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旧窑洞 迈上致富路——平凉泾川县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告别旧窑洞 迈上致富路
——泾川县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东 叶海 朱宇鲲 李满福 施秀萍
泾川县属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在黑梁河流域、泾汭河面山、红河流域、北部干旱山塬区4个特困片带。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在泾川县贫困山区的农民能拥有几口窑洞居住,便是一件幸福的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经风雨,窑洞坍塌,山大沟深,三马子都开不到家门口,肩挑人扛,农民守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脱贫无门,致富无路。
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绝不能丢下山里的农民。必须痛下决心,搬出大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泾川县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个个移民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如幸福的花儿一样悄然绽放。7400多名贫困山区群众告别旧窑洞,搬进了亮堂的小康屋。
搬出旧窑洞的群众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肉牛养殖、果品、劳务、旅游等特色产业。路通了,水通了,电来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筑起新家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培育后续产业 实现“稳得住”
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泾川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最上心的问题。
为此,全县持续加大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培育,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玉都镇西王、刘李河、星火、贾洼四个村曾是北部干旱山塬区出了名的贫困村。2018年,四个村子整村搬到了新建的“移民新村”。
紧接着,玉都镇紧盯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后续增收产业培育,依托易地搬迁巩固提升项目,在玉都镇玉都村什字组流转土地128亩,修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种植西甜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打破了大棚蔬菜只能在川区种植的传统观念。
刘李河村的刘银科是昔日的建档立卡户,常年在内蒙古打工,他回到了家乡,一口气承包了6座大棚。今年6月份,辣椒第一天采摘上市就卖了600元。
“玉都塬也能种蔬菜了!”泾川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干部、农艺师苏明辉脸上乐开了花,通过示范,将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为后续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辣椒平均按每斤2元,每座大棚可收入4500元,6座大棚就有2万多元。”刘银科说,在家里种菜,不用出去打工,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赚了同样多的钱。
家住“移民新村”的段娜是个能干的人,搬迁之前,她和丈夫在外地打工,自从搬进“移民新村”,她就在小区当起了保洁员,还能抽空在村里的蔬菜园里打工。
“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日子会越过越好”。在村民的眼中,段娜还是个孝顺的儿媳妇,照顾老人、送孩子上学,加上丈夫外出务工,一年下来全家有6万多元的收入。
据统计,全县这几年已先后投资3700多万元,实施果园标准化管理4400亩,建成规模肉牛养殖小区2处,种植中药材318亩、露地蔬菜1180亩、饲草玉米284.5亩,有效带动了建档立卡搬迁户脱贫增收。
同时,还投资1118万元,为2016年、2018年建档立卡搬迁户落实产业配股户均1.71万元,户均年分红855元,切实解决了无劳动能力户、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增收难题,实现了搬迁与脱贫双赢目标。
发展乡村旅游 群众“吃青山”
昔日居住在泾汭河面山的贫困群众,依山打几口窑洞居住,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虽说是守着青山绿水,但却不见任何经济效益。
深入挖掘古村古镇、山水生态、农耕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的思路,精心开发旅游特色乡村,让改善了居住条件的群众过上“靠山吃山”的新生活,成为又一发展的新思路。
白家村曾经是泾明乡最贫困的村庄之一。7年前,随着白家村最后一批村民搬进小康屋,全村3个村民小组163户从此告别了住窑洞的日子。泾明乡把旅游产业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景区带村”和“能人带户”,打好“旅游+扶贫”这张牌,使绿水青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昔日贫瘠的小山沟变成了如今的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省列“千村美丽”示范村。
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介绍,自从景区建成以来,全村有42户群众从事农家小吃经营、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品销售及旅游服务,白家民俗文化景区2018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7.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80多万元。
白家村的“蝶变”是泾川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如今,畅游在泾川山水田园村舍间,党原高崖文化传承型、汭丰郑家沟红色文化型、王村完颜民俗体验型等10个旅游示范村持续升温,为全县发展乡村旅游树立了典型样板。仅2019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就达到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300多万元。
开发就业岗位 实现“能致富”
如何让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泾川县先后启动了后续扶持就业行动。政府通过积极探索,帮助企业招工和培训,引导企业到农村开设扶贫车间。
走进泾川县汭丰镇鸣龙服装厂扶贫车间,汭丰镇同中村的乔玲红在熟练地缝制衣服,对齐布边,按压在针口位置,脚踩马达,转眼间一条裤子缝合完毕。
“自从有了这个扶贫车间,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家门口上班就是方便。”3年前,乔玲红一家人从山上搬到了川里的小康屋,一直赋闲在家。2019年5月鸣龙服装厂扶贫车间开始生产,她就报名来到这里上班。
如今,像乔玲红一样的70多人在扶贫车间打工,其中47人是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就业行动,就是为了有效破解留守、残疾、年老、体弱等生活困难,又无能力外出打工群众的增收难题,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泾川县有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以乡村旅游、服装加工、蔬菜加工为重点,通过“合作社式、厂房式、居家式、互联网+”等方式,在王村镇朱家涧村、城关镇凤凰村、太平镇焦村村、汭丰镇同中村等贫困村建成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扶贫车间17个,实现就业1761人。
同时,县上还多方开辟就近就业岗位,吸纳搬迁群众参与今年开工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项目,实现就业256人,并将公益性岗位项目作为就业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帮助1551名贫困户群众安置到公益性岗位。
通过对搬迁户的就业帮扶,泾川县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1498户建档立卡搬迁户全部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