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勤劳治穷开富路

20-07-30 17:36 来源:中国甘肃网-民族日报 编辑:宋芳科

  原标题:勤劳治穷开富路

  本报记者 郭慧霞 黎元军

  “真没想到,以前的老手艺如今还能挣钱!”康乐县上湾乡沙塄村村民马哈如尼口中的这个老手艺就是手工粉条加工。

  经过加热、和面、漏粉、冷却、晾晒等多道工序,农家常见的洋芋、大豆便变成了光滑爽口的粉条。在粉条加工点,满头大汗的马哈如尼和妻子正忙着将混合淀粉倒入转动的机器,夫妻俩配合默契,不一会,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粉条从漏勺下漏出,散落到开水锅中翻腾。据马哈如尼介绍,经过冷水浸泡、自然风干,做出的粉条韧性强、爽滑可口。

  “我的这个加工点每天能加工300斤左右的粉条,每年能为家里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马哈如尼高兴地说。

  马哈如尼今年30岁,家有6口人,虽然之前在外务工,但他总觉得自己做个小生意心里才会踏实些。于是,和家人商量后,创办了粉条加工经营部。为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他虚心向老手艺人请教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马哈如尼做的粉条不仅质量、色泽和口感都非常好,而且市场销路一直不错。

  “坐在家里等靠要是不行的,要靠自己努力,生活才会好起来。”谈起以后的生活,马哈如尼充满信心地说:“我一心想把粉条生意做好做大,准备还要扩大规模。”

  在沙塄村,有人靠传统手艺过红火日子,也有人借养殖来增收致富。

  因腰椎病不能外出务工的马哈革对养牛情有独钟,他在家门口建了两个养殖棚,还修了一座青贮池。“把玉米杆、青草等饲料收割后堆放在青贮池里,不容易腐烂,草料里的营养也不会浪费掉。”马哈革说,“今年我种的7亩玉米,就是用来喂牛的。”

  有多年养牛经历的马哈革除了在饲料上颇有研究外,他还能为自家的牛“看病问诊”。“养的时间长了,这些牛有了啥病我基本都能看出来,然后去镇上兽医站买些药,混在饲料里,牛吃完就好了。”马哈革指着棚里卖剩下的8头牛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村里每次组织养殖技术培训时他都第一个参加,今年还贷了7万元的“创业贷”,他坚信好日子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丰硕的果实总是献给勤劳的人。在沙塄村,像马哈如尼和马哈革这样的村民还很多,他们在脱贫路上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走上幸福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上半年临夏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排名甘肃第一 上半年临夏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排名甘肃第一
  • 【陇人相·八一特辑(2)】“兵记者”侯崇慧镜头下武警官兵的春夏秋冬 【陇人相·八一特辑(2)】“兵记者”侯崇慧镜头下武警官兵的春夏秋冬
  • 【陇人相】“山丹工匠”刘国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视频) 【陇人相】“山丹工匠”刘国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视频)
  •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82部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做强军先锋”八一主题纪念活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82部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做强军先锋”八一主题纪念活动
  • 图解|常态化疫情咋防控 甘肃再部署 图解|常态化疫情咋防控 甘肃再部署
  • 图解|常态化疫情咋防控 甘肃再部署 图解|常态化疫情咋防控 甘肃再部署
  • 回鹘文木活字: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 回鹘文木活字: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白福民,为家乡人搭起“致富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白福民,为家乡人搭起“致富桥”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2020“冶力关杯”甘南藏地传奇自行车赛
2   兰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开展“党员干部规范
3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民勤羊路村
4   甘肃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
5   在逆境中崛起 在创新中腾飞 ——肃北县
6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张掖李家墩
7   兰州举办第三届残疾人乒乓球赛
8   景泰县税务局: 为不动产交易提供高效
9   明起兰州铁路局开行嘉市至平凉旅游专列
10   甘肃省高考招生录取投档顺序公布
11   王永庆 一碗酿皮“酿”出新生活
12   甘肃省多家单位与天津签订东西部扶贫科
13   甘肃省基本消除农村卫生“空白点”
14   甘肃省小麦收获面积接近七成 夏粮丰产
15   庆城 “动力电”助力产业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