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环保世纪行】让有限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原标题:【陇原环保世纪行】让有限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记者 徐爱龙 张富贵
由敦煌市城区向西出发,一路上除了零星可见的梭梭外,目之所及一片荒芜。约1小时后,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了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草井管护站,映入眼帘的一抹翠绿,让人顿时感受到了生命与活力。
据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袁海峰介绍,1998年省级保护区成立,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荒漠植被和野生动物。
地处敦煌西部的西湖自然保护区,有效阻挡了库姆塔格沙漠“东侵”敦煌的“脚步”,并对其实现了分流,有力保护了这座丝绸之路“第一枢纽城市”的安全。
水是生命的基础,也是制约生态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年降水量仅42.2毫米、蒸发量达2505毫米的敦煌,更是“滴水贵如油”。
如何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更好地保护生态植被,优化生存环境,是摆在敦煌面前的现实问题。
“我们实施节水灌溉、‘关井压田’等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李向忠说,2016年敦煌组织实施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建成了保护区节水引水渠25.91公里,使得每年冬春季因旧引水渠不能输水而排放到沙漠中的1000万立方米弃用水得到了利用。在西湖自然保护区建成了1000亩节水滴灌林,并通过“关井压田”措施,压减荒地面积5.4万亩,关闭城乡自备水源井318眼,仅西湖自然保护区就关掉了5眼机井。这些措施使得保护区每年可少采地下水50万立方米。
在芦草井保护站,记者看到利用节水灌溉的1000亩胡杨林长势正好。“2017年进行了节水改造,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全自动数字化管理。”袁海峰介绍说,改造以前采用管灌方式浇水,需要20个人24小时不间断地浇水,才能保证胡杨生长所需水分,费时费力更费水。改造后能节约三分之二的水,一个人就可以完成1000亩胡杨林的浇水作业,“浇水效果更好,三年就长到了三四米高”。记者看到,地上的黑色水管犹如血管一样,将水分直接送到胡杨的根部。水到之处新的梭梭正在奋力生长。
袁海峰回忆,刚建芦草井保护站那会,整日黄沙漫天,农民每年为了清理堆在墙上的沙子就得花费好多工夫,连保护站的电脑都被沙子塞得不能用了,“自建成防护林带后农民便不再受风沙危害,在保护站也感觉不到有沙子”。
据介绍,2017年起疏勒河流域的双塔水库每年向下游输送生态水,在西湖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一大片湿地。敦煌市副市长宋济民告诉记者,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敦煌市总用水量由2015年的33197万立方米降为2017年的31767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开采量同比减少477万立方米。2017年全市生态环境补水量增至3140万立方米,月牙泉水深恢复至1.6米,敦煌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