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下得深 扶贫政策落得实——庆阳西峰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通讯员 耿洋洋
仲夏时节,西峰区2575名帮扶干部,进村入户,量身定制帮扶计划,在贫困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因村施策培育优势产业……西峰区聚焦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圈绕“两推一精”工作思路,创新提出“5341”精准扶贫工作标杆,量身定制“1+20”精准扶贫实施意见,整合帮扶力量共同发力,下足“绣花”功夫,聚力推进脱贫攻坚。
凝心聚力激发“内生动力”
近日,家住西峰区彭原镇芦子渠村的贫困户翟相森心里乐开了花,他期盼多年的新房子终于开工建设了。今年60岁的翟相森,因没有一技之长,在山沟里的地坑院住了几十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在详细了解翟相森的致贫原因和生活现状及想法打算后,乡村干部、帮扶干部及时协调,为翟相森制定帮扶计划,鼓励他参加果树专业技能培训,掌握脱贫技术,并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为他提供帮助。芦子渠小学教师齐世勤得知翟相森的困境后,不仅免费提供地块,还送去一万元爱心款,帮助他圆了住房心愿。
在西峰区,和翟相森一样受到帮扶的贫困户还有很多。近年来,西峰区围绕脱贫攻坚“1234”工作思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纲领,以制定完善“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方案为抓手,对照贫困人口退出“两不愁三保障”3大类11项指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细化到户到人,探索形成“九步法”工作方法,找准“病根”,厘清脱贫思路,制定具体的增收帮扶措施。
西峰区还积极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工程,凝聚各方帮扶力量,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积极牵线搭桥,使每个村都有企业挂钩帮扶,开展“1+1”献爱心、“爱心小红帽”等各类社会性公益组织,为精准扶贫注入新活力。
补齐“短板”改善乡村设施
作为西峰区15个贫困村之一的五郎铺村,地处塬边咀梢,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受限。精准扶贫开展后,五郎铺村迎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农电网改造项目,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农民文化广场、便民服务大厅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打通全村人增收致富的“经络”,按照“集体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的发展模式,成立庆阳丰果果畜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矮化苹果,激活了内在动能。
如今的五郎铺村,原来泥泞的“麻花路”现在变成了一条条柏油路,家家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三相电,文化广场上的欢声笑语,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乡村美景图。
五郎铺村的变化,只是西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峰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整合各类扶贫资源,紧盯整区脱贫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将项目打包、资金打捆,集中投向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至目前,建成农村公路121条356.8公里,解决了58046户群众吃水难题,改造农村危房(窑)1923户。全区所有贫困村实现了安全饮水、动力电通组、安全住房、硬化道路通组、高标准农田、公立幼儿园、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广场、宽带入户、卫生厕所、便民服务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十二个全覆盖”。
产业扶贫攻克“贫困堡垒”
近日,西峰区温泉镇湫沟村村民刘文兴难掩喜悦。他用湫沟村产业互助资金社贷款购买的60只湖羊已经全部入圈。过去,刘文兴因缺少资金,养殖经验丰富的他依旧是村里的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他住进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三相电。今年,在“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工作中,刘文兴又被列为巩固提升户,在扶贫政策支持和干部帮扶下,建起了标准化羊舍,发展起了“羊产业”。
西峰区始终把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坚持育龙头、建基地、带贫困户的思路,推动组团发展理念和模式,以“一村一品”为主线,以合作社为载体,将贫困户吸纳到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上,进一步巩固“东果、南菜、北畜、西游”的农业产业化布局,提升贫困群众收入。
截至目前,西峰区在“东果”产业上,共建成苹果产业村30个,果品专业合作社66家,带动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南菜”产业,盘活肖金万亩蔬菜基地园资源,带动肖金纸坊川、什社武家川发展设施瓜菜产业,使“一园两川”成为城区“菜篮子”,贫困群众年人均瓜菜收达2000元;“北畜”产业,带动北部1020多户贫困群众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52个,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西游”产业,把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按照“一村一景”的思路,打造全域旅游,形成了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