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牧区:保护好生态 让子孙后代也享受绿水青山
中国甘肃网7月29日讯 傍晚八点半,草原上天色渐暗,远山在天空的映照下泛着青色,日暮西垂,彤云万里,一望无际的碧绿草色也随之黯淡了下来。这时,一个身影从渺茫中渐渐出现,他骑一匹高大壮硕的白马,手握缰绳,赶着成群的牛羊,悠然而来。
傍晚八点半的玛曲草原 何煦/摄
巴桑卓玛远远就看到了自家的牛羊,一早便等在了家门口。她将牛羊赶进圈好的草地里,一手拿着粗绳,一手展开臂弯掐住一只牛粗壮的脖子。牛挣扎片刻,最终被套上了绳索。之后,她掀开毡帘,矮身钻进帐篷,不一会儿,炊烟从烟囱里升了起来。
巴桑卓玛的母亲正在拴牛 何煦/摄
进入她的帐篷,一家人正围坐在火塘边烤火。火塘用泥土和砖石砌成,以牛粪为燃料,是牧民们生活做饭和取暖的重要器具。巴桑卓玛说,由于过去牧民放牧时经常需要转场,火塘基本是现找原料制作。等牧民们去到下一个牧场,火塘便被留在原处。但因为火塘由泥土砌成,在雨水和风力的作用下,三五年后便会塌散,重新回归泥土,不会对草原环境产生影响。
巴桑卓玛家的火塘 单宇/摄
据玛曲首曲驿站的工作人员卓玛介绍,游客们在游览草原时都会产生一些垃圾。“你们看到那个70岁的老人杨格桑自发捡垃圾的新闻觉得新奇,但其实我们这里的牧民只要看到垃圾都会主动拾起来,他们从小就被这么教育,一代一代就这样传承下来。”
注重节约资源,擅长物尽其用是牧民一直以来的传统习惯。巴桑卓玛介绍,“原来的牧民经常使用的是黑色帐篷。黑色帐篷用牦牛的毛编织而成,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漏雨。三至五年后,翻过来依然可以继续使用。”她指着帐篷内整齐堆放起来的几个包裹,告诉我们:“牛羊的皮我们也会做成皮箱、皮袋,用来储存青稞。”
牧场上的黑帐篷 单宇/摄
自古以来牧民们就形成了按季节变化而改变牧场的做法。夏季将牛羊牲畜赶到海拔较高的山顶,冬季则转入低平处的草原。正如巴桑提到放牧时所言:“现在是夏季,他(巴桑的丈夫)每天要去很远的地方放牧,因为现在专门划定了放牧的地方。”转场能防止牧草被过度啃食,最大程度恢复土地的地力,从而保护草场资源。但以前由于牧民们转场的地点各有不同,经常是“各点开花”,草场资源没有被合理配置,经常在不经意间破坏草原生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国家为了更精准地保护草原生态,出台了许多生态保护政策。其中就为牧民放牧指定了特定的区域,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施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
从2011年退牧还草工程首次提出,甘南州已经建成禁休牧和划区轮牧围栏295万亩以及人工饲草地49.5万亩、舍饲棚圈2.2万户。并且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巴桑卓玛说:“禁牧之后,我们每年可以拿到3000元的补助。”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牧民们解决了生活难题。
退牧还草对于治理重度的沙化草地和退化草地都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作为黄河重要补给区的甘南州,草地沙化程度大小与下游水文、生物、农业各方面息息相关。玛曲县一方面通过禁牧防止进一步的沙化,另一方面则通过固堤减少水土的流失。
同时,对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也在逐步加强,省政府对禁止开发区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巴桑指着远处的山说:“以前我们还可以上去挖虫草,现在已经不允许了。”
玛曲县内广阔的禁止开发区 何煦/摄
草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牧民传统的生态保护措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作用,但可持续发展则要求更加科学、现代化的保护措施。生态保护继承了牧民们传统的智慧,也融入了更加科学的手段。
生态保护,从曾经牧民的个人行为上升至国家政策,延续的同时,又在发展完善。
巴桑卓玛说:“对于牧民来说,草场对我们生存很重要,我的父亲,祖父,一直都在竭尽全力保护着它,守护着它。我们这一代更要这样做,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享受绿水青山!”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王君玲、郭翠玲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