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甘谷十甲坪:从借房住到住洋楼
原标题:甘谷十甲坪:从借房住到住洋楼
中国甘肃网12月13日讯 据甘肃农民报报道(通讯员 陈义宏)在甘谷县,提起十甲坪,还要从“五坪模式”说起。正是在这一模式打破了村与村之间的独立界限,实施蔬菜产业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收益,让曾经借房住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小洋楼,并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笔者带您走进甘谷十甲坪去看一看。
“五坪模式”鼓起村民钱袋子
从甘谷县磐安镇西行2公里,向北跨过渭河大桥,十甲坪村就出现在眼前。一排排白墙青瓦的二层小楼房,道路两边崭新的路灯,紧挨着楼房的一个个蔬菜大棚,让这个河畔的村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十甲坪早先引人关注,缘于“五坪模式”。磐安镇的谢家坪、李家坪、裴家坪、五甲坪和十甲坪五个行政村地处渭河北岸,光照、土质、水分等条件相近,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年多茬的蔬菜生产模式,亩产蔬菜可达1万公斤,效益可观。因为这五个村庄都有个“坪”字,2012年磐安镇在总结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时简称为“五坪模式”。
“五坪模式”打破了村与村之间的独立界限,将五个村整合起来实施蔬菜产业发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益。据磐安镇政法书记李亮介绍,目前十甲坪的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中,主导产业仍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特色菜种主要有春萝卜、西红柿、辣椒、甘蓝、菜花等,形成了以特色菜为主,多品种布局、四季合理搭配的生产格局,现有竹架、钢架大棚共计1500余座750亩,户均1.72亩。2018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较上年度增长500元。
“三社合一”带来的改变
2015年11月,十甲坪村启动了“三社合一”改革工作。全面整合了供销社、扶贫互助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合并组建成立了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建成了“两点五队一园一院”。“两点”就是指金融便民服务点、电子商务服务点;“五队”指的是农机服务队、文艺宣传队、环境保洁队、农产品营销队、综合治理队;“一园”即幼儿园;“一院”即互助老人幸福院。对于“三社合一”带来的变化,十甲坪村委会主任张忠永总结了三句话:钱多了,环境好了,生活有保障了。
张忠永说,借助“三社合一”改革工作,十甲坪在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同时,进行了农技培训、劳务输转等工作,使村民收入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一事一议巷道硬化项目及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村组道路通水泥路、村内巷道基本硬化。在往年道路硬化的基础上,今年又硬化村组道路7条2.5公里,新建广场一处8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环境。医疗保障方面,目前十甲坪已有卫生室2个,其中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个,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分设,为村民就近看病提供了方便。同时,村民基本医疗参保2023人,参保率达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患病人口均享受了相关政策。
40年前借房住 40年后住洋房
在十甲坪,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2013年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让群众住得安心舒心,村上按照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的“四统一”原则,建设了供电、供水、排污、排水等基础设施,村组道路延伸到每家每户,村级活动场所、健身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目前已完成42户、户均147平方米的住宅。
在这42户村民中,张立明的经历清晰地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张立明今年65岁,在兄弟中排行老大。按照当地的习俗,先结婚的先分家,40年前他分家出来的时候,没有住的房子,于是就借了邻居家的一间土房居住。一年多以后,因为主人家要用,他只好又另借地方。这样借房住的日子维持了四五年,才攒了些钱盖了几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他当时想,只要有自己的房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能想象有一天会住上小洋楼。
张立明说,搬进新家的那天,他从一楼走到二楼,又从二楼转到一楼;从客厅走到餐厅,再从厨房走到卧室,每一个房间,他都仔细看了好长时间,一切都像是发生在梦中。曾经借房住的张立明,如今站在小洋楼的窗前,望着窗外的美丽景象,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
- 2018-12-11天水市甘谷县“主题党日”情暖贫困户
- 2018-12-06天水甘谷:产业迈向“绿色小康”
- 2018-11-07风雨兼程谱华章 长风破浪铸辉煌——天水甘谷县改革开放辉煌40年综述
- 2018-11-02【以精准务实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撸起袖子 帮出样子 ——记天水甘谷县西坪镇石沟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