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兰州城关区不间断升级社区建设推进服务转型 让百姓在新时代更有幸福感

17-12-08 08:5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张文良

  原标题:城关区不间断升级社区建设推进服务转型 让百姓在新时代更有幸福感

  今年已80岁高龄的裴淑荣,由于寡居多年且患有疾病,身体和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儿子先于我离开了,身边再没有人陪了,腿脚越来越不争气,家里一旦停电、缺米少油断菜、下水不通等,难心得很呐。多亏有社区帮忙,并对我进行照顾,不管事大事小,都是随叫随到,还联系志愿者,帮我打扫卫生、拉家常解闷儿。说句心里话,这么多年来,我早已把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当做自己儿女了。”裴淑荣欣慰地说。

  裴淑荣老人享受到的服务,就是和政东街社区针对孤寡、病残等人群提供的上门服务,这也是城关区在社区建设中,通过改革让更多人下沉网格,进楼院开展的帮办陪护服务。除了创新服务,该区全面强化社区阵地、职能建设和网格管理等,从不起眼的小空间到多功能的社区用房,从以“老阿姨”为主到年轻干部挑重担,从“传声筒”到多方面为群众提供便利……短短几年,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服务不断转型升级。

  建设升级,筑牢服务阵地

  “我们社区办公用房原来非常紧张,别说为居民群众提供活动场所了,工作人员能够挤下就已经不错了。好在最近几年区上加大投入,强有力地推进社区阵地建设,改善了大多数社区办公用房,我们社区用房面积大了四倍,从3年前的不足8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330平方米。”和政东街社区书记张鑫说。

  其实在前些年,城关区不少社区用房很小,甚至有的都没有办公场所,只能租房或借房,很多事儿做不了。“没有办公阵地,怎么开展服务?”近几年来,城关区委、区政府提出“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社区阵地建设思路,先后投入资金2.3亿元,解决了全区24个街道、129个城市社区中1/3街道无办公用房、1/2社区无办公用房或用房不达标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在中也发现,该区大部分社区办公、活动功能区宽敞明亮,各类设施都配置齐全。

  “全区在改善社区用房的基础上,同步对社区阵地进行改造升级,方便居民办事和社区开展服务。”城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汪静介绍,各社区在把行政办理事项移交街道后,将原政务大厅和办公场所进行重新布局,坚持以家庭式风格为主,着力打造社区党务服务、文化服务、特殊人群服务、为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公益服务等服务阵地,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着力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消除社区与群众间的隔阂,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每个社区坚持一室多用,将政务大厅改造成为百姓舞台、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居民活动阵地,共改出2万多平方米活动场所。”汪静说,城关区还将从今年起,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盘规划、分层解决”原则,对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再进行整体规划,利用三年时间分批提升社区办公活动场所,重点解决用房面积小或租借的社区,通过采取整体购置、合并共用、卖旧买新多种方式,力争一次性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示范社区标准。

  实施改革,促进社区转型

  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因承担行政事务太多,削弱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而且社区所承办的行政事项,日均办件不过是四五件而已,造成政务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少市民因此而感觉到,社区离居民越来越远,改革已成必然。

  “加快社区建设,核心在于创新服务,让更多人参与服务。”2014年7月,城关区委提出,以铁东街道为试点,率先改革服务流程,整合基层社会事务管理和民生服务资源,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让百姓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同时聚焦服务重点,从老百姓最迫切办、眼下能办好的事做起,解决百姓燃眉之急。经过三年改革,目前已见成效。

  “以前到社区来办事,多个窗口同时办理业务,但每个窗口办业务不同。我们又不知道该去哪个窗口,有时人多的时候排了半天队,才知道不受理自己所办事项。现在好了,不管办什么事,任何一个前台窗口都能受理,并告知此业务能否现场办理,若不能办则会告知办结时限,并转交至其他人员限时办理。这种新的工作模式,让我们居民少走了不少冤枉路。”社区居民王云说。

  这个就是“一口式接件”和“归口式办理”服务模式。张鑫介绍,通过将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移交街道,在街道设立受理大厅,撤销社区的政务大厅,将各专业窗口整合为两个综合窗口,并对窗口服务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使每个人都成为全能型的服务人员,熟知各类事务办理流程,做到群众有问必答、业务受理清楚、归口分类清晰。

  通过改革,社区解除行政事务束缚,使更多人员走出办公室,实现服务群众最大化。特别是撤销各社区居务大厅,建立街道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群众办事从“多门”走向“一门”,极大方便了群众。据悉,经过改革实践,社区所承担的18类195项中的103项行政事务,全部收归街道,从社区释放出逾2000人,为百姓增加更多服务员。

  创新服务,换来百姓笑脸社区行政职能移交街道后,并不意味着社区工作任务有所减轻,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服务群众上面。城关区通过完善社区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方法和载体,最大限度激发社区工作活力,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为更好的服务群众,社区除了保留日常工作人员以外,其他所有工作力量全部下沉网格,发挥网格员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对此,街道制定‘三访五定一对接’工作方法。”张鑫介绍,三访即服务对象随时访、网格居民定期访、特殊家庭对口访,形成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确保走访全覆盖;五定即定量走访、定期汇报、定期点评、定期检查、定期考核,构建起了完善的网格运行机制,保证工作落到实处;一对接即网格员将走访了解到的社情民意,及时与社区相应专干或责任领导对接反馈,及时予以处理,做到服务无死角。

  同时强化服务载体,变单一化为多样化。汪静告诉记者,在推进社区建设和服务中,该区全面丰富社区居民服务载体,设立社区阅览室、手工艺室、社区琴房、妇女儿童维权室等开放式、亲和式、家庭式的多功能活动场所,打造了辖区居民活动的聚集地。尤其是社区政务大厅取消后,社区网格员针对辖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群体,主动上门帮助办理事务、缴费买菜和打扫卫生等,更具人性化。这种变“坐等式”为“上门式”的服务,换来了居民群众笑脸。

  为贯彻和落实好十九大精神,确保各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让居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城关区不少社区拓展服务载体,如和政东街和何家庄、铁路东村等多个社区,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就具有代表性。

  “线上”依托微信平台,及时上传市区政府和街道社区惠民政策,让居民在家就能了解街道社区提供的服务,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延伸代办服务,让居民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事项。“线下”推出“个十百”工作法,即每名党员干部联系一个单位,每年至少帮助或参与解决一个困难;每名党员干部包抓十个沿街门店,督促业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等;每名党员干部联系一百户居民,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入户,倾听群众心声,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帮扶,心贴心服务。记者 安希荣 柴希中 杨晟途

精彩推荐

  • 图解:奔跑吧!兰州交通… 图解:奔跑吧!兰州交通…
  • ATM机莫名吐钱4100元 天水五学生拾金不昧受表彰 ATM机莫名吐钱4100元 天水五学生拾金不昧受表彰
  • 酒泉瓜州县南岔镇村民:养出来的致富路 酒泉瓜州县南岔镇村民:养出来的致富路
  • 甘肃省政府任免一批工作人员 甘肃省政府任免一批工作人员
  • 扶贫攻坚的绿色引擎——引洮供水工程为甘肃中部带来全新变化 扶贫攻坚的绿色引擎——引洮供水工程为甘肃中部带来全新变化
  • 兰州市皋兰开展燃放烟花爆竹整治宣传行动 兰州市皋兰开展燃放烟花爆竹整治宣传行动
  • 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成功发行甘肃省首笔境外欧元债券 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成功发行甘肃省首笔境外欧元债券
  • 甘肃省肿瘤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瞿平元:尽心尽力实现“零休假” 甘肃省肿瘤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瞿平元:尽心尽力实现“零休假”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北京·庆阳远程医疗协作体建立
2   黄土塬上的多彩魅力——庆阳市庆城县推
3   庆阳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实效
4   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接受组织审
5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肃清王三运流毒和影
6   前10月 兰州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9.71%
7   甘肃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
8   【新时代 新甘肃】 临夏州广河县:“粮
9   快来看 兰大学霸们的笔记什么样
10   【新时代 新甘肃】“千年药乡”陇西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