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筑梦千年“乞巧” 行歌魅力陇南(图)

17-08-22 19:14 来源:陇南发布 编辑:张兰琴

  陇南(西和),中国乞巧之乡,承载着陇南儿女的千年女儿梦和千年幸福梦,源远流长、久盛不衰,传承着秦人古老遗风,根植于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从3000年的历史积淀中凝炼而成。

  生生不息地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女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以“巧”实现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生追求,成为广大群众共享精神文化大餐。

  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3000年后的今天,在契而不舍得守护与传承下,弦歌不辍,美“梦”正酣,亦与世界共享。

  陇南也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让“乞巧”这朵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散发出更为醉人的“幽香”,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映射于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续写着“走出陇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的“自我追求”,助力着建设幸福美丽新陇南的璀璨篇章。

  守护

  “秦风”如斯,三千年弦歌不绝

  又到一年七月七,又是一年唱巧时,生生不息、代代传唱。家住礼县永兴镇龙槐村的郭霞,生长在乞巧世家,她的奶奶、妈妈、妹妹、女儿都是“乞巧女”。在郭霞的描述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参加乞巧带给她的触动和荣耀感。

  十几年前的郭霞,和其他人一样,本着心中的信仰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和村里伙伴相约着“乞巧”。陇南乞巧源远流长、久盛不衰,它传承秦人古老遗风,根植于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是从3000年的历史积淀中凝炼而成的文化现象。“莫谓诗亡无正声,秦风余响正回萦。千年乞巧千年唱,一样求生一样鸣。水旱兵荒多苦难,节候耕播富风情。真诗自古随风没,悠远江河此一罂。”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和当地学者赵子贤先生所作的关于乞巧的一首诗,形象地反映了陇南乞巧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陇南,乞巧风俗久盛不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可以说是文化传承上的一个奇迹。在奇迹的背后,除了乞巧文化自身的魅力外,还有陇南对文化守护所作出的努力。

  杨克栋先生从2003年开始搜集整理乞巧民俗文化资料,足迹遍布了西和县、礼县,挖掘保护乞巧文化的大事小情他了然于心。他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市以“传续文化基因,保护文化根脉,彰显文化自信”为宗旨,抢抓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乞巧文化保护的有力支撑。

  一步一个转折,从2006年开始,我市先后成功举办八届乞巧文化活动,不断唤醒陇南人对乞巧文化活态传承的文化自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乞巧文化活动当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为乞巧文化的挖掘保护献策出力。

  传承

  久久为功,“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陇南乞巧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程式之完整,国内绝无仅有,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态传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放对陇南乞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是“礼俗(中华)瑰宝”。给人的不仅是一种文化震撼,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宏大的民俗仪式。

  如此富有魅力的文化瑰宝不应该被遗忘、埋没,不为人知。近年来,陇南大力实施乞巧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传承人认定制度,组建乞巧文化传习所、乞巧文化博物馆、校园乞巧艺术团,扶持培养和评选命名一批“乞巧世家”“乞巧之家”和“乞巧文化传承人”,成立了乞巧文化研究会,创刊了《乞巧》杂志,以乞巧为题材,创作了大型秦腔剧、舞台剧、微电影、动漫片、连环画和主题曲等一批文艺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乞巧文化的传承载体,使陇南乞巧这朵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散发出迷人“幽香”。同时,陇南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思路重点等,重点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正是如此,陇南将繁荣文化事业同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让陇南人的文化自信力正在不断增强,让“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名片越来越响亮,资本越来越雄厚。

  2014年,陇南启动了西和乞巧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乞巧女儿节也被文化部非遗司纳入到世界级非遗项目申报后备库。

  丰富

  放飞梦想,传递巾帼不让须眉正能量

  陇南乞巧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女儿梦想,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女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以“巧”实现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生追求。几千年来,乞巧被陇南的女儿们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而世代相传,衍以为俗。

  西和姜席镇姜尧村是国家4A级景区西和晚霞湖风景区所在地,也是远近闻名的乞巧村,随着乞巧文化博物馆、乞巧传习所、乞巧人家、乞巧坊等众多乞巧元素入住姜尧村,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贫困村,蜕变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省内外游人到陇南旅游的必去之地。炎炎夏日,在徐徐的凉风中,聆听着千年古韵的轻吟,品尝着“乞巧女”们亲手烹饪的农家美食,在一针一线缝制的绣品中去感受千年的传承,姜尧村及周边乡村的群众收入也节节高升。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下,妇女地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渠道也日趋多元,“巧”的外延和形式更加丰富。

  最初的祈求做好茶饭、针线,到让乞巧文化成为传承中国女性智慧、技艺和美德的大载体,成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意识的大课堂,成为实现女性全面发展的大平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说:“乞巧民俗文化,其历史性独具魅力。在不断传承和创新的打磨下,引导妇女们放飞心中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递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正能量。”随着一首首乞巧歌唱响陇南,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突破,以更加精彩的现代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陇南把发展乞巧文化与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在扶贫攻坚行动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实施妇女发展项目带动工程,扶持培养了一大批女书法家、女艺人、女电商、女个体户、女企业家,动员组织广大妇女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同时,依托“互联网+”,打造乞巧电商品牌,形成了“乞巧坊”10大系列200多个产品,巧姑娘们成了发家致富的“女能手”。

  共享

  步步生花,从乡村走向世界

  乞巧文化,是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了让这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弦歌不辍,陇南从2006年开始至今,先后举办了八届乞巧女儿节。

  特别是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和第七届乞巧女儿节保护传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就乞巧民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现实意义、保护发展与妇女事业发展、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极大地提升了乞巧女儿节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乞巧文化真正走出了甘肃,走向了世界。

  一路走来,陇南乞巧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认可。

  201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乞巧女儿节保护传承论坛上,围绕“中国乞巧·对话世界”主题,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秘鲁等27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巴基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家的6位文化部长、妇女发展部长、非遗城市市长代表,用国际的视野、战略的眼光进行主旨演讲、交流研讨,达成三个国际性宣言。也因如此,继2012年乞巧女儿节被纳入“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后,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又被列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乞巧文化内涵的世界性得到了广泛认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妇女大会主席扎米拉·阿科巴格舍娃说,乞巧节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在中国,而在全世界。巴基斯坦国家妇女地位委员会主席卡瓦尔·蒙塔兹认为,乞巧节实际上是跨越国界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节日。……

  今天的陇南,有众多让人魂牵梦绕的姿态。回顾陇南乞巧文化与世界对话过程的每一次前进,都蕴含了陇南的独具匠心;每一次出发,都是陇南人民发展观念的一次蜕变。陇南,在这永不停歇的乐章中,焕发出无限生机!

  (文/记者 靳淑敏)

精彩推荐

  • 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 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9月22日在嘉峪关开幕(图) 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9月22日在嘉峪关开幕(图)
  • 展现乞巧魅力 促进文旅融合 迎七夕 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 展现乞巧魅力 促进文旅融合 迎七夕 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
  • 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甘肃赛区)总决赛在酒泉肃北县开赛(图) 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甘肃赛区)总决赛在酒泉肃北县开赛(图)
  • 天水市召开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三季度经济分析调度会 天水市召开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三季度经济分析调度会
  • 天水开展产品质量抽查 涉及20类产品和商品 天水开展产品质量抽查 涉及20类产品和商品
  • 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尚勋武应邀来天水市作专题讲座 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尚勋武应邀来天水市作专题讲座
  • 天水流浪动物绝育基地 让流浪狗不再“流浪” 天水流浪动物绝育基地 让流浪狗不再“流浪”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将组建省职业师范学院 学生毕业
2   林铎在平凉调研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工作
3   甘肃省委农工办和省扶贫办发出通知 迅
4   九色甘南香巴拉·玛曲第十一届格萨尔赛
5   2017兰州第二届青岛啤酒节开幕了!(组
6   甘肃省村干部基本报酬补助标准 每人每
7   甘肃省通报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结果
8   再见了最可爱的人!文县灾区群众泪别武
9   兰州新区获批五周年| 兰石集团的“浴火
10   图解:这次陇南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 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