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发展思路 促进改革创新——嘉峪关市致力“三个提升”开启富民强市新征程
原标题:优化发展思路促进改革创新
——嘉峪关市致力“三个提升”开启富民强市新征程
酒钢不锈钢冷轧一厂不锈钢生产线。
戈壁新城嘉峪关。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由本报记者 曹义成 通讯员 毛富 肖世强 摄
记者 曹义成
日前,嘉峪关市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会暨市管领导干部专题轮训班,谋划抓实转型项目、文旅融合、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城市文明、社会治理、小康短板、民生保障、生态和谐等9个方面重点工作,按照“提升发展质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要求,全面开启发展新征程。
提升发展质量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嘉峪关去年以来坚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不动摇,通过项目建设,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2017年1月至11月,嘉峪关市列重点项目开工81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80%,谋划确定2018年总投资822亿元的218个重点项目,制定总投资110亿元的50个市级领导包抓项目清单。实行并联审批、联审联批,推进项目全程代办制度,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0项,落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全力支持酒钢公司转型发展。加快实施延链补链项目,天成彩铝40万吨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已全面建成投产。推动榆钢新系统恢复产能,支持牙买加阿尔帕特氧化铝厂项目和中牙经贸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任务,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配合争取国家建设基金3.17亿元,落实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中央奖补资金2.26亿元。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嘉峪关市制定《深入推进“六大一新”重点工作加快补齐小康短板的实施意见》,安排部署大文化、大旅游、大交通、大市政、大生态和新业态“六大一新”141项重点任务,并以总投资789亿元的131个项目作为支撑。出台《支持企业改革创新加快率先转型步伐实施意见》,由29名市级领导联系包括80户民企在内的114家企业,发挥企业在转型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实体经济奖励办法》,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留存税收贡献,对各类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围绕“冶金—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和“光伏发电—电解铝—铝制品加工”两条千亿级产业链,建设多功能汽车产业、高新技术、军民融合、生态环保、新能源、电商物流等“六个园中园”,加快中核龙瑞核技术产业园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一特多功能专用汽车一期项目自2017年10月16日首车下线以来,目前销售600余辆、产值达4000余万元;同时,加快年产10万辆、用工3000人、利税7亿—8亿元的二期项目建设。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冶赛迪和德国博比巴茨公司,拟投资50亿元建设20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项目。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嘉峪关市制定《大力扶持文旅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奖励办法》,落实《大力扶持和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办法》,兑现2017年度80家非公企业奖励扶持资金647.4万元。实施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累计完成投资20.82亿元,计划2018年开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园(花博园)完成投资9.9亿元,长城博物馆、遗产监测中心、景观湖等建设顺利推进;峪泉古街古镇项目入选国家特色小镇,白鹿仓峪泉古街进行主体施工;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已开展社会合作资本方遴选;投资1.29亿元的景区旅游连接公路全部完工。特别是近期集中力量依法推进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区内土地征迁,93户居民通过货币安置、购买存量商品房、廉租房过渡等方式得到妥善安置并享受政府奖励。大力发展节会经济,筹办2018年度10项品牌节会赛事,推动文旅、文创、文博、文育、文娱、文体多元深度融合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85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1亿元,分别增长22%、26%。
加快发展物流经济。嘉峪关市编制枢纽经济、空港、港务区规划,嘉峪关机场航空口岸开放项目正式列入国家“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推进国际空港、机场改扩建、国际港务区、铁路物流园区、综合客运枢纽五大项目,组建甘肃·嘉峪关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完成可研和规划编制。实施临空经济区空港新城、高铁新城和现代智慧空港、陆港、信息港“两城三港”项目,投资51.46亿元建设铁路综合货运场、多式联运物流园、金翼快递物流园和北绕城高速、312国道嘉清段等配套项目。“嘉峪关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开通连接12个城市的16条航线,嘉峪关机场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
提升文明程度巩固创建成果
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嘉峪关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奖牌。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获得,源于嘉峪关全市上下22年的不懈奋斗。为此,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发出嘉奖通报,嘉峪关市也召开创城总结表彰大会,回顾历程、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面对新时代,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着力打造城市文明的升级版拓展版。
以长效机制巩固文明成果。嘉峪关市制定出台《全域全程无垃圾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拓展“六整治一行动”。深化“四项宣传”(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文明建设、文明雄关)、“五项行动”(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礼仪、文明素质提升)、“六项活动”(人信人守、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德润雄关、移风易俗、诚信建设)、“七大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网站、文明家庭);安排部署巩固拓展文明城市建设新三年“八大行动”(理想信念铸魂、核心价值观践行、文明城市提质、文明素质提升、文明风尚引领、深化分类创建、深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深化文明创建常态化)。安排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管护、治理等重点改革任务199项。召开述责述廉和警示教育大会,全面优化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社会、生态、社会文化“八大环境”。
以文化塑造彰显文明形象。全市持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提炼创城精神。《丝绸之路彩绘艺术大观》完成投资675万元,已编制的《历史人物故事荟萃》,进入图案文本设计阶段;纪录片《河西走廊·嘉峪关》完成投资388万元,已进入拍摄阶段;《嘉峪关文化丛书》完成投资391万元,已开始分步实施。开通英文外宣网站,面向海外刊发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嘉峪关专辑,积极宣传推介城市文明形象。
以精细管理夯实文明基础。嘉峪关市出台《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制定《加强社区工作意见》,划定城乡457个网格,突出生态保护、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职能。加快建设10个农村标准化社区,计划2年内完成城区老旧主干道路改造,3年内完成重点市场和车站、广场等公共设施改造提升。
实施惠民项目着力改善民生
民生支出连续多年已占到嘉峪关市级财政支出的70%以上,近年全市累计实施惠民项目170多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加。
过去一年,嘉峪关市认真办理惠民实事。投资1.24亿元新建改造排水、供热、燃气管线84公里,投资5.2亿元完成11条老旧道路改造。棚户区改造“旧三年”投资51亿元改造10171套,“新三年”31014套改造全面启动。投资6.3亿元、全省医疗卫生领域第一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完成主体及安装工程,投资2.88亿元的市中医院项目完成一期工程量80%。
着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修订《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实施细则》,召开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制定《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意见》和《“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执行标准升级、产业规模升级、品牌营销升级,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城市。
提升生态福利供给水平。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被《中国改革网》刊载推介,投资3.78亿元治理工业废气污染,实现燃煤小锅炉“清零”,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4天,优良率85%。实施草湖湿地生态修复、讨赖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五大生态项目,谋划建设环城绿化水系,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雄关。
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施意见》,确定总投资111.5亿元的39个项目,围绕农村住宅宜居特色化、设施配套完善化、村庄绿色生态化、城乡服务一体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富民产业多元化、村容村貌整洁化、环境整治长效化、村级机构健全化、乡风文明和谐化,建立领导包抓村组、项目责任制,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制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富民多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平台,投资9.9亿元建设戈壁农业发展示范园。出台《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深化“三权”改革,完成农户土地承包确权面积6.53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99.2%。编制《全域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规划,及早对决胜全面小康和推进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布局;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方案》,以交通路网建设为基础,促进给排水、供暖、燃气城乡联通,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相关新闻
- 2017-12-28嘉峪关:严禁违规举办各类年会节会庆典等活动
- 2017-12-26甘肃嘉峪关关城大修基本完成
- 2017-12-26甘肃基本完成嘉峪关关城大修
- 2017-12-25【航拍视频】嘉峪关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