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线40载,不忘初心送光明
原标题:巡线40载,不忘初心送光明
记者 李明娟
吴月明,今年59岁,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兰州运维班的一名巡线工。1977年参加工作,一直干的是输电线路运维工作。40多年过去了,他见证了兰州电网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70年代,兰州供电公司管辖的35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主要是水泥杆塔,铁塔很少。由于缺少交通工具,吴月明和同事巡视一条线路往往要花10天左右的时间,巡线期间还要借宿在输电线路附近的老乡家里,直至巡完线做好查线记录,才能回到工区,十分不方便。当时,输电线路采用的瓷质绝缘子需要定期擦洗以防止闪络发生,使得每个检修班的任务都很重。
回忆起40年前的巡线路,吴月明感慨万千,“那时的我们出门都是背着干粮,翻山越岭,风吹日晒,夏天与蚊虫作伴,冬天冻得直哆嗦,脚上经常磨出水泡,再加上兰州山大沟深的地形,使得输电线路维护成了整个电力行业最苦、最累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110千伏和35千伏输电线路逐渐以铁塔的形式取代水泥杆塔,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改善了,去野外检修和巡线可以坐汽车了。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开始涂防污闪涂料了,瓷绝缘子5到6年都不需要清扫,大大减轻了输电人繁重的擦洗任务!
在吴月明看来,现在的巡线路跟过去相比,就好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交通工具的改善、高科技的运用、作业工具的改良,都让巡线的效率越来越高。
进入21世纪,国网公司开始实施“三集五大”战略,输电工作也开始了精细化管理,输电线路设计水平、绝缘配置及杆塔本体等改造力度加大,输电线路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自2010年开始,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开始给线路铁塔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组建远程监控大数据平台,相当一部分输电线路实现了远程集中监控,同时结合人工巡视,快速提高了巡线效率和输电线路的可靠性。
2014年,该室引进无人机,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顺利开展无人机巡线工作。目前,在大山深处、人员不易到达的地方,都开始运用无人机巡线,为线路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输电线路运维监控大厅里,记者见到了工作人员马海福,他一边移动鼠标仔细查看线路,一边感慨地说:“现在巡线真是比过去方便多了,人工巡线配合远程视频巡视和无人机巡线,大大提高了我们巡线人的工作效率!真的是输电线路越来长,巡线路越来越短啊!”在这里,守值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观察每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只要移动鼠标,选定相应线路,拖动视频画面,根据安装在铁塔上摄像头拍摄的高清画面,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级杆塔之间线路的运行情况。现在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完成过去几天徒步巡线的任务,高效又便捷。
40余年过去了,不管巡线之路如何变化,巡线人都会用自己坚实的脚步度量光明的尺度,守卫杆塔、守护光明,让老百姓在灯火璀璨中奔向美好生活。
相关新闻
- 2019-11-04“村民需要的,就是我们最该关注的”——记兰州市政府国资委驻村干部张辉
- 2019-11-01用心厚植人生“后花园”——记“兰州好人”兰州市龙凤园公墓主任刘万胜
- 2019-11-01“董乡”还在!——追记永靖县关山乡时任党委副书记、乡长董吉恩
- 2019-11-01一位环保“老兵”的神圣使命——记甘肃省兰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站长马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