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李桥乡:村级公益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通讯员 王芝娜 焦奕清
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辆手推垃圾车……这是黄家礼上班的“标配”,平时他总是一边清扫路边散落的生活垃圾,还不忘给刚栽种的小树苗浇点水。
黄家礼是李桥乡高庙村村民,属于精准扶贫户2014年顺利脱贫,目前是村里的保洁员,属于拿“国家工资”的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之一。
“每天早晨一个班,下午一个班,不到两个小时就能清理完自己负责的区域,一点也感觉不到累,就当锻炼身体了。”今年57岁的黄家礼,看起来精神头很好。
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后,高庙村村两委第一时间将黄家礼纳入重点帮扶对象,有了公益性岗位助力困难人员就业的好政策后,村委考虑到黄家礼家的特殊情况,让他从事村里卫生保洁工作,经过培训之后,黄家礼正式“上岗”,每个月有500块钱的固定收入,平时干点零活的务工收入,一年下来,收入可以达到上万元,足够贴补家里日常开销了。
目前我乡已在10个行政村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3个,岗位包括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等8类,并在今年新增爱心理发员岗位。
西沟村的梁凤兰是今年新增设的爱心理发员之一,以前也是贫困户,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已经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梁凤兰家中有两个残疾人公婆需要照顾,还有1个上学的孩子,梁凤兰也只能在家附近找点零活干,农村公益性岗位让她家在巩固脱贫成果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份保障。
“‘爱心理发员’这个工作,每月能给我500块钱的工资,让我不仅多了一份收入,还能为像我公婆一样的老年人提供便利,我很乐意干这份工作。”经过专业理发师“手把手”的培训后,梁凤兰正式当上了村里的爱心理发员,专门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和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上岗”一月有余,梁凤兰说她已为近20位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了理发服务。
扶贫要先扶志,必须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眼下走进李桥各村社,越来越多像黄家礼、梁凤兰一样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通过政府提供的乡村公益性岗位,逐步从过去“要我脱贫”到现在的“我要致富”转变,一股股清新的“上班”挣钱风尚正在李桥大地呈现。
相关新闻
- 2020-07-08临泽平川镇:“田间劳务市场”助力脱贫攻坚
- 2020-07-06山丹:凝心聚力书写脱贫攻坚精彩答卷
- 2020-07-06高台:持续固强补弱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2020-07-03高台:头茬高原夏菜开始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