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昔日“旧沟”展新颜
原标题:【三年决战奔小康】昔日“旧沟”展新颜
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王岩
走进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龙源村,新铺的柏油路宽阔平坦,道路旁安装着整齐的路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这个原名叫“旧沟”的村子旧貌换新颜,从昔日的落后村变为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龙源村地处沙漠边缘,风沙大、水资源缺乏、人均耕地少,是双湾镇仅有的扶贫重点村。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近两年,龙源村抓住金川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的契机,狠抓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龙源村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把各家各户分散的耕地流转过来集中统一管理,村民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同时,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的7个农场,以资金形式入股,并将金川区下发的扶持村集体经济的79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到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与金昌金海彧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协议,共同建设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增收。
据龙源村村主任罗财文介绍,以前村民种玉米,4口人的家庭一年下来扣除成本落个三四千元。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仅流转金就能收入近万元。“如果家里有壮劳力在外面打工,每人每天还能挣150到200元,再加上年底分红,一家人一年保底收入6万元没问题。”他说。
龙源村现有贫困户3户、困难户7户。为了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村里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贫困户、困难户实行党员包1户、村干部包2至3户的帮扶措施。村干部和党员登门入户了解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及脱贫脱困的意愿,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方案,量身打造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尽全力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今年68岁的困难户姜鹏基和长期患病的女儿一起生活。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了解到他既有劳动能力又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意愿后,就联系金川区林业局为其帮扶了2头猪、5只种羊、16只鸡仔,并补助资金6000元建设养殖圈舍,帮助他尽快脱贫。
“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生病住院,干部都会前来慰问。”66岁的困难户王富远说:“因人因户精准施策,不仅落实了针对贫困户的养老、大病救助及残疾人护理等优惠政策,还为我们买了商业保险,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免除了子女学杂费,改造了旧房子。”
“以前村子脏乱差,到处都是垃圾和污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柴堆、垃圾堆、粪堆随处可见,更别提道路了。”村民姜有明说,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垃圾有专人清扫,房前屋后绿树成荫。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龙源村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实施绿化、硬化、美化工程,完成新农宅建设120多套,建成了村文化小广场,配备了体育健身路径,在主干道架设了绿化灌溉管道,在公共场所和农宅前安装地埋式垃圾箱62个,架设太阳能路灯122盏,修建标准化公共厕所1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今年,金川区还出资35万元为村里规划栽植了一条长8公里、宽10米的绿色防护林,这是防风固沙、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好事。”姜有明高兴地说:“环境好,生活好,心情也好,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
相关新闻
- 2014-08-11金昌市:危旧房改造让农村旧貌换新颜
- 2013-09-16金昌:金铁集团公司家属院旧貌换新颜
- 2013-07-12金昌市委副书记荣志远:用8年时间让村容村貌换新颜
- 2012-11-27金昌市垃圾处理场旧貌换新颜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