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甘肃临夏州康乐县发展牛羊交易市场,贩牛商人马麻乃感叹—— 生意“牛”在了好时候

20-07-14 16: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生意“牛”在了好时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走“三区三州”探脱贫)

  核心阅读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平均海拔2000多米,虽说生态好,但是人多地少,不少百姓生活长期处在贫困线以下。当地以贩牛为生的马麻乃,切身经历了日子由苦到甜的变化。

  最初贩牛的日子,苦。如今,随着交通不断改善,康乐县成立牛羊交易市场,老马的贩牛生意越做越好,生活也随之步入小康。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肉牛产业中受益,成功实现了脱贫。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平均海拔2000多米。生态好,但是人多地少,老百姓既是农民,也是牧民,但更多的却是“戴帽”的贫困户。

  康乐县养牛历史悠久,家住康乐县胭脂镇马集村的马麻乃,就是贩牛的,别人都喊他老马。凌晨3点,闹铃刚响,老马就一骨碌爬了起来。

  近8年来,他有一半的日子,都在这个点起床,生物钟准得很。“生意全靠信誉。”老马说,这回买家要货急,16头牛的订单,容不得差池。

  3点15分,老马合上大门,跨上摩托,离开了尚在沉睡中的村子。他要前往20多里外的县城,那里有全州最大的牛羊交易市场。

  走出县城,把贩牛生意做得更远

  老马其实不老,他是70后。之所以叫老马,是因为在胭脂镇,要论贩牛,没有几个人比他资历深。

  当年,老马家贫兄妹多,田薄粮食少。作为长子,他辍学回家,跟着父亲外出贩牛。爷俩背上干粮,挨个村子串,若是运气好,谈好价钱牵回牛,再逢集市时牵去卖。“三天一个集,一头牛可能要参加两三次集,才能变现钱。”

  不安于穷现状,老马决定出去闯。老马认为,日子苦了几代人,原因是生意做得不够远。于是,结婚后老马“自立门户”,准备出远门。他找遍亲友,借来上万元,独自去了隔壁的岷县。

  去时可以搭班车,回时全凭两条腿。每次都是老马赶着十几头牛,徒步180多公里,走三四天才回到家。“脚底磨得全是泡,但得忍着,不能停下脚歇息。”老马说,“一趟多省出一天,几个月下来,就能多赶出一趟。”

  在岷县,老马结识了几位同行。从他们的口中,老马得知贩牦牛赚得更多。2000年6月,老马和这几位同行搭伙,从县城坐车到兰州,又转车到西宁,倒了好几趟车,总算到了青海省达日县。买牛很顺利,每人再买一匹马。骑马赶牛,从千里之外,老马开始了漫漫回家路。

  高原天气多变,刚刚还是晴天丽日,转眼就风雨交加。顶着恶劣天气,老马白天赶路,晚上席地铺张塑料纸,和衣而睡。700多公里的路,走了两个月,最后才将牦牛赶回了家。

  虽然辛苦,但一路上老马总能偷偷笑出声。“我心里盘算的是,这上百头牦牛,得挣多少钱啊。”老马信心十足,头一次逢集,赶了10头牛,集散后,卖出去4头。又一次逢集,又赶了10头牛,却只卖出去3头。再一次逢集,还是赶了10头牛,老马直接傻了眼,只卖出去1头。他开始发愁了:牛卖得太慢,草料不够了。

  “最开始没想到这个问题。”老马说,后来自己渐渐地明白了:胭脂镇和康乐县,每个月对牛的需求量是有限的,现在突然多出了几百头,相当于打破了供需平衡,导致滞销。“现在压着上百头牛,没地放牧,只能借钱买饲草料。”老马说,也是那个时候,他悟出一个道理,日子过得苦,不是生意做得不够远,而是市场不够大,销售半径不够长。

  交通改善,当地成立牛羊交易市场

  去哪儿找足够大的市场?一个新问题摆在了老马面前。

  “甘肃哪儿的市场大?省城兰州嘛。”2002年,老马雇了一辆农用车,载上4头牛。“走老路,5个多小时到兰州。”老马说,“不仅卖完了牛,而且发现屠宰后直接供肉铺,挣得更多。就是延长产业链,直供销售端。”

  在回家的车上,老马算了一路,还是觉得不划算,条件不成熟。“一是屠宰厂离家太远,运输成本高。”老马说,再一个,从康乐去兰州没有高速,路上时间长,牛肉易变质,雇冷链车吧,没钱可挣。老马只好作罢,继续赶大集。

  镇上的日子波澜不惊,一个人的时候,老马会叹气,虽说没有原来那么苦了,可生活始终在贫困线上摇摆,搞不好又要戴上穷帽子。

  2004年,兰州到临洮通了高速公路。康乐比邻临洮,走20分钟乡镇路,就能借道高速去往兰州。“时间缩短了一半多。”老马说,2012年,康乐县牛羊交易市场(冷链物流中心)正式启用。交易中心占地面积130亩,由肉牛羊交易区、屠宰冷藏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组成。

  老马的心思,再次波动了。“每天早上4点就开市。”老马说,全县的牛羊被聚了起来,“以前是找牛,现在是挑牛。”老马算了算时间,高速通达,车辆便利,牛屠宰后,送到兰州市场,也就1个多小时。

  “目前,牛羊交易区已建成交易大棚两座,屠宰冷藏区建成屠宰车间2000平方米、冷藏库1500平方米,配套有屠宰污水处理循环利用设施。”交易市场负责人介绍,这为做牛羊生意的人提供了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如今日均交易牛120头以上、羊500只以上、交易额达200多万元、屠宰牛羊300多头(只)。

  打开市场,订单更多日子更好

  兰州人生地不熟,怎么打开市场?

  “靠品质。”这些年来,老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什么样的牛肉质好、出肉率高,一眼就看个八九不离十。“屠宰后,肉带骨一斤28元,而活牛称毛重一斤16元。”老马边算边说,1000斤的牛,出肉600斤左右,这就多挣800元,再刨去屠宰费270元,一共多挣500多元。

  老马在牛羊交易市场屠宰了10头牛,拉货上兰州,不到1小时全部成交。买家说,品质若都这样好,有多少要多少。老马拍着胸脯说,康乐的牛,都好得很!

  “口碑要好,还有一点不能少。”老马说,那就是信誉,只要接单了,不管碰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按照约定的时间数目,将牛肉送到。

  8年过去了,老马的牛生意,真的牛了。“现在,每天订单都达十几头牛,挣的比前20多年加起来还要多。”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市场一年比一年大,去年就卖出了将近2700头牛。

  生意好,生活才能真正好。走进老马家,原来的老屋,早已成了泛黄的老照片。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花园小洋房。磨砖对缝的青灰砖墙,簇拥着雕花的大门,门口停着私家小轿车。“铺了地暖,装了网线。”老马说,家里用上了双开门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苦了半辈子,总算过上了好日子。

  一个人富不算富,一村人富才算富。2015年,老马牵头在村里成立了养牛合作社,吸纳一些贫困户来务工。“既给发工资,又给教技术。”老马说,“现在这些贫困户都已摘了帽,日子过得美滋滋。”

  “我们把培育肉牛产业作为五大富民产业之一。”康乐县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今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安排1.16亿元引进能繁母牛6288头、母羊13820只。“下一步,将坚持扩繁与育肥同抓、规模化发展与规范化养殖共举,用品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讲完自己贩牛的经历,老马感慨道:“说白了,牛生意,牛的是赶上了好时候。”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4日 第 10 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瓜果飘香盛夏季 民族团结歌舞欢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走进酒泉市(图) 瓜果飘香盛夏季 民族团结歌舞欢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走进酒泉市(图)
  • 用“匠心”守护地球印记——张掖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纪实 用“匠心”守护地球印记——张掖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纪实
  • 兰州榆中县园子岔:百合花开红似海 旱塬变身“聚宝盆” 兰州榆中县园子岔:百合花开红似海 旱塬变身“聚宝盆”
  • 张永霞带队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考察洽谈 张永霞带队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考察洽谈
  • 甘肃灵台:金银花里寻“金银” 荒山开出“致富花” 甘肃灵台:金银花里寻“金银” 荒山开出“致富花”
  • 架桥铺路兴产业 百姓脱贫又致富——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脱贫帮扶工作为深度贫困群众撑起一片天(图) 架桥铺路兴产业 百姓脱贫又致富——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脱贫帮扶工作为深度贫困群众撑起一片天(图)
  • 上半年全州重点工作盘点——东乡县篇:乘风破浪奋楫行 上半年全州重点工作盘点——东乡县篇:乘风破浪奋楫行
  • 一池荷花开 等着你“荷”影 一池荷花开 等着你“荷”影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金塔:农机补贴惠民生 助力脱贫促发展
2   灵台:奏响“脱贫曲” 走上“蜕变路”
3   高台合黎镇:制种西瓜涂上了“防晒霜”
4   民乐:开出中药材增收致富好“药方”
5   临泽: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全力支持企
6   民乐:多举措做好就业扶贫工作
7   礼县刘小平:村民眼中的“实干书记”
8   临泽蓼泉镇:管好“菜园子”保障“菜篮
9   康县颁发首批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
10   陇西:开展扶贫领域线索“清零”行动
11   崇信:社保扶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12   漳县:农民父子的田园致富梦
13   康县平洛镇:花椒喜获丰收 椒农喜笑颜
14   民乐: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15   临泽:推进村庄清洁 打造宜居乡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