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兰州治污40年攻坚克难获实效 砥砺前行让“兰州蓝”名片更响亮

18-07-02 08:2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李秀清

  原标题:兰州治污40年攻坚克难获实效 砥砺前行让“兰州蓝”名片更响亮

  -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单位:微克/立方米2016年PM10、PM年均浓度较2013年分别下降25.5%和25.4%2.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兰州,这座曾一度被“黑帽子”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来的城市再次挺起胸、担起头来。蓝天、白云,使这座地处西北内陆的城市再现浪漫的气息,并焕发出十足的魅力。

  “烟囱林立、浓烟滚滚,雷达轰鸣、机声阵阵”曾被当作工业化的标志。我市作为建国初期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问题逐步积累且日益严重,到70年代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1978年党中央指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市也开始了治理大气污染的艰辛历程,一场夺回蓝天的战役便由此拉开。

  面对污染我市从未停止治理步伐

  家住天庆花园的王大爷在兰居住40余年,这位来自东北曾参加过我市建设的老人回忆说,他20多岁来的兰州,那时还住着平房,快到冬季时家家户户都要买煤面、打煤砖。取暖时,大街小巷都会被煤烟笼罩,烟尘四处飘浮……

  “那时,如果站在皋兰山上向城市望去,只能看见一片茫茫的烟尘雾海。”一位老环保人回忆说,1977年冬季,兰州地区大气污染出现了最为严重的状况,市中心区大气中飘尘和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为2.44毫克/立方米和0.61毫克/立方米,分别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5倍和3倍。最大一次浓度比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浓度还要高。整个城市烟雾弥漫,气味呛人,能见度很低。市民中流传着“兰州的晴天和阴天一样,太阳和月亮一样,鼻孔和烟囱一样”的说法。据全市十个重点医院统计,这年冬季死于呼吸道、心血管和肺心病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1倍。在西固工业区还曾出现光化学烟雾……恶劣的空气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为了丢掉头顶上的“黑帽子”,我市先后组织实施了“蓝天计划”、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环境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以及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特殊工程,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呈现污染综合指数逐年下降的势头,并一步步取得实质性进展。

  回首兰州环保工作的起步阶段,一位老环保人说,自1978年开始,我市的环保工作基本属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救急时期,重点是治理污染点源。当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先进技术改炉改灶、消烟除尘,推广小区联片供热,小火炉改烧低硫无烟煤,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以及对污染严重而又不易治理的小型企业实行搬迁或转产等。

  然而,由于我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加之工业结构不尽合理等方面的因素,环境空气质量虽有向好趋势,但未得到根本好转。当时,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中排名仍然靠后,冬季采暖期空气污染尤为严重,中度、重度污染状况时有发生。记者查阅资料: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10年间,我市均位于全国后10位,部分年份甚至排在全国末位。

  大气污染仍然困扰着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

  举全市之力向“黑帽子”决战

  蓝天白云是兰州市民的环境梦想。保护环境,让蓝天再现,是事关居民生活、事关民生,事关发展的大事。

  面对现状,从2012年开始,兰州再度聚力,并将这场再现蓝天的战役称为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整体战。

  经专家多方认证,造成我市大气污染的原因主要受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燃煤污染、扬尘、机动车尾气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市城区的大气质量很难实现根本性好转,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城区大气层结构稳定,静风和逆温环境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导致采暖期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气时有出现。

  随着5个防治大气污染方案的陆续出台,我市治理大气污染更具针对性、综合性,治理步伐也开始提速。按照先易后难、先重后轻、分步实施的原则,力求达到“一年全面攻坚,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善”的总体要求,彻底改善空气质量。

  气割枪喷射出蓝色火焰,火花四溅,燃煤锅炉的铁质上下水管道瞬时被切割为几段……

  按照燃煤锅炉及其污染物“双清零”的目标,2013年4月2日,兰州理工大学、兰驼集团、兰州明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兰州西湖联片供热站4个现场同时进行了拆除燃煤锅炉的行动。七里河区“清零”行动首日就拆除了58台燃煤锅炉。此次“清零”行动全面启动后,可减少原煤散烧73050吨、烟尘排放210吨,削减二氧化硫794吨、氮氧化物21吨。

  通过“双清零”行动,我市查封了城区所有燃煤锅炉并强制性实施治理改造,提前一年完成了市区440家、767台、4347蒸吨燃煤锅炉治理改造,原煤散烧供热锅炉基本退出兰州主城区,仅此,减少原煤消耗140万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2.34万吨。

  也就在这一年,我市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99天,历史性地退出了全国空气质量十大污染城市行列。冬天久违的蓝天来了。

  力度不减“兰州蓝”名片更响亮

  冬防中,天未亮,网格员便穿着厚厚的衣服,拿着手电筒到指定地点,开始了一天繁琐又忙碌的工作。

  在治理大气污染,守卫蓝天战中,网格员发挥了大作用。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街道将辖区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行政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居民楼院等区域全部纳入网格,并以社区为单元,建立落实了市、区、街道、社区分级负责的监管责任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监管网,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步入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的轨道。

  铁腕治污、掷地有声、持续攻坚。在治理工作中,我市从造成大气污染的成因出发,重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的综合措施,不断推动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减排主要是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对老城区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的措施,以腾出环境容量,改善环境质量。压煤则是重点从“治、管、控”入手减煤量、控煤质,大力调整城市能源结构。通过除尘,对市区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物料堆放覆盖、施工现场路面硬化、驶出工地车辆冲洗、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等6个100%;对全市281个重点扬尘工地实行执法队员、环保员、网格员、施工管理员“四员现场管理”;对主次干道实行地毯式吸尘、人机结合清洗、机械化洗扫、精细化保洁、调度洒水“五位一体”控尘除尘措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87%。尤其是探索实施沙尘天气预警响应措施,积极应对,提早做好洒水、覆盖等应对准备,降低沙尘强度,缩短沙尘时间。

  随着近几年的强力治污,我市已逐步建立起以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八大治污工程和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等主要治污措施为核心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治污机制。

  我市全力治污的成效引起了许多兄弟省份的关注,《人民日报》两次在一版位置报道了兰州的治污经验,在治理大气污染的思路和措施上,兰州最终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在治污举措上可谓是亮点频频。环保部官方网站、《中国环境报》的持续报道,使“兰州蓝”名片更响亮,“兰州治污模式”再次被大范围推广。

  创新科技全力守护“兰州蓝”

  如今,你在街头会看见电线杆上安装的空气微型监测器(大气网络化监测系统),虽然个头不大,但它能对6项污染物指标进行监控,还可用于开展溯源分析与污染物迁移研究。当发现某一区域污染物因子异常升高时,大气指办可准确指挥临近网格监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提高了调度的精准性,同时还可将监测数据用于基层考核,倒逼加强网格监管。

  近年来,为提升我市环境监管的科技化管理水平,我市通过各类监测平台,对全市污染源排污状况进行监控,目前已形成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重点污染源综合监控及智能预警系统和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三位一体的综合监控体系,实现了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的全方位监控。如对32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实施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对5家企业同步实行工况监控。持续开展无人机全域巡航,对地低空面源污染、农业源污染等开展全域无死角航拍取证。利用遍布全市的535套网格化监测设备,对近郊四区和远郊县区乡镇排污企业实施监控。开展扬尘智能监控执法,对100家重点土方工地安装在线视频监控及可吸入颗粒物监测设施,全方位、定量化监控工地扬尘。利用6个进城主要卡口处设置的固定式红外遥感设备和2台流动检测车,开展机动车尾气红外遥感检测。此外,还面向社会推出网格化监测公众版手机APP,让公众随时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空气质量,发动群众共同打好治污、防污攻坚战。

  客观因素无法改变,兰州对蓝天的追求并没有止步。

  “我们能做的就是树立环保意识,强化监管,尽最大的努力,细心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市环保局局长芮文刚说,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我市将坚持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兰州蓝”成为新常态的主线,强化综合督导,通过严查实督、严管重罚、严格问责的方式,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防低空面源污染;加强城市网格化监测、扬尘智能监控及航拍取证等一系列技防措施,全力打好“兰州蓝”保卫战,有效提升我市的环境质量。记者 吕晟君

精彩推荐

  • 一场暴雨 兰州和平大道发生泥石流 一场暴雨 兰州和平大道发生泥石流
  • 激发内生动力 增强脱贫信心——白银市推进精神扶贫工作纪实 激发内生动力 增强脱贫信心——白银市推进精神扶贫工作纪实
  • 图说甘肃丨庆七一 铸忠诚 图说甘肃丨庆七一 铸忠诚
  • 兰州文化旅游推介走进意大利德国 兰州文化旅游推介走进意大利德国
  • 兰州首届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大赛举行 兰州首届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大赛举行
  • 兰州七里河区:“双创”企业引领科技时代地产“新星”带动商业发展 兰州七里河区:“双创”企业引领科技时代地产“新星”带动商业发展
  • 兰州城关区:老城区改出新亮点 新项目打造产业链 兰州城关区:老城区改出新亮点 新项目打造产业链
  • 上半年兰铁集团发送旅客近2900万人次 增幅位居全国各铁路局集团第一 上半年兰铁集团发送旅客近2900万人次 增幅位居全国各铁路局集团第一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
2   【百日会战】甘肃天水一银行不履行协助
3   图解:奔跑吧!“兰马”↓↓↓
4   林铎在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5   关爱眼睛健康 兰大一院举行“爱眼日”
6   受贿超2700万 甘肃省林业厅原厅长马光
7   林铎在甘肃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
8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南京至兰州至阿勒
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甘肃各地将
10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