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技转化为驱动企业稳健发展的强大动力 兰州石化加快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原标题:将科技转化为驱动企业稳健发展的强大动力 兰州石化加快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记者 刘超 特约记者 冯作文
面对炼化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供给侧改革的新常态,兰州石化加大自主创新步伐,大力开发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和高端新产品,依靠科技驱动推进稳健发展。“十二五”以来,兰州石化累计实施科技项目290余项,科技投入近5亿元,创效超过16亿元。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一项,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炼化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基地,面对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我们把技术进步作为重要的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创新能力,破解生产经营发展难题,努力建设一流的综合性炼化生产企业。”兰州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家民说。
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遍地开花
兰州石化着眼于油品质量升级、炼油催化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狠抓自主创新,开发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成套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油品质量升级清洁化生产过程中,兰州石化首次应用催化裂化、烷基化、醚化系统集成优化技术,使公司汽油产量稳步增加、高标号汽油比例显著提升,累计新增效益超过3亿元。
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开发攻关中,兰州石化应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Y型分子筛结构二次修饰技术、ZSM-5活性恢复、重金属涂层捕集等关键技术后,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抗金属能力。同时,兰州石化还开发生产出了重油高效转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多产丙烯等系列催化剂,在国内外50余套装置得到应用,并成功进入北美高端市场,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以上。
兰州石化应用石化研究院、寰球工程公司等单位自主开发的乳聚丁苯、丁腈技术实现了合成橡胶生产技术突破。该技术被列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十二五”35项核心成套技术之一。
兰州石化依托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重大专项,与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寰球工程公司及中国石油西南化工销售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了医用聚烯烃树脂产业化技术开发,生产出医用级聚丙烯和聚乙烯系列产品,在国内知名药包材生产企业使用后,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认证,产品进入医药包材领域,打破了国内市场进口料垄断的局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医用聚烯烃树脂产业化技术开发及安全性评价获得成功”被中国石油列为2016年“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此外,兰州石化自主研发的《一种碳五加氢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参与研发的《炼化能量系统优化技术》被列为中国石油“十二五”35项核心成套技术之一。
“在当前公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自主研发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兰州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宋健强说。
开发高端产品创效能力显著提升
开发适销对路、用户急需的高端产品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的有效策略。兰州石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科研单位深度合作,搭建“产销研管用”五位一体工作平台,注重高端化、环保化产品开发,全力抓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催化裂化催化剂三个系列新产品开发,推动炼化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十二五”以来,累计开发新产品200多个。其中,9项产品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认定为自主创新重要产品。
兰州石化聚烯烃产品实现了由农用、日用、工业用向医药用、食品用、车用、特殊工业用转变。医用料、电缆料、车用料、管材料、耐热家电料、薄膜料、透明料、中空料等系列产品实现首次试产或提质扩量。在技术专利商的大力支持下,兰州石化首次实现了铬系催化剂产品的生产,产品溶体强度高,力学性能、长期使用性能得到提升,高强膜料、中空料应用受到用户好评,首批试产产品由西北化工销售投放市场后,短时间内全部售完。
兰州石化合成橡胶产品实现了由非环保、通用型向环保化、定制化转变。环保橡胶全面达到欧盟REACH法案规定要求,突破了REACH法案形成的合成橡胶及其制品的技术和贸易壁垒,产品已进入高端领域,实现为普利司通、固特异等高端用户进行定制化开发,并且凭借其稳定的性能和质量,逐步扩大高性能产品SBR1778E、SBR1723的生产比例,提高了合成橡胶产品的创效能力和市场知名度。
催化裂化催化剂产品开发向原料工艺提升、一装置一剂转变。与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应用新型分子筛材料,开发了4个系列催化剂新产品,在降低汽油烯烃、硫含量,重油高效转化和抗重金属污染等催化剂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公司累计生产和销售40余种催化裂化催化剂。兰州石化的催化剂产品通过了雪佛龙、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大公司供应商资格审查和欧盟REACH法案注册,获得新加坡SRC炼厂最佳“客户导向”供应商评价,海外用户从原来仅有的非洲市场拓展到欧美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石化的液体橡胶产品开发继续保持技术领先,国家级项目按期完成,新产品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神舟九号”、“长征二号”项目,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军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生产可行、市场可销、效益可观、质量可靠、环保可控’的思路,我们把新产品开发作为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适应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兰州石化公司生产技术处处长谢恒说。
强化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成效凸显
兰州石化依靠科技创新优化装置运行,围绕长周期运行、安全管理、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实施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装置的运行水平。
公司围绕装置长周期运行工作,深度应用炼化腐蚀在线监控、腐蚀检查等新技术,投用光纤差动保护、快切装置和在线状态监测系统,在装置检修上应用了一批先进技术和工法,设备的运行可靠度大幅提高,装置平稳率连续3年名列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前3名。兰州石化积极运用自动控制装车、外贴式液位检测、光栅光纤感温感烟检测等新技术,解决了装车栈桥、罐区等隐患和安全问题,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兰州石化百万工时伤害率低于0.16,为历史最好水平。
公司以乙烯和炼油主要装置及公用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炼化能量优化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建立市场化节能机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炼油单因耗能达到8.9千克标油/吨·因数,与去年相比下降12%;大、小乙烯综合能耗保持在599千克标油/吨、693千克标油/吨,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47和135千克标油/吨。2016年累计节能12万吨标煤,节水279万吨。公司连续9年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评为节能节水先进单位,46万吨/年乙烯装置被国资委授予能效对标最佳装置。
兰州石化积极投入到地方政府重建“兰州蓝”的重点工作中,严格执行环保新标准,先后建成重催再生烟气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废气净化、催化剂尾气治理、油品栈桥油气回收等重点废气治理工程,完成了炼油、化工、催化剂污水和化工及炼油雨排废水等四大废水系统提标改造,在国内首次使用生物技术综合治理乙烯废碱。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固废产生量显著下降,公司连续三年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授予“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
相关新闻
- 2017-12-012017年甘肃省成人高考分数线划定
- 2017-12-01兰州新区召开党工委会议 传达省委有关决定精神和市委常委会议精神
- 2017-12-01天气晴好气温低 兰州市冻感十足
- 2017-12-01兰州七里河区召开动员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