
  • 黄河兰州段流量达3450m3/s 为今年入汛以来新高且有上升趋势 黄河兰州段流量达3450m3/s 为今年入汛以来新高且有上升趋势
  • 2020年甘肃省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0年甘肃省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 打卡南山云端 遇见别样天水 打卡南山云端 遇见别样天水
  • 良法善治绘就雄关幸福底色——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纪实 良法善治绘就雄关幸福底色——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纪实
  • 不断升级的兰州“夜经济” 不断升级的兰州“夜经济”
  • 【你笑起来真好看】古浪八步沙:春风不负治沙人 满目绿洲新生活 【你笑起来真好看】古浪八步沙:春风不负治沙人 满目绿洲新生活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医卫丨体检之前记得这5件事
2   通渭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3   甘肃医卫丨一年一度体检时 不同年龄段
4   崆峒区税务局:巧用“银税互动”平台为
5   敦煌博物馆联合天猫发布“掌上敦煌”计
6   兰州市将新启用13处“电子警察”
7   学习踢球两不误 19岁兰州男孩张煜飞跨
8   前7个月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204.8亿元
9   天水秦州公路段 雨天紧急疏导车辆保畅
10   【专题】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甘肃省5
11   红古公路段 未雨绸缪抓防汛 全力以赴保
12   陇西高速收费所 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
13   天兰线新阳镇至甘谷区段路遇溜塌险情
14   甘肃省公发集团确保辖区公路安全畅通
15   甘肃文县:白水江形成堰塞湖 紧急撤离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