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剥茧抽丝”揭开非法集资的“面纱”
原标题:得了小利亏了老本
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剥茧抽丝”揭开非法集资的“面纱”
近年来,形式、花样不断翻新的非法集资案件时有发生,众多群众上当受骗,最终导致血本无归,社会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那么,群众应该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避免损失?为此记者采访了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赵金荣。
案例: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高某和金某分别担任西安远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负责人、副经理时,在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资质的情况下,以向社会公众宣传投资获得高额利息为由,先后与24名投资群众以签订《委托协议》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9940000元,返还投资利息3647000元。2017年12月6日,兰州市城关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截至目前,尚有24名受害人共计5418000元的巨款仍未归还。
记者:手上有了点闲钱,想做点投资,该如何判断是合法的投资理财,还是非法的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赵庭长:识别是合法投资还是非法集资要做到“望”、“闻”、“问”“切”,具体表现为:
“望”就是要细心观察与核实各种社会集资形式是否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具体来说,比如像股权内的融资行为,由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证券管理部门分别批准,吸收公众存款的融资行为,应该由银行监督部门批准;企业在证券内的融资行为,由企业债券管理部门批准。社会公众在接触到这样一些融资活动的时候,首先从这些方面进行一些判断,对集资企业的法律文件进行一些审查,并尽可能到相关部门核实。
“闻”就是耳听八方,多方面的收集信息,了解国家关于社会集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尤其是当前非法集资的主要形式和特点。随着国家对社会集资监管的加强,对非法集资打击力度的加大,目前有关的行业主管监督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同时,又加大了对社会公众的风险提示,投资者可以通过媒体关注有关部门的风险提示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关注当前对非法集资形式的一些公告和特点的判断。
“问”就是要对各种集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询问和咨询。目前参与非法集资人数之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非法集资者夸大其词的宣传广告所诱惑,加上缺乏一定的金融知识,求富心切,一些极为低级和虚拟的手段就可以使大量的投资者主动陷入投资陷阱。
“切”就是根据“望”、“闻”、“问”所了解的情况和信息,对某种集资行为进行辨别和甄别,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投资选择,通过对目前涉案人员的情况分析来看,一些参与者对非法集资的广告宣传也是持有怀疑态度,有的甚至也明知是其违法,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或者得到好处后就收,或者东窗事发前就撤的想法,在高额回报的诱惑面前,没有能够理智的选择自己的行为,结果未能逃脱非法集资所带来的灾难。
记者:参与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的钱就无法起诉了吗?
赵庭长:(一)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凡涉嫌非法集资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参与非法集资损失自行承担。
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非法集资案件追赃非常困难,大部分集资案件的爆发,均是资金链已经断裂,募集来的资金已被犯罪分子消耗殆尽,追赃远低于实际损失数额,仅追回少量财物,平均达不到10%。在处理非法集资的债权债务时,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财产后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
记者:集资诈骗手段花样不断翻新,如何防范您有什么建议?
赵庭长:一是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参考。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超高利投资回报,其中必有非法诈骗行为。“快速致富”、“高回报、零风险”极有可能是“请君入瓮”的投资陷阱,不要相信“免费的午餐”。
二是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股票、债券、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
三是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有欺诈嫌疑。
四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查询资源,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相关媒体多会进行报道,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防止不法分子异地重犯。
五是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自行商量、审慎决策,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所谓投资项目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拒绝高利诱惑,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
最后不贪小便宜。在实施升学、就业、购房等涉重大利益的事项时,要有起码的常识判断,国家绝不允许违法交易的存在,切忌一些所谓有“特殊关系、能办事”的虚假宣传,切不可为省些小钱而花冤枉钱,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
记者:法院审理集资诈骗犯罪案件的主要措施
赵庭长:(一)人民法院对集资诈骗犯罪活动,贯彻依法严惩的方针,保持对该类犯罪的高压态势,以有效震慑不法分子,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对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对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的主犯,依法从严惩处。近年来,我院对以销售公司股权、期房等为名诈骗近亿万的大圣公司主犯于敦起、以虚假手机生意诈骗七千余万元的吕钊、以英语学习为名诈骗六千余万元的古一徵集团郭勇、以高科技农业项目为名诈骗三千余万元的甘肃昱洁农业科技公司武建伟、集资诈骗三千余万元的白银广鑫元通公司李玉刚等一大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对以上主犯均判处无期徒刑,其余犯罪人员均依法严厉打击。在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的同时,依法适用财产刑,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获取非法利益。
(二)穷尽追赃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受害人经济损失。由于该类案件涉案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往往特别巨大,追赃困难,对于造成的损失仅追回少量财物,更有甚者几乎血本无归,受害人的财产被犯罪分子挥霍殆尽。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不满足于单纯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而是尽量协调公安检察机关继续追赃,尽最大限度的挽回受害人损失。记者 张烁
相关新闻
- 2017-09-13甘肃省启动打击传销和非法集资“五进”宣教活动
- 2017-08-04临夏州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试行)
- 2017-07-25庆阳正宁县13个单位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图)
- 2017-06-19非法集资改头换面,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