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会宁农特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
原标题:会宁农特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
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县域内山大沟深、交通运输条件不便,长期以来农民往往只能将生产的农特产品在本地售卖,导致了积压和卖不上好价钱的困惑。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超越时空局限的独特优势,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上的近在咫尺,互联网改变着贫困山乡的经济发展方式,架起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高速路”。
该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历史悠久。具有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土壤、气候无污染、无残留的资源优势,极其适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更具备农特产品及深加工产业发展,并深受市场欢迎。
丁家沟镇沈屲村村民郭世元是当地典型的种植大户,去年种植冬小麦15亩,全膜玉米20亩,马铃薯11亩,小杂粮8亩。根据往年的市场行情,粮食是丰产了但经济收入并没有增长,可是去年的情况不一样,他得到了“双丰收”。
郭世元如此介绍,前几年,自己种的马铃薯、良谷米运到县城走街串巷,一年下来变不了几个钱,可是去年以来,他把自己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走向全国各地卖了个好价钱,人也轻松,票子也鼓满了腰包,是个两全其美的事情。
郭世元给笔者谈到,他去年光胡麻就产了2000多斤,能榨出700多斤油,按照每斤高于市场价1.5元在电商平台上出售,仅这一项就比往年多收入1000多元。说到尽兴处,他还掰着手指说,优势多着呢,“第一是我少跑路,年龄大了已经跑不动了;第二是腾出来的时间可以干家里的其他杂活……”
近几个月来,可忙坏了会宁陇禾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梁慧,他是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每天奔波于会宁各个乡村,为农民群众传授如何利用网络销售技巧,通过电商把家乡的农家特产卖出大山,卖上一个好价钱。
“把咱们五毛钱卖不出去的土豆,我们做成粉条;卖不出去的面粉做成优质挂面,以二次深加工的形式借助电商卖出去,市场前景还是可观的。”梁慧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打算把杂粮面,还有农民的手工艺品等放到淘宝店铺上卖,使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会宁县全面推进“九馆三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百家电商奖励、千名电商培训、物流配送”六项工程,为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夯实了基础。已建成3个县级中心、9个“品牌特色馆”、28个乡村电商服务站和物流快递中心、234个村电商服务点,已覆盖全县82%的行政村。现有53家农村淘宝服务站,1家天猫电器优品体验店,263家网点。电商扶贫已成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措施。
电商服务中心主任王维平则说,“去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7亿元,其中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元,电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如今,像郭世元一样的贫困户,不再为自己的农特产品卖不上好价钱而忧愁,而通过搭乘“互联网+”感到欣慰。
相关新闻
- 2018-07-05白银79项目签约额达143.79亿元
- 2018-07-09唤起自强不息的力量——白银市靖远县推进精神扶贫工作见闻
- 2018-07-09白银市平川区青少年在陶吧体验制陶工艺(图)
- 2018-07-09塑造美丽宜居新形象——白银市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