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通渭:发展旱作循环生态农业助农增收
原标题:通渭:发展旱作循环生态农业助农增收
中国甘肃网11月20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 (通讯员 赵世军) 通渭县紧盯创建全国现代旱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把旱作循环农业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成功推广小麦、马铃薯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支撑发展旱作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加强校地合作,创新循环模式。通渭县和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在吴家川建成200余亩旱作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开展小麦、马铃薯、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栽培和旱作农业新材料降解膜技术试验示范,成功探索出了“降解膜种植玉米——玉米秸秆覆盖种植小麦或马铃薯2至3茬——秸秆还田”的旱作循环农业新模式,为全县打造“绿色、环保、健康”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农业持续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宣传培训,发挥带动效应。把吴家川旱作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作为农技培训重要基地,组织县乡技术人员和农民现场参观培训,累计开展各项试验80多项次,举办培训班5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4000余人次。在平襄、马营、襄南、李店等乡镇建立示范点,示范推广降解膜面积和秸秆带状覆盖面积各1000余亩,带动全县落实秸秆带状覆盖栽培面积3000余亩。
立足节本增效,助推精准扶贫。旱作循环农业新模式以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技术为核心,利用该技术种植小麦和马铃薯,较地膜覆盖种植每亩可减少地膜投入80元,可减少废旧地膜和秸秆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较露地种植每亩小麦可增收120元、每亩马铃薯可增收240元。贫困户按户均种植小麦5亩、马铃薯5亩计算,采用该项技术,贫困户当年可节本增效1450元至1800元,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新闻
- 2017-11-20【领航新征程】景电工程 打造多重效益的生态屏障
- 2017-11-17发展立体绿化助力兰州生态建设
- 2017-11-17【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切实肩负起生态保护的责任
- 2017-11-17【领航新征程·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切实肩负起生态保护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