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长征星火耀陇原
原标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长征星火耀陇原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资料图
静宁县界石铺毛泽东住居旧址 孟捷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红军长征经过的会宁县青江驿 孟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达拉河水静静流淌,河边石壁上的木栈道是人们游览观光的一道风景。
如果没有人讲述,很多人并不知道,红军当年正是踩着脚下的这条木栈道进入甘肃,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陇原大地。
腊子口,那道狭窄的天险隘口,两面都是悬崖峭壁。伫立远眺,似乎能感受到当年红军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
在哈达铺“义和昌”药铺里,早已没有了中草药的味道,但四周却弥漫着一种信仰的力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空旷的操场上,风轻轻地穿越时间,将毛泽东首次朗诵《七律·长征》的豪迈带回到了这里。
笔直高耸的会师塔下,不断汇集着前来瞻仰的人们。他们凝神瞩目,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陇原大地上,醒目的红军长征标志,正是那段伟大历史的坐标。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红军长征的星火,将陇原照耀得更加明亮。
信 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然而,长征路并不平坦。在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留在刻骨铭心般的历史记忆里。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的正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1935年9月,甘南迭部县的大山深处,阴雨连绵,正如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样严峻、压抑。
为了防堵红军的大会合,蒋介石在甘肃境内设置了松潘至腊子口,天水至陇西、临洮,静宁至会宁,隆德、平凉至固原等数条封锁线,约二三十万人。
党中央率领一、三方面军北上后,张国焘却强令四方面军掉头南下。一、四方面军各处南北,失去了相互配合的可能性,一方面军势单力薄,革命几乎失去了方向。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达拉乡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俄界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13日清晨,党中央还在村口的两棵大白杨树下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说明了采取新战略方针和迅速北上行动的必要性,并向全军发出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明确了长征继续北上的正确道路。
然而,继续北上的道路上却布满荆棘。天险腊子口,就横在红军长征路的前方。
腊子口藏语的意思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完全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但却是甘川古道的咽喉,是红军北上的唯一通道。
当时,只有一条上宽约30米,下宽约7米的隘口可以通过腊子口,两边是悬崖峭壁,壁下是湍急的腊子河,河上架有一条1米多宽的小木桥,连接东西两座山。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在此设防围堵。
1935年9月16日下午4时,红四团一营率先向腊子口守敌发起进攻,由于敌人火势凶猛,几次冲锋均未成功。
战斗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为了赶在援敌到达之前拿下腊子口,从自愿报名的20多名战士中挑选了15名英勇善战的党、团员,组成三个突击小组,以少数兵力接二连三地向敌人轮番进攻,以消耗敌人,伺机夺桥。
红军连夜采取正面进攻和侧翼袭击相结合的战略措施,分两路向敌人发动第六次进攻,最终突破天险,取得了腊子口战役的胜利。
从此,打开了红军继续北上的唯一通道,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企图利用天险腊子口将红军困死在雪山草地的阴谋,中央红军自此摆脱了恶劣自然环境的困扰。
长征路上,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初 心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935年9月14日,中央红军沿达拉河陆续到达旺藏寺。红一军团驻扎在旺藏村,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在旺藏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及警卫人员住在居中的茨日那村。
毛泽东住在村西头的一幢木楼里。当时的茨日那村有30多户人家。由于当地藏族群众对红军不了解,加上反动土司的挑拨和煽动,在红军到达之前都躲进了深山密林之中。
为了顺利通过藏区,各部门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消除藏族群众的疑虑。红军指战员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在行军途中和驻地用藏汉双语书写了大量的标语口号。
如今,茨日那村还保存了红军当年写在门板上的十多条标语。
红军严守纪律,不擅动群众的任何财物,用实际行动影响群众。红军在村里停留时食用了群众的羊只,就将银元和宰杀后的羊皮放在了群众家里,旁边还放着一张道歉的纸条,留给主人。
红军离开后,藏族群众回到村中,见到红军住过的地方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切物品都在原处摆放,从那一刻起,心里深深地记住了红军。
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甘肃是红军发展壮大的支撑地,长征过境时沿途群众纷纷为红军提供军需给养,有5000多人参加了红军。
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才能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牺 牲
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鲜血染成的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他们用生命诠释着伟大的长征精神,用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一名英烈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每一座丰碑的背后,都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红25军政委吴焕先在战斗中牺牲时年仅28岁。
1935年7月,吴焕先率部长征西进,接应中共中央和红军北上。8月21日,红25军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国民党军突然袭击。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吴焕先只是无数英雄中的一个。
在位于会宁县中川乡大墩村梁山顶的一处旧堡内,阻击国民党胡宗南部而牺牲的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及887名红军英烈长眠于此,无声地守护着这里的和平与安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陨落于长征路上,他们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攻坚克难、所向披靡。
回望红军长征的历史,我们从鲜血中读懂了牺牲的意义。今天,我们唯有传承好不畏牺牲的长征精神,才能不断攻克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 路
长征永远在路上
长征永远在路上。在陇原发展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腊子口”需要征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在长征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陇原儿女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红旗招展,丰碑矗立。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在会宁,红色教育早已深入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会宁县城中小学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来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重温历史。
会宁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但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会宁人吃苦耐劳、奋发图强。30多年来,凭着“学校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三苦精神”,会宁培养出10万余名本专科学生,超过7000名硕士、博士生,创造了让会宁骄傲的成绩。
长征精神,深深融入了这片红色土地。
今天,全省干部群众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把伟大长征精神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脱贫新目标,激发改革新动力,用改革发展新成就告慰革命先烈,续写时代梦想,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
不忘来时路、走好未来路,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道路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走向更光辉的未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记者手记
历史,总是在重要节点勾起回忆,传承精神和力量。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当“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进入甘肃的那一刻起,思绪就被自然而然地带入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深处。
对于时间来讲,长征已经远去。但对于精神来讲,长征却距离我们很近,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征。
在十几年的采访生涯中,我遇到过老红军,倾听过他们讲的长征故事。每一次倾听,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同时,也遇到过许许多多新时代长征精神的践行者——王一航、房峰生、王万青、冷木、王菊花……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他们身上都体现着长征精神。
在夏天闷热的温室里,王一航仔细观察实验室培育种薯的长势,汗滴顺着脸颊滑落,悄无声息地滴入脚下的泥土。他忘我工作,就是要让干旱地区的农民群众通过农业科技过上幸福的生活。草原曼巴王万青用一生来诠释无私奉献的精神,四十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继承着红军长征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用“再走长征路”的方式,重温长征史诗,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追寻伟大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用镜头和笔讲述长征故事,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长征精神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我们不仅是记录者,也是践行者,更是奋进者。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像红军战士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相关新闻
- 2019-08-15重温伟大征程感悟初心使命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进入甘肃
- 2019-08-15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
- 2019-08-15重温伟大征程 感悟初心使命“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进入甘肃
- 2019-08-13胜利山上 红星闪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