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引自东北的“致富果”
原标题:引自东北的“致富果”
宕昌县南河镇茹树村大果榛子基地。本报记者韩县银摄
原产于东北的大果榛子,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如今越过万水千山,扎根陇南大地,成了宕昌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又一重要经济作物———
本报记者韩县银
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宕昌县南河镇茹树村,记者见到了从辽宁庄河、本溪等地引进的大果榛子,一棵棵、一片片铺满了大山脚下的土地。
“作为坚果的一种,大果榛子具有果大、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是我们村继劳务、中药材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茹树村村支书刘小军说。
茹树村位于林缘区,属高寒阴湿区,共有耕地面积1038亩。因为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除了种植玉米等传统的粮食作物外,仅中药材一种经济作物,林果产业基本没有。
今年4月,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茹树村引进并规模化栽植大果榛子370亩,建成了大果榛子示范基地,涉及农户92户。其中,6年生大果榛子22亩,3年生270亩,1年生79亩。
据了解,大果榛子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从1980年开始,以我国原产野生榛子与欧洲榛子培育成功的优良经济林树种,适应抗寒零下30-35℃低温。而茹树村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8.0℃,全年无霜期145天,全年降水量为630毫米,气候、土壤环境非常适合大果榛子的生长。
“一般来说,大果榛子的寿命在50到70年之间,6到7年开始挂果,10年以上进入盛果期。”刘小军说,县林业局工作人员给他们算过账,大果榛子亩产可达150到250公斤,根据每公斤40元左右的市场价格,一亩地收入在6000到7000元之间,是他们种植中药材收入的3倍多,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经济林果管护投入少,可以把农村劳力从地里解放出来,让其通过务工增加一些收入,一举两得。”刘小军说。
其实,早在2015年,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致力于破解北部高寒阴湿区长期以来不宜发展经济林的难题,宕昌县已经在阿坞、庞家等乡镇引进并成功试种大果榛子1000亩,充分发挥林果产业在促农增收中的重要作用。
“这也为我们大面积推广栽植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南河镇副镇长岳玉龙告诉记者,在今年栽植大果榛子的过程中,当地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茹树村的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管理和销售难题,南河镇联系相关公司,实行大果榛子的统一管护、统一采摘、统一销售。
“目前村民们以树苗和土地入股,公司帮助管护,到时按比例分红,等过几年熟悉了,村民们就可以自己进行管护和销售了。”岳玉龙说道。
在基地内行走,记者发现,茹树村栽植的大果榛子主要有达维、辽榛3号、辽榛4号、辽榛7号、玉坠等5个品种,长势非常不错,6年生的大果榛子树部分已开始挂果了。
“村民们都很看好,按照目前的生长情况,相信几年之后,茹树村村民们会有好的收成。”岳玉龙说,下一步,南河镇包括茹树村将继续扩大大果榛子的栽植面积,同时就地进行苗木繁育,加大培训力度,示范带动周边乃至更多的村民加入大果榛子产业的发展。
相关新闻
- 2017-08-24陇南文县好青年李加朋 诠释最美青春
- 2017-08-24陇南武都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自救
- 2017-08-24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西和开幕
- 2017-08-24陇南徽县 “合作社+”引领贫困户抱团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