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中感受古人惬意的夏天
原标题:从文物中感受古人惬意的夏天
青铜冰鉴(战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侍者捧着插着花朵的“酥山”。
天下第一扇
绿釉如意形枕(南宋)
古画中描述的“空调房”。(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没有空调、电扇,没有手机、电脑……面对漫长的炎炎夏日,古人的生活真让过惯了现代生活的人们“担心”。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相较于现代人的生活,古人的消夏方法有很多,他们充分借鉴各种自然条件,发挥奇思妙想,把炎炎盛夏过得似乎比现代人更清凉快乐,更富有情趣。
洗澡
古人把洗澡称为沐浴,从当时象形文字的图案来看,沐是一个人举着一个木盆,浴则是一个人坐在一个器皿里。由此可见,沐在古代是洗头发的意思,浴则是洗身子之意。在等级比较森严,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社会,洗澡被赋予了更深的道德文化意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盘铭文》里的这句便是对洗澡最简洁有力的诠释。在古代,洗澡不仅仅是去除身体的污垢,更在于洗涤心灵的污垢。《礼记·玉藻》中的这段文字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古人洗澡的整个过程:准备两条毛巾,细布巾用来擦上身,比较粗的用来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点东西暖胃。这一过程科学而有序。
如果有客人来访,主人要提供给客人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的环境,这样才显得尊重客人。《周礼·仪礼聘礼第八》中记载的“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便是这个意思。
从礼节以及洗澡用品来看,古人很重视洗澡这件事。从体制来看,更能验证这一点。因古代男女都长发束冠,西周时,官员沐浴之后才能去朝见天子,以示尊重与忠诚。在汉代,政府还专门为洗澡设定假日,时隔五日一天。这一天,所有的官员都要回家沐浴。“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汉官仪》作了如是记载。唐代,洗澡日由五日一天改为十日一天,称为“休浣”。
藏冰
冰,绝对是夏季的消暑“神器”。《诗经·七月》有言:“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描写的就是冬季凿冰贮存的场景。凿下来的冰会放置于特制的容器“冰鉴”内。夏季一到,人们取出冰块,“挫糟冻饮,酎清凉些”:一杯清凉可口的冰镇米酒入口,立刻神清气爽。不过冰块终究是“奢侈品”,普通百姓无福消受。“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可见到唐代,冰块依然是难得的“尖儿货”。
冰块真正成为平民百姓的消暑佳物,还要从宋代算起。人们发现,利用硝石(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溶于水时的吸热反应,可以“点水成冰”。专门制冰、售冰的商人也开始出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府内经常可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的商贩。
明清时期,冰块使用更为普及。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到酷暑,京城里就有“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就是原始的冰棍儿。北京有个冰窖口胡同,便是因其地原有清代内宫冰窖而得名。
古人早就发明了传说中的“冰箱”,也就是冰鉴。冰鉴可以看做是一种原始冰柜。冰鉴的外形很有特点,铜制的外壁和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若将上面的盖子拿开,俯视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回”字。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放满冰块,合上盖子。春秋末期,利用冰鉴,达官贵人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
冰饮
既然有了“冰箱”,冰饮和冰激凌还会远吗?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公开出售的“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熔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就冻成了冰棍。
冰激凌是不少人夏天的最爱,唐代有一种叫酥山的甜品,堪称唐朝人的“冰激凌”。“酥”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来的一种乳制品。制作“酥山”要先将“酥”(乳酪)加热到近乎融化的状态,然后滴淋在器皿里,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做好之后再将其放到冰窖中冷冻,最后还会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点缀。
王泠然诗云:“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除了白色的“酥山”,还有“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卖酥山的小贩在唐朝街市上非常普遍,平民百姓也能享用。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在《咏酥》中描写食用酥山的爽快感觉:“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元代,经过御膳房的多次改进,一种叫“冰酪”的冰冻奶食成为宫廷夏日必备的消暑甜品。冰酪的制作方法不得外传,只有皇宫里的人才有口福享用,但有御赐冰酪的传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大都时就曾吃过冰酪。
相传,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元世祖忽必烈把冰酪的制法透露给了他。马可·波罗回到家乡,又把它献给了意大利王室,冰酪便传入了欧洲。
不要小看,在古代也有街边“奶茶店”,在其中制作的饮子是一种用果品、草药和香料熬制而成的汤剂,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天然草本茶,和现在的凉茶非常类似。通常可代水常饮,冷服热服皆可。
在唐代,“寻常之药,不过数味”的引子便流行于民间医人与民众之中。当时长安街头的饮子店很多,就像今天街头的奶茶店一样生意兴隆,有的店还可以先喝后付钱。饮子还可以用果品制作,蔗浆就是其中的高档品。
到了宋代,“饮子”更为多样,史籍中记载有香薷饮、紫苏饮、二陈饮、薄荷饮、桂花饮、豆蔻饮……这些饮子多选用花叶、香料等药材,因此又称为香饮子。
今天,饮子依然流行。比如广东流行的五花茶、金银花茶、茅根竹蔗水等;时下的冷水泡柠檬、薄荷水也算是香引子的一种。
宋朝的冷饮非常丰富。宋代都城汴京,一到农历六月,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当时都卖些什么冷饮呢?北宋开封的冰店里有红极一时的“冰雪冷元子”出售,“冰雪冷元子”由黄豆和砂糖制成,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南宋时,集市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当时的杭州城里受欢迎的冷饮有“冰雪甘草汤”“凉水荔枝膏”“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
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激凌已是十分相似了。到了明清时期,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
纳凉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扇子起源于中国,最早出现在殷朝。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江西靖安李洲坳大墓中,就出土了“天下第一扇”以及“天下第一席”。
古代,人们也会选择透气性、散热性较好的夏布制作衣裳。苎麻纤维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所以穿麻织品具有凉爽感。古代江西的万载县、分宜都是苎麻主要产地。此外,采用葛茎的纤维制成的葛布,因为质地细薄,俗称“夏布”,也是古人夏季服饰的主要用料。
古人还发明了取凉之器——瓷枕、竹夫人。
古人消暑,睡觉时还用瓷枕。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其中的“玉枕”,就是一种青白釉瓷枕,它是古人夏日消暑的必备之物。这种瓷枕中空,下端有孔可以透气,表面施有一层釉,冰冰凉凉的,炎热的夏天枕在上面非常凉快。瓷枕在唐代开始大量生产,其不仅被作为夏日的卧具,更有诊脉、助眠之用。随着我国陶瓷技艺的发展,瓷枕的制作愈发登峰造极,其造型纹饰也更丰富多彩,极大地升华了其表现力和艺术性,成为卧房中令人赏心悦目之雅物。
竹夫人也是古代夏季必备的一种消暑用具,系用打磨光滑的竹条编成的圆柱形物,中间通空,四周有许多洞孔,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写到这东西,薛宝钗出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即是“竹夫人”。因为整体都是镂空编制的,天气热时放置在床上抱着入眠,非常清凉惬意。
凉屋
在汉代,能工巧匠已经研制出“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战”。这段文字过于简练,我们无法得知这种“叶轮拨风”的详情,想象中它的拨风原理应该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当然这种大型设备一般人消费不起,皇家贵族才可享用。
到唐代,长安等地出现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种“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唐代诗人张仲素有《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就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此“凉屋”堪称绿色环保,但该诗名曰“宫中乐”,可见与老百姓是无缘的。
宋代,在开封出现的“凉殿”,比唐朝的“凉屋”更豪华。“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还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其降温效果之好犹如进入冬天——当然,这种“凉殿”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享受。
科学不断进步,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纳凉有精彩的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人的消暑又进了一步,而且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也不乏科学道理。想来,古代的“凉屋”“凉殿”和“霍都别墅”比起如今密不透风的“空调房”来,降温效果更好,空气更清新,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相关新闻
- 2020-07-20古浪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积极开展汛期文物安全巡查
- 2020-07-16省文保所撤销并入省考古所 甘肃省多措并举加强文物保护机构队伍建设
- 2020-06-21天水:喜迎伏羲公祭大典 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 2020-06-162020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 甘肃省两项目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