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卫丨孩子不长个 当心患了矮小症
原标题:孩子不长个 当心患了矮小症

张玉珏给孩子做检查。
由于日常饮食的丰富,很多孩子在成长发育中,长个子速度快,往往比实际年龄要高很多。但也有一些家长总是忧心:孩子比同龄人总是矮了半头,一直坐在班级前三排,一年身高增长不到5厘米……如果出现类似情况,孩子很可能得了矮小症,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采访中,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主任张玉珏告诉记者,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每一个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孩子的身高60%来自遗传,40%受后天因素影响,如生活环境、运动、睡眠及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异常,“不用太担心,矮小症是一种病,只要把握住时机,绝大多数是可以治疗的。”
专家简介
张玉珏,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儿童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省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理事,兰州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普通儿内科危重症、小儿神经系统、新生儿疾病、矮小症、性早熟及儿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骨龄超了,孩子长个的几率变小
张玉珏主任在门诊时接诊了年龄14岁、身高只有133cm的女孩茵茵。茵茵虽然身高比较矮,但第二性征已经非常明显。茵茵妈妈说,之前一直没有在意,觉得孩子应该是“晚长”,青春期就会“飙高”,没想到刚开始发育身高却不长了。
通过骨龄检查,茵茵再长高个的可能性不大,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门诊接诊过很多类似的孩子。多数家长缺乏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认为所有矮小的孩子都是晚长,女孩来月经才开始发育,男孩子变声长胡须就会长高,这都是误区,一旦女孩初潮或男孩变声,身高就只能再长一年了。”张玉珏说,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这时其骨骺线已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临床上就不再提倡治疗方案。
中华医学会儿童内分泌学组公布的数据显示:矮小的发病率根据抽样调查,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每年都有大量的矮小儿童因为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影响到升学、就业等。
3-10岁是治疗矮小症的黄金时间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患了矮小症?张玉珏介绍,一般来说,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以前,增长速度小于3至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至6厘米/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特别是矮小并不等于晚长,错过了最佳时期就难长高个。
在医学上识别矮小症,常看身高曲线和增长速度两个指标,身高曲线:随机选100个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按身高、体重排队,如果排在倒数第三或以下就是矮小症(第三百分位数线以下为矮小);增长速度:不同年龄段生长速度不同,如果2岁以后,孩子每年没有长5厘米,就是矮小症。生长小于4厘米,就是生长障碍。
什么原因导致矮小症?张玉珏表示,引起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营养、睡眠、运动有关外,还可能跟孩子自身的疾病(性早熟、遗传等)有关。当然,患上矮小症后是可以治疗的。张玉珏称,矮身材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干预效果越好,3-10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只要及早诊断、系统干预,大多数矮小孩子都能恢复正常的身高。
张玉珏说,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其目的是促生长,缩小与同龄孩子间的身高差距,生长激素相对比较安全,仅仅作用于骨垢板,对身体其他方面副作用不大。
四种非药物方式也可助增高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方式也可以帮助孩子长身高。张玉珏建议,学龄期的孩子不晚于21:00睡觉,22:00必须保证熟睡,并睡足8-9小时以上;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多喝牛奶,每天喝250-500毫升,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吃1-2个鸡蛋,配适量的肉类、谷类和水果;坚持体育运动也是长个的办法,每天让孩子用1小时的时间进行跳绳、篮球、排球、跑步等体育运动,或者做拉伸运动和有氧运动,劳逸结合。 文/图 记者 欧阳海杰
相关新闻
- 2020-06-24甘肃省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2020-06-246月23日甘肃省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 2020-06-23第二届甘肃·人民医院优势学科医联体大会召开
- 2020-06-23甘肃省新增7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