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兰州两会】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全面建设美丽新兰州
原标题: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全面建设美丽新兰州
雁滩公园□资料照片
中国甘肃网1月9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吕晟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兰州市成功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塑造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兰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兰州市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怀着对“美丽兰州”的希冀和憧憬,纷纷为兰州市生态建设建言献策。
绿色生态系统基本形成
市政协委员张守琪说,去年兰州市积极推进全民绿化工程、城市园林绿化改造提升等生态建设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一是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营造林工程完成12.55万亩,义务植树844万株。二是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的层次和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年内新增、改造绿地201公顷,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西固金城公园二期、马滩湿地公园等主题公园加快建设,雁滩中心公园启动建设。三是按“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积极拓建小游园,年内新建小游园43处,新增游园绿地15.86公顷。探索推进了以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为主的立体绿化10.8万平方米。四是资源保护不断加强,加大连城、兴隆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治力度,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全市的150多万亩的天然林资源和150多万亩的公益林资源加大了保护。此外,还对白塔山、五泉山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去年10月底,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包括我市在内的35个城市为“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
采访中,一些人大代表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兰州市在“两山夹一川”自然生态主体的基础上,以南北两山绿化为重点,以三大绿色通廊为依托,以四十公里黄河风情线为纽带,以城市主次干道绿化为骨架,以组团绿色隔离带和排洪沟防护绿化带为网络,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山、水、绿化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系统。
新起点遇到的新挑战
“取得的成绩,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肯定,但与其它兄弟城市相比,在生态建设上还有差距。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采访时,市创园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新说。
那么,差距在哪里呢?政协委员康逢恺说,兰州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山水特色是得天独厚的自然形胜。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北两山绿化成果不断呈现,以黄河风情线绿化美化为代表的城区生态绿化彰显了城市的风貌。整体而言,我市受制于自然环境差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强度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生态赤字”难以很快消除。
政协委员张守琪说,具体看来,兰州市现在还存在着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开发和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仍然满足不了市民对美丽生活的需要。“抬头见天,低头见绿”,城区高大乔木依然偏少。限于城区发展的空间,城市建设、交通疏导与绿地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
另外,兰州市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也给治理大气污染带来挑战。近年来,兰州市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兰州蓝”成为兰州的新标签。“污染指数一克一微克地降、优良天数一天一天地抠。”但是,由于目前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瓶颈期,在强有力的措施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没有出现大幅增加的状况。在代表和委员的眼中,如何突破瓶颈,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新突破,也成为他们思考的问题。
给绿化腾地向空中要绿
张守琪说,眼下兰州市最重要的是解决城区绿化总量不足的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按照第四版城市规划,对现有的有条件的公园进行扩建,如植物园、五泉公园等,以满足市民的需要。结合现在的城中村改造,把腾出的土地做为公益设施和公用绿地。新建小区在规划上首先要满足绿化的要求,确保绿化面积。同时加大对城区几个通道的绿化,摸索城市的立体绿化。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全市12万亩营造林任务。
从质量上讲,城区以后的绿化方面首先要提高设计的要求,加大对高大乔木的培育,对现有的绿地进行改造,对过密的树木进行移植,确保每株树都能健康成长。从国土绿化上,重点选用本地适宜的树种,提高成活率。继续加大对绿色资源的保护,统筹解决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采访时,许多政协委员建议,城区绿化应向高处要空间,发展立体绿化空间,这在土地紧张、人口密集的市区中心显得尤为重要。
政协委员康逢恺说,充分利用兰州第二水源项目的水资源,借城市西高东低地势实现引水自流,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通过修复和治理工程,扩大南北两山荒山绿化,增加城市湿地面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因水活”的目标,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进而促进生态修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南北两山绿化是保护兰州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政协委员成林说,成绩只是起点,不是终点。两山绿化作为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脆弱性。在现在的新形势下,对两山绿化必须有新的认识。他认为,适时召开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参加的专题研讨会,为投入机制、退出机制、补偿机制的建立探索寻求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学习外地特别是环境相似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正确做法,为我所用。
超前规划力克治污瓶颈
采访中,一些政协委员建议:制定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一是超前规划,如:城市立体绿化,改变因为土地资源短缺、绿地建设困难的情况。二是产业布局规划。在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减少废气的排放加强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开展新能源、新业态的产业规划。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推广,如在高层楼宇顶层安装新型环保设备;出台政策,鼓励环保技术创新。如:城市抑尘技术、农村秸秆处理利用技术等的开发。要采取有效手段,营造大气污染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宣传全覆盖,使广大民众充分了解开展大气环境治理的目标和意义。三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责任明确、措施严格。一旦发生违法行为即刻依法处置,责令采取强制治理措施,使生产者或使用者在获利享用的同时,切实承担起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的“排放代价”,维护社会公平。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们守护“兰州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兰州市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散煤清零步伐,对居民小火炉实施治理改造,加快二热电厂搬迁和供热管网建设,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开展尾气综合治理,按期实施国六油品准入;规范扬尘污染防治,进一步提升科技监控能力。
“绿水青山”、“兰州蓝”。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美丽兰州”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相关新闻
- 2018-01-08【聚焦兰州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加大老旧城区停车位建设
- 2018-01-08【聚焦兰州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全面推进兰州市中小学国学教育
- 2018-01-08【聚焦兰州两会】政协委员建议:兰州市区公交换乘一小时内免费
- 2018-01-08【聚焦兰州两会】兰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开辟“绿色通道”扶持牛肉面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