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务实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好“组合拳” 扶贫显成效——临夏广河县三甲集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原标题:【以精准务实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好“组合拳”扶贫显成效
——广河县三甲集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州内8县市均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扶贫重点县。如何实现脱贫目标?怎样攻克“贫困壁垒”?广河县三甲集镇结合实际,从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着手,全方位、多角度为贫困群众开出脱贫致富“良方”,成为全州精准扶贫的样本。
三甲集镇位于广河县城东北部,虽有“西北第一集”的美誉,但因其自然禀赋差、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致使境内南山村、黑山村、小洼沟村、小沟村等山区村一度陷入“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窘境。
“这些地方的土地常年干旱,一年到头地里也刨不出几个钱,大伙有劲也没处使,苦话憋在心里说不出来。”三甲集镇党委书记马良佐说,山区里的4个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5户3594人,占全镇贫困人口的58.4%,是全镇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然而,在离这些村子几十里开外的康家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洮河穿境而过,水资源极其丰富,是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理想之地。“同属一个地区,群众生活水平却差距很大,归根结底还是自然环境恶劣。”马良佐说。
只有让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才能最终实现拔穷根。2013年,广河县在三甲集镇康家村广通河畔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并同步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先后安置贫困群众869户,同时,镇政府还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委员会,下设搬迁服务管理站,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和习惯,快速适应由农民变为居民的生活方式。
马良佐介绍说,“镇上确定对山区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按照贫困户补助6000元、非贫困户补助5000元的标准,为每户搬迁群众搭建板炕、安装橱柜等,切实减轻群众的搬迁负担,确保尽快入住。”
“政府考虑得很周到,不但为我们的新家进行了简单装修,连橱柜、马桶、壁挂炉等都置办全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黑山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马忠华满意地说道。
“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住在崭新楼房里的南山村四社贫困户赵玉明对“新家”很是满意,“在这里居住最大的好处就是交通便利,赶集不耽误时间,去县城办事坐车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
山里的群众住进山下的新房,如何让他们在这里“稳得住”?对此,三甲集镇按照“搬迁一户、就业跟进一户”的思路,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为搬迁群众量身定制了六大增收门路: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搬迁户,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走出去,实现就业;对不能外出务工的搬迁户,鼓励他们到广河县经济开发区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对有养殖经验的搬迁户,鼓励他们到易地搬迁点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养殖业;对需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的妇女,动员她们到当地企业扶贫车间就业;对没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吸收到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岗位就业;对有经商意愿的搬迁户,鼓励他们到集镇综合市场摆摊经商。
每天上午8时,康家村易地搬迁点的妇女们,都会准时赶到当地的甘肃君冠帽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内上班。“种了一辈子地,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没想到现在还有了工作,月月都有稳定收入。”车间里的妇女们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村里的扶贫车间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我不但能照顾丈夫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而且一天最少能挣七八十元,满足家庭开支已不成问题,大儿子打工挣的钱全能存起来,不出几年我们家一定能脱贫。”坐在车间里的马阿英舍,双手娴熟地游走在缝纫机上,不到三五分钟,一顶帽子就被缝制出来。
过去,马阿英舍一家住在北山上,丈夫瘫痪在床,全家5口人的生活全靠她种10亩山地和大儿子在外务工维持。去年,他们全家搬到康家村易地搬迁点,随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她成为当地扶贫车间的一名产业工人。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现在,我们这里的男人们在外打工赚钱,妇女们在车间上班赚钱,群众个个有了致富门路,不愁以后脱不了贫。”三甲集社区党委书记马成明说道。
如今,走进康家村易地搬迁点,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新建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搬迁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让当地每一位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相关新闻
- 2018-11-05庆阳环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摄影展
- 2018-11-05武威天祝科学种养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 2018-11-05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号” ——白银市下“绣花”功夫抓实“一户一策”
- 2018-11-05【以精准务实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小康路上的甘南朝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