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小康路上 我们劲往一处使——甘肃省林业厅帮扶秦安县侧记

18-06-08 08:3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狄东阳

  原标题:小康路上,我们劲往一处使——省林业厅帮扶秦安县侧记

  初夏时节,走进秦安县中山镇,我们邂逅了一场雨。雨水让这里的山头变得更绿,更富有生机。

  中山村的农业合作社里,中药材冬花长势正旺;蔚文村的文化广场上,水泥硬化的活动场地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肖渠村的建档立卡户家里,帮扶干部正在讲解养蜂常识;孙赵村的兴中公路两侧,通过绿化工程种植的观赏花五彩斑斓……

  中山镇的这一幕幕变化,源于省林业厅广大干部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奔小康”的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洪文泉

  帮扶先要找准路径

  中山镇位于秦安县东部山区,全镇118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没有一亩川地。山多,海拔也高,气候阴湿。长期以来,虽然中山人吃饭一直有保障,但没啥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还有1245户5886人。

  收入无源,发展受阻,中山人渴望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直到去年8月,省林业厅担起了帮扶中山镇脱贫攻坚的重任,一切才悄然发生了改变。

  在帮扶工作中,首先得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和大伙儿拧成一股绳。为了把脉中山镇贫困的“病根”,省林业厅党组组织有关人员一次次走进最偏远的村庄,进到最困难的群众家里,访民情、听民声。

  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就得有一批“俯下身子沉下心”的帮扶干部。省林业厅党组以“选拔后备干部”的标准,选拔了有基层工作经验、有专业技术特长的12名年轻干部作为帮扶工作队员。为了加强管理和协调能力,每一位厅级干部还分别对一个村进行带头帮扶。

  以前的中山镇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要在大山里开辟一条新的致富路子,困难重重。

  越是难,越要科学精准施策。在综合分析了林业系统的专业优势和当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等因素后,省林业厅最终确定将发展林果业作为中山镇的主导产业,在镇里原有的3万亩花椒树基础上,利用林业项目优势,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并配套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优质品种大红袍花椒,扩大种植面积,使之形成规模化的致富产业。

  中山镇镇长王三胜说:“在省林业厅的帮扶下,镇里去年秋季新种植了3.4万亩花椒树,三年后就能产生经济效益,让贫困户稳定增收。”

  帮扶还要扑下身子

  “光有产业实施方案、配套扶持资金还远远不够。”省林业厅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苏强说,当地很多贫困户一没想法、二没技术,发展产业面临的难题接连不断。

  “首先得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大伙儿看到产业发展的希望。”苏强清楚地记得,驻村工作队一开始利用镇里和村里的大喇叭,全天讲解花椒种植的优势和经济效益,并许诺“只要愿意种的群众,就能免费领取花椒树苗。”

  “树苗虽然免费,但我们也有要求。”苏强解释说,为了保证树苗的存活率,林业系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地种植大户结对组成“土洋专家组”,在田间地头免费培训种植技术,现教现学现考,学会才能领苗子。

  看到去地里学技术的乡亲们领回了花椒苗,其他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提了起来,纷纷跑来听课,有的甚至领完苗子还回来“补课”。去年秋季短短的几个月里,3.4万亩大红袍花椒苗就像一场及时的甘霖,洒在中山镇的山岭上。看着漫山遍野整齐的树苗,乡亲们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可刚栽种的花椒树苗需要3年时间才能有经济收益,脱贫攻坚的时间又越来越紧。在经济林产业还没有收益的“空白期”,当地群众依托什么致富?

  中山村的驻村队长张永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秦州区一位中药材商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山镇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冬花。

  看到希望,说干就干。张永泽先是三番五次跑秦州,专门了解冬花种植技术。从秦州回来后,他又找来村里5位种植大户,协商流转了500多亩土地,办起了专业合作社,尝试冬花种植。村里17位建档立卡户也纷纷拿出家里的土地入股,在家门口当起了“股东”。

  “现在冬花已经全部种植完毕,长势非常好。如果不受灾的话,今年秋季就能有200多万元的收入。”合作社社长刘应子看着大棚里的冬花,乐得合不拢嘴。

  “即使今年的效益不好,我们也会保证入股的贫困户不赔钱。”苏强说,省林业厅专门购置了5万元的农资,以村集体的名义入股到合作社,将来的收益全部用于补贴贫困户。

  合作社的大棚里,绿油油的冬花枝繁叶茂,74岁的村民李有家兴奋地说:“流转土地给钱,打工还给工资,等到冬花收下来,还能保价收购,这么好的事儿,我活了一辈子头一回遇到。”

  和李有家一样,肖渠村71岁的贫困户肖保林,也在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发展起了自己的“产业”,只不过他家的不是冬花,而是蜜蜂。

  肖保林年老体弱,因心脏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地里的花椒苗还没到挂果期,只能眼睁睁地“熬日子”。

  驻村工作队员魏亚军看出了老人的难处。他想起自己多年前帮助别人养蜂赚到了钱,马上协调帮扶单位出资从网上购买了蜂箱和设备,并买来10箱蜜蜂,送到了老人家里。

  蜂箱不合适,魏亚军找来工具自己改;蜜蜂飞跑了,魏亚军拿着草帽去树上抓……一时间,他的身影比蜜蜂还忙,几经周折把蜜蜂安顿在老人家里,又开始天天上门给老人讲解养蜂技术。

  “这孩子天天来家里,不光教我养蜂,还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现在一天看不到他,我心里就不踏实。”帮扶干部所做的一切,肖保林老人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帮扶更得细致入微

  如果说致富产业点燃了中山群众脱贫的信心,那么细致入微的关心和鼓励更是提振了他们的精神。

  为了让中山群众的生活变个样,除了在各村发展林果产业,省林业厅还整合项目资金100多万元,用于全镇12个村支部建设、饮水、公共绿化和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

  短短半年多时间,现在,中山镇每个村子的活动室及活动广场都建成了,各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刚来的那天,村委会院里杂草丛生,村干部们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蔚文村帮扶队长施林敏对刚到村子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她说:“相比于缺产业、缺技术,村民更严重的是缺精神头,要让大伙儿打起精神,就要从细节抓起。”

  施林敏先从所在单位请来“高科技团队”,利用航拍技术将全村的整体环境拍成了直观的“帮扶地图”。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在地图上清晰地标注出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住址和基本情况,建成了蔚文村自己的“帮扶数据库”。

  有了“数据库”,帮扶工作得以细化。对于偏远地区的贫困户,帮扶队员们耐心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动员辍学学生返校读书;对于卫生环境脏乱差的家庭,帮扶队员们直接上门带农户一起清理庭院;对于有矛盾纠纷的家庭,帮扶队员们多次上门调解矛盾;对于在校读书的孩子们,帮扶队员们先后协调爱心人士为110位学生送来书包、新华字典……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这位细致耐心的女队长,几乎成了全村贫困户家里最熟悉的“亲戚”。

  “老百姓不爱听大道理,我就跟他们聊咋样才能过好日子。”施林敏告诉记者,“设身处地地想问题,细致入微地做事情,才能让群众真正感觉到温暖,激发起他们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记者采访时,施林敏多方协调为蔚文村争取来的价值4万多元的体育器材正在卸车。她面带微笑地说:“等这场雨停了,村里的孩子们就可以在这儿打篮球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雨还没停。汽车经过孙赵村的陈家窑,泥泞的道路两侧挖机轰鸣,中山人脱贫致富的“生命线”延伸至远方。在山岭上远望,眼前是一株株饱含贫困群众希望的幼苗,耳边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帮扶故事,这片偏远的大山里,充满了“绿色的生机”。

精彩推荐

  • 【关注甘肃高考】城关公安:近300名警力为考生护航 【关注甘肃高考】城关公安:近300名警力为考生护航
  • 平凉交警:纸片传情祝考生心想事成 平凉交警:纸片传情祝考生心想事成
  • 【关注2018甘肃高考】老师拉起横幅给孩子们加油鼓劲 【关注2018甘肃高考】老师拉起横幅给孩子们加油鼓劲
  • 2018年高考大幕开启 甘肃省15个考区22万余考生参加 2018年高考大幕开启 甘肃省15个考区22万余考生参加
  • 兰州“香包奶奶”16年手缝香包送考生 预祝金榜题名 兰州“香包奶奶”16年手缝香包送考生 预祝金榜题名
  • 【关注甘肃高考】男孩拄双拐应考 父亲扶助进考场 【关注甘肃高考】男孩拄双拐应考 父亲扶助进考场
  • 甘肃高考首日平稳有序 考生反映:语文作文题有点“难” 甘肃高考首日平稳有序 考生反映:语文作文题有点“难”
  • 甘肃省高考首日平稳有序 考生反映:语文作文题有点“难” 甘肃省高考首日平稳有序 考生反映:语文作文题有点“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
2   【百日会战】甘肃天水一银行不履行协助
3   图解:奔跑吧!“兰马”↓↓↓
4   林铎在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5   关爱眼睛健康 兰大一院举行“爱眼日”
6   受贿超2700万 甘肃省林业厅原厅长马光
7   林铎在甘肃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
8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南京至兰州至阿勒
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甘肃各地将
10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