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景中 人在画中——嘉峪关市推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侧记
原标题:城在景中 人在画中
——嘉峪关市推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侧记
记者 曹义成 嘉峪关日报记者 赵明霞
黑山夜跑、首届热气球嘉年华、国际铁人三项联赛、丝绸之路(国际)旅游音乐节……8月的雄关“好戏连台”。
“处处有风景。”暑期带孩子来嘉峪关探亲的赵女士在游历了嘉峪关后感慨地说。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嘉峪关市文旅商体共同发力,转产业、造产品、调结构、配功能、兴民生,全市全域旅游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过去发展旅游是“景在城中”模式,全域旅游则是“城在景中”的新模式,把整个城市当作大景区来规划,在整个城市范围内移步换景,让每一幢建筑、每一处街景都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这是嘉峪关市“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城市建设规划愿景。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嘉峪关市实施规划引领,坚持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按照地域相近、文脉相承、内涵相关、业态互补原则和“旅游+”模式以及“景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科学编制了以草湖湿地公园、魏晋墓群为代表的东北片区,以方特欢乐世界、南湖生态公园为代表的东南片区,以石关峡、黑山岩画为代表的西北片区3大景区专项规划,完善向“东南西北”延伸拓展的联动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景城一体化”的品质品位。嘉峪关市编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推动文明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级体系”协调发展,谋划实施了关城文旅、文殊航空、草湖生态、大漠温泉、观礼文化等五个特色小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嘉峪关市坚持保护传承地方文化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按照“丝路长城、戈壁新城、工业强城、旅游名城、生态丽城、交通大城”的城市定位,从生态复合典型区、文明多样交汇区、文化多彩展示区、城乡融合示范区角度,整合、挖掘、塑造旅游资源。根据观光游、度假游、文化游等推出特色产品,通过内部联通、外部联网,积极培育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以关城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历史文化旅游线、丝绸之路民族文化旅游线、祁连山生态文化旅游线、航天科技自然风光旅游线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留住过夜游客,促进二次消费。实施文化挖潜攻坚行动,创新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成立嘉峪关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组建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实现了行政管理、行业监管与实体经营、保护研究等职能的分离,进一步激发了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活力。加强地域文化研究,从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交汇点、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碰撞点、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汇区、华夏文明和世界其他三大文明交往交流通道的底蕴中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启动了《丝绸之路彩绘艺术大观》和《嘉峪关文化丛书》两大项目。举办丝绸之路(嘉峪关)文化产业座谈会等多层次文化研讨活动,推进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展现了嘉峪关作为兵家重地、商贸要地、文化高地、旅游胜地、精神新地的历史文化。
嘉峪关市出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域旅游建设政策。筹建由银行、企业、政府三方出资的百亿元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建设基金,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花博园、古街古镇、讨赖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草湖湿地公园、黑山岩画博览园等项目上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省内外战略投资商和企业集团,支持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和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市政府与陕西白鹿仓投资控股集团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打造嘉酒经济商圈为引领,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东方百盛、恒基美居、天诚广场、开通大厦等一批商贸中心和宾馆饭店建成投运,铁路综合货场、天诚美居家居文化产业园、雄关大厦改扩建、嘉丰源大厦等商贸流通项目顺利实施,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夯实,为全市旅游休闲消费型城市创造条件。
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工作,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突破口。嘉峪关市还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平台,持续放大关城和方特的品牌带动效应,加快推进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建设,投资31亿元的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已完成总量的50%,玉龙湾文化生态园、亚龙湾欢乐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配套项目顺利实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游客集散综合服务中心、自驾车旅游服务区和露营地、公共飞行营地、户外徒步基地、观礼古镇等五大项目建设。
相关新闻
- 2017-09-01瞄准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精准发力——嘉峪关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笔
- 2017-09-01嘉峪关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开展
- 2017-09-01坚持问题导向 抓好重点工作——嘉峪关市多措并举确保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
- 2017-08-25嘉峪关市纪委:下基层对扶贫领域问题大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