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麻子川镇:青山绿水靓家园
通讯员 贾学辉
麻子川镇踞岷县城南21公里,平均海拔2700多米,全乡10个行政村12000多人,在其所辖170多平方公里内,有汉、回、藏、东乡、萨拉等五个民族,国道212线穿境而过。
可曾知道,以前的麻子川乡真的很穷,村民住的茅草房,走的烂泥路,照的煤油灯,穿的破棉袄,吃的回销粮。大部分村庄在1997年才通上电,2000年借助国家危房改造项目,全乡群众才彻底告别了茅草房。那时的一些村庄道路牛蹄泥坑遍布,只能人拉马车通行。村里的小学,一到冬天孩子们都不愿进教室上课,躲在墙根里“挤油”玩耍游戏取暖。直到2016年前后,整个乡村才由土坯房变成了当今的砖瓦房或小楼房。
在困境中突围,在发展中崛起。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麻子川镇新任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刀阔斧的进行村容村貌改建,新修了村部、硬化了通村路、拉上了自来水、建成了完美的学校和卫生院,发展起了致富产业……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纳村的美丽蝶变就是麻子川镇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走进吴纳村,只见民居院落依山傍水,村道宽畅干净,新修的房屋白墙青瓦、雕花兽脊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中格外诗意。宽敞整洁的村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老人小孩或健身或嬉闹,怡然和乐。然而,提起曾经的吴纳村,党支书王海龙感慨地说:“以前吴纳村穷,村民走的是烂泥路,住的是土坯房,姑娘们都不愿意嫁到我村来。”从2012年开始,该村依托“5•10”灾后重建和省政府办公厅的扶贫支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71万元,对9.6公里村庄道路及10公里巷道进行了硬化,修建桥梁4座,完成埋设饮水工程主管道,让自来水通到了农家院。硬化文化广场1700平方米,在村道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改造5.8公里农电线路,村民全部用上了动力电,全村306户群众住进了砖瓦房,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2016年4月,吴纳村被省文明办等五部门授予“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被住建部等五部委评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想要让麻子川全镇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从“烂泥湾” 蝶变“桃花源”,各村产业发展是关键。麻子川镇负责人坚定地说。
麻子川镇地理上属于典型的高寒阴湿山区,日照充足,发展经济林木育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群众开展中药材种植、云杉育苗和竹柳种植,先后建成千亩当归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千亩陇署3号良种繁育基地。当归基地按照“公司+协会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管理,严格种植规范要求,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施肥、统一施用农药、统一管理。种植、田间管理、采挖等生产环节全部由公司派人全程跟踪管理并建立生产记录;陇署良种繁育基地则按照“科研机构+企业+协会(合作 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马铃薯品比试验、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试验、不同密度试验、马铃薯抗冻避灾试验、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积极引进甘肃盛世德雲生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绿叶村建立竹柳研发示范园,并派驻相关人员入园共同开展竹柳研发、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园建设,充分展示竹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果,以期在麻子川乃至全县大面积推广竹柳种植,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干部进村入户,群众致富有路。通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麻子川镇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设岗定责+星级管理”,对全村无职务的党员,全部设岗定责,参与村里事务管理。村党委共设置了宣传政策岗、民事调解岗、环境清扫岗等10 个岗位和创业带富星、落实政策星、睦邻友好星等10 颗星,组织全乡无职务党员嗔写《认岗承诺书),评定出“八星级”以上党员30名,形成了个个争当“明星 ”的良好氛围。
"8+2"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新模式的推出,强化了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早在2014年全乡所辖行政村陆续建成了集村”两委”办公室、社会管理服务站、卫生室、培训活动室、群团办公室、专业合作社办公室 、农家书屋和金融服务点、便民服务点为一体的"8+2"模式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由 “办事不出镇”向“办事不出村”的转变。
近年来,麻子川镇结合灾后重建工作,积极整合资源,对国道212沿线村社进行重点改造,并按照“保洁员包主干道,热心群众包公共区,农户实行门前三包”的模式,激励群众形成“家家讲卫生,户户比干净”的浓厚氛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真是破茧化蝶,娇艳迷人。
“几年前,村里的主干道都是土路,各家为了方便往地里送农家肥,把厕所直接建在路边,到了夏天更是臭气熏天。生火的柴草随意堆放在马路边、巷道里,脏乱不说,还很容易着火。”吴纳村原党支部书记包永环记忆犹新地回顾说。“这两年,村内主巷道和8条支巷道全部进行了硬化。村里建立了‘保洁队’,建立了环境卫生经常性保洁制度,同时配备了一辆垃圾车,两个垃圾房,安装了20个垃圾箱。村上还建成了群众文化广场和文化墙。这样的好日子是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这两年我们持续深入的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村容面貌焕然一新,现在新建的住房统一风格风貌,统一颜色标准,实现整体划一,以前村庄‘脏、乱、差’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变,群众多年来形成的生活陋习得到极大改变,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创建成果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麻子川镇长对笔者说。
麻子川镇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 “加油站”,红军长征足迹遍布全乡境内。从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长征的三支红军队伍先后经过这里,一时群星璀璨,气贯长虹。85年来,红星照耀过的麻子川因汲取红色力量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那“旋窝村回民地区守则”、“岷县旋窝红军长征毛泽东居住旧址”、“岷县旋窝村红军长征途中第一个加油站”、“岷县旋窝村毛泽东七律长征诞生地”几块牌匾还蓬屋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镇党委书记说:“我们要优先规划、积极引导,把麻子乡打造成红色旅游基地,绿色山水园林基地。”
锐意创新谋跨越,扬帆破浪正当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文化积淀,让麻子川乡成为岷县舰丽的“南大门 ”。青山绿水间,一个崭新的现代农业重镇正在迅速崛起!
相关新闻
- 2020-05-22渭源:东西协作助力小康
- 2020-05-21靖远:香菇为“媒”奔小康
- 2020-05-14金塔:光伏照亮脱贫路 屋顶省钱奔小康
- 2020-05-08临潭:王旗村描绘逐梦小康路上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