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尚记忆(一)|陇原戏曲的守望者——张东升(图)
通讯员 叶萌 记者 任磊
2016年10月5日,当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戏曲专业的张东升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瞬,眼前发生的一幕让他感到似曾相识。15年前,他所指导的学生杨小龙同样荣获了当年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那一年是2001年,张东升老师39岁。
15年,两次相同的获奖,凝结着太多的人对于戏剧的坚守与等待。
15年,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算得上一段漫长的岁月。
2012年,原甘肃省艺术学校与兰州文理学院合并。而随着以杨小龙为代表的甘肃省艺术学校戏曲专业最后一届毕业生离开校园,甘肃省戏曲后备人才的校园培养工作也随即中断了10年。而这看似一晃而过的10年时光,对于张东升老师而言,却成为了人生中最为难忘的岁月。
张东升老师在帮助年龄较小的学生勒头
源自童年的梦
张东升老师出生在定西市渭源县一个普通的家庭中,父亲长期从事戏曲工作,张东升老师的童年几乎每时每刻都伴随着紧密的锣鼓点,舞台上的翻转腾挪,浓墨重彩的戏剧脸谱。正是这些源于童年记忆的耳濡目染,给张老师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颗属于戏剧表演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悄悄发芽。
1976年,13岁的张东升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定西地区秦剧团,3年学员期满后,他顺利的成为了一名专业武生演员,登上了他为之魂牵梦萦的舞台。对于那时的张东升而言,戏曲表演的舞台如同眼前人生的舞台一样开阔,有太多关于戏曲的梦想,等待着这个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去一一实现,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条在当时看来应当一帆风顺的艺术之路,走起来竟会如此泥泞坎坷,那时的他也不会想到,即便经历了人生中太多的风风雨雨,自己与戏剧这一次看似不经意的牵手,一牵就是40多年。
人生有时就像是池塘中的浮萍,一个不经意的激浪,就可能就让你永远沉入水底,再也飘不起来。1984年,接受了长时间高强度训练的张老师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脚部跟腱不幸断裂,跟腱受伤意味着一个人今后基本将与高强度运动无缘。
于是,初涉舞台的张东升老师必须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转行还是继续坚持下去?戏曲是张老师的梦想,他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让这颗种子成长,让童年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走到今天,他无论如何他也不能放弃。
谈到受伤期间坚持训练的时光,张老师并不愿将当时的艰辛与痛苦讲出来,他说既然自己真心爱戏曲,就应当做好为它付出和拼搏的准备。也许只要一个人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这个世界上就真的不会有无法战胜的困难,不能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的时候,张东升老师就坐在房间里读剧本,练唱腔。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来到排练场,观看同事们日常的彩排和训练。脚伤好转后,张东升第一时间投入了训练,大家都感觉到,这个几乎因为伤病而告别舞台的年轻人比起之前更多了一股“狠”劲,对自己“狠”,加班加点的训练,他要把自己因伤耽误的时间都补回来。
天道酬勤,1985年,张东升参加了全省首届青年演员大奖赛,荣获定西赛区一等奖,1988年,获得西北五省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二等奖,1988年,在建国40周年全省“文艺”调演中,获得优秀表演奖。短短几年时间,张东升几乎参加了所有能够参加的比赛和演出,这也成为了他舞台表演生涯中最为辉煌和值得铭记的时光。
时至今日,每当回忆起这段岁月,张东升老师依旧无限感慨,正是这段时间的登台表演,为他今后从事戏曲人材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大量一线舞台演出经验,更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戏曲专业的学生参与舞台表演
从舞台到讲台
1991年,张东升来到兰州进行专业学习和进一步深造,因为在导演短训班中的优异表现,他被借调至原甘肃省艺术学校(现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正是这一次借调,让张老师的人生出现了巨大的转折。
面对着从演员到教师的转型,张老师坦言教师的工作更适合自己,“舞台表演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但如何把戏曲艺术表演传承下去,应当是一个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慢慢意识到,与戏曲相伴一生的方法有很多,成为一名从事戏曲专业教学的老师,能让我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总能在不同环境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尽快适应全新的环境,并为之不懈努力与奋斗。为了人民教师这样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为了自己承诺一生坚守的戏曲事业,张老师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书育人的讲台上。在张老师教授过的学生中,有的人和张老师一样,成为一名教师,为戏曲人才的培养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进入各个剧团,成为演员,在广阔的舞台上历练实践。他的学生们始终带着老师的教导,在戏曲表演的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在甘肃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担负着传承戏曲艺术的重任。
2004年,戏曲演出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各级戏曲专业表演院团的规模不断缩减,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成为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当时市场决定人才需求的大环境下,甘肃省艺术学校戏曲专业停止招生。这一停,就是10年的光景。
在这10年时间里,很多同行纷纷开始转型,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但张老师始终没有离开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戏曲专业停止招生,他就开始为舞蹈专业教授毯技。身边有的朋友外出闯荡,衣锦还乡,但张东升始终相信,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一定不会被历史所遗忘,只要还有热爱它的人愿意坚守在这片舞台上,就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戏曲专业的学生在画脸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2年,原甘肃省艺术学校合并进入兰州文理学院,更名为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在兰州文理学院“文化、旅游、艺术、传媒”四大办学方向的指引下,为了更好的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兰州文理学院校领导高度重视艺术中专部各专业的建设情况,学校制定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艺术中专部发展的相应政策。
2014年,中断招生近10年的戏曲专业恢复招生,招收戏曲专业(4+2)六年一贯制戏曲专业学生103名、音乐表演专业(戏曲方向)函授本科学生26名。自此,甘肃在高等院校拉开了戏曲专业招生、教学、科研、剧目开发等系列工作的帷幕,甘肃省中断十年的戏曲人才培养工作得以恢复。对于陇剧、秦腔的保护和传承,这是一件具有非凡意义的历史事件。
对于那些像张东升老师一样始终不离不弃,坚守在戏曲教学领域中的人们而言,这一次恢复招生,不仅仅意味着甘肃地方传统戏剧的再次复兴,更意味着国家将这一行业领域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这一天开始,张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又可以再次投入到他们所钟爱的戏曲人才培养工作中了。
两次相同的获奖间隔了整整15年,15载寒来暑往,15载雨雪风霜,时间就像是一个圆,经历了太多曲折往复,一切又回到了梦想的起点。这个新的起点,凝聚了太多人的努力与期望,在甘肃这片陇剧诞生秦腔唱响的土地上,还有太多像张老师一般平凡的戏曲艺术守望者,用默默的付出和坚实的脊梁,扛起了甘肃地方戏曲文化传承的重任。
如今的张东升老师,早已不再拥有年轻时那份在舞台上唱响四方的桀骜与奔;却更愿意安静地坐在练功厅里,将自己所学所知倾囊相授给孩子们。
戏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基本功的展示
谈到自己的学生们,张东升老师坦言戏曲专业的招生与很多艺术门类不同,戏曲对于演员的选拔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不仅需要身段、扮相、嗓音等天赋俱佳,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在大量的练习、实践中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成名成角儿,学戏就必须从娃娃抓起。
正是为了尊重戏曲这一独特的人才培养规律,2014年9月,在兰文理的校园里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群平均年龄在13岁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统一的服装,同比他们年长很多的哥哥姐姐们共同生活在同一座校园里。他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将在兰州文理学院度过6年时光。这些孩子们承载着太多人复兴甘肃地方戏剧的梦想和期望,他们像张老师一样,选择了一条比其他人更为艰辛的道路,从教室到练功房,从餐厅到宿舍,他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练习舞台表演基本功,还要学会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现在,张东升老师不仅担任着戏曲专业的教学工作,还担任着教务科科长兼戏曲教研室主任。多年前的培养模式如今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教学和管理,为了更好的进行人才培养,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由学校领导带队,在其他兄弟院校广泛调研,结合陇剧、秦腔的特色,最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戏曲专业(4+2)六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和他的同事们结合我校特色,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对于学生变声期嗓音的保护,就是从张东升老师亲身的体会中总结而来。张老师回忆起自己在变声期时的经历,由于未能进行科学的保护,张老师变声后的唱腔受到很大的影响,给自己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走过的弯路,我的学生们不能再走。”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学生变声期间,学校专门开设了《发声》课,教授同学们合理科学的发声方法,帮助大家顺利度过变声期。
谈到在高校中培养戏剧人材的优势,张东升老师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向记者介绍,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特别注重了文化课的设置。一名优秀的戏曲表演人员,必须具备相应领域的文化知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对于戏曲艺术以及其自身所塑造人物的理解,深入人物内心,了解不同舞台人物所身处的不同历史环境。而传统的戏曲人才培养,往往不具备这种系统的文化课教学环境,将戏曲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在高校中,不仅有利于文化课程的设置以及师资力量的保障,高等学府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就能对从事戏曲专业学习的孩子们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提供积极和正面的帮助。
戏曲专业学生在观察老师为同学化妆
为师亦为父
相对教学的困难,对于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来说,如何安排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样是一个课题。从事戏曲专业的学生普遍年龄偏小,他们第一次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开始尝试一种集体生活,这些大多习惯了父母呵护与疼爱的孩子们并不懂得如何安排好自己日常的生活。
回忆起自己与这些孩子们初次接触的那段时光,张老师的笑容如父亲一般慈祥,他至今还记得有个孩子尿床,自己对着尿湿的床单只是抹眼泪,老师们一有时间就帮着他们清洗。孩子们年纪小,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为了保证充足的营养,老师们便自费为孩子们煮鸡蛋吃。
当记者采访“小梅花”奖获得者张添茗同学时,他笑着说自己刚开始的时候连衣服也不会洗,以往在家里,几乎所有的事都由父母操心,来到学校后,老师不仅要向自己传授戏曲舞台表演方面的知识,还要教会自己如何洗衣服,去食堂打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熟悉,他现在已经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了。
像张添茗这样的孩子,在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戏曲专业中还有很多,他们初来乍到,也经历了从赖床撒娇,生病只会哭,不懂得与人分享的过程。孩子们逐渐融入这个大家庭需要时间,更需要亲人的呵护与关关怀,亲人不在身边时,这些孩子们的老师,就担负起父母的责任。
“时间长了,学生们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吃的怎么样,穿的是不是暖和,很多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会怎样对待学生们。”
回忆起自己儿时学戏的经历,张东升老师不禁感慨万千,“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艰苦太多,学戏的时候一出错,就会受到师父严厉的责罚。但师父越是严厉,就越是疼爱你,你想想,朝夕相处的师徒之间,比和自己孩子相处的时间都要长,怎么可能没有感情?”谈到自己的师父,张东升老师说:“当时我年纪小,也不能理解师父对于我的责罚。现在我成为了孩子们的老师,就完全能够理解师父的一番苦心。师父要求严,是为了让你打好基础,在舞台上唱出个样儿来。一丝一毫都不能松劲,一松,功就废了,人就垮了,就别想着登台表演了。”
也许,这也正是戏曲人才培养与一般课堂教学的不同,一种世代传承的师徒关系,延续着几千年中国戏曲文化不断发展的传统,深深植根于每一位戏曲人的血脉之中,维系着这一古老艺术的精神和灵魂。
“老师对你严不严?”当我们问到戏曲专业的孩子们时,得到的回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但当我们问孩子们爱不爱自己的老师时,得到的回答同样出奇的相同。用一种严格到几乎苛刻的态度对待教学,用一颗慈爱到如同父母的心关怀孩子们的成长,一种如师亦如父的关系维持着戏曲人才培养不变的历史传统,一种植根于高等学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为这一传统艺术的复兴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创新。
谈到在2016年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的获奖经历时,张老师坦言,当初向学校申请参赛时,考虑到已经10多年没有参加过小梅花奖评选,自己并没有把握拿下金奖。张添茗入校不到两年,由于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相对较短,相对于其他的院校在综合表演能力方面也不占优势。“当时的初衷只是想带着学生们去外面实践,多了解一些全国戏曲教育的情况,为今后学校戏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能够获奖,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正确的,有效果的,只要敢于付出,就一定能收获成功。”
戏曲专业的学生在舞台后台利用闲暇时间拍照
在采访的最后,当我们问及张老师此刻最想说的话,张老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武功、身段、把子、唱腔等缺一不可,能够取得这样的荣誉,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努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艺术中专部戏曲专业是一支团队,正是源于团队中每一个人的默默付出,才能成就今天的成绩,而这一成绩的取得,还远远不是戏曲专业教学团队的最终目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张东升老师对于戏曲专业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国家有好政策,学校有好措施,我们这支队伍为了培养甘肃戏曲人才的历史使命凝聚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会坚守自己的誓言和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值得骄傲的是,在2017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中又有3名学生获得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几年后,这些孩子有的将走向剧团,在一线舞台的表演中不断磨练和提升,为甘肃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人也会像自己的老师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一生心血,为甘肃地方戏曲的传承播撒希望的火种。
从1976年,13岁的张东升考入定西地区秦剧团,他与戏剧这一次看似不经意的牵手,却进入了更好的时光,一牵已40多年。40载改革开放,40载时代巨变,40年人生起伏,无论人生的境遇如何,他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甘肃的戏曲事业。
“今天取得的一切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长,我们会继续走下去”。这是张东升老师对于戏曲人才培养的承诺,也是他对于这份一生钟爱的艺术事业做出的承诺,更是太多像他一样甘于坚守,默默为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奉献毕生精力的老师们永远不变的誓言。
相关新闻
- 2018-03-19兰州文理学院“两代会”今日召开 重点部署2018转型提升创新工作
- 2018-01-19聚焦“九任务”见效“三共识” 兰州文理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图)
- 2017-12-22明年兰州将新建4座人行过街天桥 城关区3座分别建在一只船小学、文理学院、辰北小学附近
- 2017-12-03多部文艺优秀作品在兰州文理学院“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