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脱贫攻坚

甘肃推动实施“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脱贫追踪报道之薯产业 小土豆华丽转身

20-07-22 09:1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肃推动实施“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脱贫追踪报道之薯产业

  小土豆华丽转身

百味马铃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我省马铃薯产业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管理技术进入国际前列,受到国外专家青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山丹县马铃薯生产基地。(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长期以来,甘肃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农民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的产业大力推动。

  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扶贫特色产业,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持续稳定增加,品质不断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延伸,马铃薯产业全面升级。

  2019年,全省马铃薯产业产值达到230亿元,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年生产原原种12亿粒,建成了安定区、会宁县两个马铃薯百万亩产业大县,带动周边种植30万亩以上的产业大县8个……

  昔日的“土蛋蛋”,变身货真价实的“致富薯”“小康薯”,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依靠马铃薯实现脱贫致富。

  破解发展瓶颈  稳定产业基础

  自从把土地托管出去种马铃薯,自己再在合作社务工,刘凡家的日子一下好了起来。种了大半辈子马铃薯,64岁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靠着马铃薯也能有如此好的收入。

  “今年托管了6亩,以前这些地都荒着,现在一亩地少说有个几百元的收入。合作社打工每月还收入3200元。”播种的四月,刘凡在镇里的安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忙着拌种准备种植。

  刘凡是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周家河村人,和当地众多贫困群众一样,多年来守着旱地种马铃薯,“苦”上一年,不见收益。随着近些年儿女外出打工,自己和老伴上了岁数,家里的地多半都荒了。

  定西市是国家“三西扶贫”主战场。马铃薯在哪都可以长,但定西有些土地只能长马铃薯。干旱贫瘠的土地上,老百姓自己粗放种地,算上劳力,种一年赔一年,撂荒屡见不鲜;随着大量劳动力出外务工,许多曾经种着马铃薯的土地变成撂荒地。

  产业要发展,面积和产量是基础!安定区拿出产业发展该有的定力,想方设法稳住规模。他们将焦点对准撂荒地、闲置土地,培育和壮大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种植,使得沉睡的土地资源被唤醒,群众发展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自从镇里有了农机合作社,刘凡就迫不及待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每年分红。

  “全程托管又可分为收益型全托和服务型全托两种。收益型全托是每亩产生的利润合作社与农户按四六分成。服务型全托产品全部归农民,合作社收取全程的服务费。”安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廷发告诉记者,2020年,合作社收益型全托800亩,预计收入14.2万元。

  不仅仅是安定区,全省各地都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将旱作农业与粮食安全结合,将撂荒地与产业发展结合,将休耕与农作结合……推进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增长、产量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甘肃马铃薯面积1026万亩,较2015年增长5.8%。

  马铃薯种植形成规模,龙头企业及以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起到关键的作用。针对广大种植马铃薯的贫困农户,激励他们愿意种、愿意多种,更是发展的关键。

  张廷发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贫困群众的收益,当地探索出一条完整的带动模式“蓝天模式”,是由一家在安定区巉口镇成长起来的全国马铃薯淀粉行业龙头企业——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的。

  蓝天集团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在安定区各乡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再组织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合同,统一马铃薯种植品种、统一收购马铃薯。

  “蓝天公司以每斤0.45元的价格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回收协议,合作社以每斤0.4元的价格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张廷发说,目前,合作社已与贫困户签订马铃薯供销合同1235份,带动贫困户658户,户均种植马铃薯12亩,贫困户每年增收3200元。

  2019年蓝天公司的联合社与2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建成淀粉加工专用马铃薯种植基地10万亩。

  让贫困群众的收益有保障,无疑是激励群众马铃薯的关键。

  近些年,甘肃马铃薯产业开展产销对接过程中,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为农户种植马铃薯在收入上加了一道“保险锁”。

  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马铃薯产业产销协会和淀粉行业协会联手运作市场,在广泛调研全国鲜薯和淀粉供需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产地马铃薯收购不低于0.5元每斤的目标价位,并及时发布价格信息,给予预期引导。

  通过马铃薯产销协会和淀粉行业协会有效联合购销大户、加工企业携手运作,握紧拳头、一致对外、直销终端,2019年甘肃实现了马铃薯平均每斤高于0.5元的目标价格。以马铃薯产销协会为主,共组织外销马铃薯约300万吨,销售精淀粉、全粉及休闲食品17万吨,较上年增收20亿元以上。

  绿色化标准化  产业提质升级

  安定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被当地人称为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面对这一实际,推广实用有效的技术成了关键,提升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成了关键。安定区立足实际,大力引进旱作农业技术,全打造种植地块集中连片、配套设施完善、高产稳产、全程机械化的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全面推广“黑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等综合实用技术,马铃薯产业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

  四月,正是马铃薯种植的好时候。月初,安定区称钩驿镇就组织农机服务队对土地进行旋耕、深松、施肥,中旬集中时间进行了马铃薯种植。

  月末,站在称钩驿镇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刚刚种完马铃薯的土地,全部覆盖着黑色的地膜,在阳光下闪着光,蔚为壮观。

  基地采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按照种植品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控的“五统一”种植标准,所产马铃薯品质高、加工性能好。

  绿色化标准化种植的马铃薯,已与蓝天公司签下的订单,1亩地纯收入约1400元,万亩基地就可以创造1400万元的价值。

  依托绿色标准化马铃薯基地建设,马铃薯的品种得到保证,为贫困群众、合作社、马铃薯企业等参与的每个个体都带来发展的实惠。

  “公司今年已接下6万多吨的马铃薯淀粉订单,需要约20吨的鲜薯。”蓝天公司董事长李幸泽说,去年,公司每斤最高收购价能达到0.6元。

  从过去填饱肚子的“救命薯”,到现在带动产业发展的“致富薯”,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每一步都走得越来越坚定,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2019年全省马铃薯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全省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680万亩。全省马铃薯产量达到1500万吨、较2015年增长32.7%。

  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探索从未停止。在位于安定区鲁家沟镇的千亩示范点上,一个囊括马铃薯产业的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的展示,搭建起全省乃至全国马铃薯种植领域最前沿的展台。

  “这是我省马铃薯产业新品种的擂台、新技术的展台、新农机具的舞台、学习交流的平台。”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常宏说,千亩的土地上引进了78个国内外马铃薯品种,其中20个在进行展示,50个在进行评比,8个在示范推广,为各县区进行直观的学习做好了基础工作。

  在这里,新技术、新品种、新农具得到进一步展示,也是在这样的不断探索和尝试下,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具的不断迭代、培育、发明,从示范田走向田间地头,为助农增收贡献出一份力量。

  用优势做文章 全产业链发展

  种地和打工越来越好的收入,让雷迎龙干起活来更有劲。这都离不开马铃薯种薯产业。

  “以前种洋芋随便种,根本卖不了几个钱,最不好的时候卖给淀粉厂一斤就8分钱。如今种种薯,合作社一斤0.5元保底价收购,去年我就收入1万多元。”雷迎龙说。

  不仅如此,通过在镇里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园打工,雷迎龙的工资涨到4000元。一家人稳定脱贫,全靠着马铃薯种薯产业。

  雷迎龙的家位于定西市渭源县五竹镇,属于典型的高寒阴湿冷凉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马铃薯种植和种薯的繁育。

  “种薯很受市场青睐。去年,合作社就收购了当地农户的种薯6500万吨,盈利约100万元。”产业园负责人刘永红介绍,当地在种薯产业的发展优势,让他在3年前从经营商品薯转型,专心生产起马铃薯种薯。

  今年,合作社将组建自己的组培室,生产脱毒瓶苗,进一步降低生产原原种的成本。合作社今年带动833户贫困户建设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50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2000亩。

  近年来,渭源县紧抓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因地制宜推动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如今,渭源县年外销种薯达50万吨以上,销往云南、贵州、四川、新疆、陕西等多个省份。

  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基地,年生产原原种12亿粒,其中向外省销售原原种4亿粒以上、原种2万多吨。

  目前,甘肃已发展形成以中部淀粉加工型、河西沿山冷凉地区及沿黄灌区薯条薯片全粉加工专用型、陇东南早熟菜用型和高海拔地区脱毒种薯繁育四大生产基地,优势产区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0%以上。

  制约产业发展瓶颈在不断突破,各地发展优势不断凸显,马铃薯产业的潜力在哪里?马铃薯种植的精准细分的背后,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结果。

  每到马铃薯上市季节,在安定区巉口镇的定西马铃薯产业园精深加工区都会看到来交售马铃薯的各类车辆排起长队,园区内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人头攒动,一派忙碌景象。

  近年来,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产量130万吨以上。为确保贫困群众增产就能增收,安定区不断发展壮大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强自我消化能力,稳定马铃薯价格,提高附加值。

  经过多年发展,安定区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11家,马铃薯及其制品生产线49条,生产能力达62.06万吨,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加工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向全产业链、循环化发展。

  目前,安定区马铃薯产品转化率达30%以上,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马铃薯产业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在安定区,马铃薯加工产品由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延伸到主食粉、马铃薯面粉、蛋白粉、粉皮、粉丝、粉条、水晶粉、饼干、薯泥、糕点等主食化产品及休闲食品,加工产品不断丰富。同时,实施了淀粉全降解环保餐盒及包装材料项目、马铃薯休闲食品生产项目等精深加工项目20多个,以淀粉加工等低耗能低污染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全省已建成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10家,马铃薯制品加工能力80余万吨,年加工鲜薯300多万吨,加工产品已经由精淀粉为主拓展到高档休闲食品、新型工业产品及废渣废水综合利用等多种产品。

  2019年,甘肃加工精淀粉12万吨,全粉2万吨、休闲食品及主食化产品2.8万吨。以全产业链的打造为基础,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在扶贫路上牢牢将农户拴在产业链的整个生产环节。

  甘肃有句话“洋芋花开赛牡丹”。从这几年马铃薯作为甘肃“六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来看,这洋芋花不仅开得鲜艳动人,果实也是满满当当的,让群众脱了贫,更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脱贫攻坚步铿锵 携手并进迈小康 ——永登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脱贫攻坚步铿锵 携手并进迈小康 ——永登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八角花谷 十里画廊 穿行花海,心中向往天池冶海 八角花谷 十里画廊 穿行花海,心中向往天池冶海
  • 秀美乡村 冶力关待客有“颜值” 秀美乡村 冶力关待客有“颜值”
  • 天造地设如诗如画冶力关 天造地设如诗如画冶力关
  • 黄河兰州段 水位回落还需半月左右 黄河兰州段 水位回落还需半月左右
  • 白塔山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工程获批计划8月20日开工 白塔山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工程获批计划8月20日开工
  • 兰州市招聘542名中小学聘用制教师 兰州市招聘542名中小学聘用制教师
  • 上半年甘肃省GDP同比增长1.5% 由负转正 上半年甘肃省GDP同比增长1.5% 由负转正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脱贫攻坚步铿锵 携手并进迈小康 ——永
2   八角花谷 十里画廊 穿行花海,心中向往
3   “春绿陇原·黄河之滨” 兰州文理学院专
4   甘肃省属企业上半年引进人才4422人
5   “不一样”的帮扶——甘肃省法院脱贫攻
6   甘肃积极应对黄河2020年第2号洪水 当前
7   酒泉肃北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8   秀美乡村 冶力关待客有“颜值”
9   定西高原夏菜采收忙
10   白银先进药检管理系统建成
11   临夏警方破获一起22年前命案积案
12   天造地设如诗如画冶力关
13   天马行空·自在武威 主流媒体点赞武威文
14   马廷礼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作专
15   庆阳华山医院诈骗案开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