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瓜州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落地生根 “领头雁”干劲足有奔头
原标题:【抓落实促发展】瓜州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落地生根“领头雁”干劲足有奔头
“我每年工资近3万元。年轻村干部还可以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考试,现在的基层干部有奔头。”57岁的瓜州县南岔镇开工村党总支书记马付忠,是南岔镇任职时间最长的村干部,谈到现在的政策,他感慨良多。近年来,瓜州县不断加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中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力度,引农村生产一线干部的“活水”注入乡镇机关,进一步激发农村一线干部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支撑。
瓜州县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等方面的限制,不断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将优秀的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和大学生村干部等纳入后备人才库。2016年村级组织换届中,就有200多名优秀后备干部经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该县还通过加强村干部培养力度,实施“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工程,先后有98名村干部获得甘肃省农业大学函授大专学历。
1999年,吴玉兵从部队复员回到南岔镇九北村三组当了村民小组长,后来又先后任九北村委会副主任、主任。2010年,瓜州县首次在村干部中招考公务员,吴玉兵参加考试并被录取,现任南岔镇党委副书记。“如今政策就是好,村组干部待遇逐年提高,从年轻村干部中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的机会也很多。县上通过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建立激励政策,激发村组干部积极性,稳定村组干部队伍,这对加强村级后备干部起到了积极作用。”吴玉兵说。
瓜州县从2010年开始,专门拿出职位,从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至目前,瓜州县已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17名,招录乡镇事业单位干部15名,先后有21名大学生村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
“瓜州是全市精准脱贫的主战场,村干部则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主心骨’,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路人’。近年来,瓜州县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幸福新瓜州提供了人才支撑。”瓜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贾志勇说。(通讯员 魏金龙)
相关新闻
- 2017-02-21金昌金川区建立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 2007-09-11环县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