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笔墨山水 金城新景入画来
原标题:笔墨山水 金城新景入画来
孙善德国画:《五泉晴云》。记者 魏娟/翻拍
孙善德国画:《黄河春晓》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旧的风景无可挽回地消逝而去,新的风景带着蓬勃的朝气出现。
兰州老八景,因为代代画家的山水作品而被人们牢记。兰州新景观,再引起画家们的关注。
用中国传统水墨画,再现新风景,再染新金城。
A 兰州老八景古韵画中留
宋代以来,我国各地开始兴起评选八景之风。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曾画八幅山水画,有平沙落雁、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等谓之八景。以后,全国各地遴选风景名胜,用四言律句列称其景为八景,或十景,或十二景等。
长期致力于民俗研究的兰州史志专家邓明说:“入选的这些景物既要反映山水美景,又要体现四季变化、昼夜差异、雨雪阴晴。所以,八景在古代是夸饰当地的形象标志。”
金城兰州,当然也有自己的景致。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荆州俊修的《临洮府志》中可以看到有关金城十二景的记载:皋兰山色、梨苑花光、莲池夜月、榆谷晴云、东川耕牧、北岸渔樵、浩门春涨、洮水秋声、马衔风雪、天都烟云等(另两景失载)。
随着自然人文景观的变迁和人们的审美变化,兰州也不断出现新的风景名胜。清朝初年,又演变成了“兰山烟雨、梨苑花光、古刹晨钟、河楼远眺、五泉飞瀑、莲池夜月、马衔风雪、白塔层峦、雪岭秋容、虹桥春涨”十景。
明清两代的景观相比,变化并不是很大。可见,尽管不同的年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有所不同,人们对于风景名胜的认同基本是一致的。
有了美丽的景致,那些爱美、懂美的画家们自然将这些美景存于心中、化于笔端。尤其在中国水墨画中,这些美景通过或浓或淡的笔墨呈现在纸上,再题上点睛的诗句,就成了传世的经典。
晚清临夏人何海楼创作的“兰山八景图”,至今仍被人们提及,成为兰州“老八景”的明证:五泉飞瀑、兰山烟雨、白塔层峦、梨苑花光、河楼远眺、古刹晨钟、虹桥春涨、莲池夜月。这八个地方,包括五泉山、白塔山、兰山、望河楼、卧桥、西湖公园莲池等,都是当时百姓抬头可见的身边景物。
“兰山八景图”现存于甘肃省图书馆内,整个画面内容丰富,笔致墨韵清润明秀,将兰州胜景描绘得真切生动。同时,也显示出了画家对兰州山水草木怀有的深厚感情。杨思、煦园、裴建准、范振绪、张建、贵薰等诸多书画名家为其八景题跋赋诗,盛赞其笔墨技法。
与这“八景”相对应的,是何海楼为每处景致题写的诗句,使得诗、书、画融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五泉飞瀑——苍崖百丈泻飞泉,可是骤龙乍吐涎;误认光明一段锦,回波漩伏瀑珠穿。莲池夜月——西湖十里好烟波,散作兰波漾一窝;莲叶田田人对月,分明清影今宵多。白塔层峦——七级浮图出岫巅,风摇铃语个个圆;慈恩寺里炊钟动,惊起寒鸦拍暮天。
“兰州八景中既有包含了春夏秋冬的节令性景色,又有不同时段,凌晨、傍晚及夜晚的风景,可以说全方位地展现了兰州美景。”邓明说。
此外,清末画家成昌所画的《金城揽胜图》,也将旧时金城美景栩栩展现,收录在许多介绍兰州的图典画册中。全画以白塔山为视点,描绘了明清时期兰州的山川城郭图景,将白塔山、浮桥、肃王府、白云观、白衣寺、水车园、卧桥、金天观、小西湖等兰州美景包容于内。此图被民国时期教育家水梓收藏,后捐赠甘肃省图书馆。
在历代画家们曼妙的笔法下,美景让画更生动更久远,画让美景更有文化韵味,所谓相辅相成,即是如此。
B 城在风物变新旧皆为情
很多事物,终究是经不起岁月的打磨。昔日的兰州古八景,有些已经难觅其踪、有些已经风貌大变。
作为兰州八景首景的五泉飞瀑,曾经蔚为壮观,如今,变成了潺潺溪水。随着城区的拓展,上沟下沟的梨园逐渐被拔地而起的楼群所取代;望河楼、卧桥已拆除。曾经的八景成员,也都有了许多变化。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能够体现兰州风貌的新景观也在不断形成。1984年,兰州市园林局牵头举办了兰州新景观征选命名活动,栖云耸翠(兴隆山)、兰山烟雨、五泉飞瀑、白塔层峦、芳洲思雁(雁滩)、丝路金波(滨河路)、天斧沙宫(安宁大沙沟)、红雨流丹(安宁桃园)、花海玫香(永登苦水乡)、石壁泻珠(吐鲁沟)并称为兰州新十景。
从八景到十景,从明清到现代,旧兰州十景古韵悠长,新兰州十景展现兰州新貌。这些景致的变化,引起了新时期画家们的关注,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画家孙德善就是其中之一。
孙德善一直擅长并青睐于国画,看着何海楼画的兰州老八景,他也曾临摹仿照,并多次到这些现存的景观中写生,仔细揣摩其中的韵味。
有一天,一位老朋友拿来了一幅兰州黄河浮桥的老照片,让他看看有没有价值。他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念头——为何不将代表老兰州的景致画出来呢?经过多次提炼,白塔山、黄河浮桥、西关城楼、水车、皋兰山等金城古景便跃然纸上,起名为《金城古景图》。
没想到,这幅画还引出了一段故事。一位来兰州旅游的广东人王先生无意间走进孙德善的问墨轩画室,看到这幅画后,很激动。他说,自己的父亲是兰州人,新中国成立初去广东工作,对故土一直念念不忘,时常向他们讲起老兰州的景致风物,也在收藏搜寻老兰州的图片、画册。王先生收藏了这幅画,并回去给孙德善打电话,自己的父亲很高兴,也很喜欢这幅画。当时,这个故事还被媒体刊登。
这更激起了孙德善的创作欲望,他搜集了各种丰富、经典的老兰州图片,经过借鉴、提炼和再创作,画出了许多水墨味的老兰州图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其实很多人对画家乡的作品十分关注,离开的人想念故乡,在兰州的人看着身边的景色能入画也很有兴趣,作为画家和欣赏的人,都有很深的感情在里面。”孙德善说。
孙德善渐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画兰州中。他多次去兰州周边的景点写生,感受现实中的兰州景观。他继承传统的国画技法,将兰州的现代都市美感也融于画作之中。 “在历史的变迁中,这些景物渐渐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的画作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旧有旧的美,新有新的好”。
C 国画画中国美景处处有
中国美协、中国美院近年来提出了“中国画画中国”的倡议,号召各地的画家画自己的家乡,用中国画展示中国之美。这更让孙善德充满了信心,他用自己的笔,留存金城之景,展示兰州之美。
“兰州的美景很多,千景万景,当然不止八景。在我的作品中,‘八景’是个笼统的概念,把老八景、新十景,以及我自己的感受、观察都融合其中,画出不一样的八景。”
在孙善德画的兰州八景图中,有“莲池月夜”这样的老八景,也有“石佛沟烟岚”的新景色,不拘于刻板。他将国学馆秋色、什川梨园等新的景观也画进八景里,用水墨画的意境展现兰州这些新增的景观。
白塔山、五泉山这些兰州人身边的风景,在他笔下,每次都有不同的角度和感受,有时,画的是“五泉晴云”,有时又是“五泉烟雨”。画面中有行人,也有街景,能够为大众所喜爱。
“如果我画的八景图每次都是一模一样,那就成流水线上的作品了,没有个人的情感在里面。艺术贵在创新,要追求新的东西融进去。”
“其实越熟悉的地方越不好创作,中国画讲求意境。画得太实像照片,太虚又没人认识是哪里。因此,艺术化的过程就要求很高,既凝练景物,又形神俱在,讲求以形画神。”
他创作的其中一幅白塔山的画作中,选取了前人很少选用的侧面的角度,从白塔山侧面望去,青山叠翠,中山桥横跨河上,既有水墨古韵,又有时代特色。
孙德善的老师、著名画家马西园先生在孙德善画的《兰州八景》题“自成一家”,鼓励他继续在这个领域进行创作。
十多年来,孙德善以兰州的山水景物为素材,画了成百上千幅画作,也逐渐在业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他在甘肃美术馆、兰州美术馆多次举办展览,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兰州八景”知道了他,尤其是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收藏作品。今年下半年,兰州美协将赴意大利罗马举行画展,其中就有孙德善画的兰州八景图。
孙德善总在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就有很多人开始喜欢国画、收藏国画。把兰州的这些美景画下来,以后即使这个景物不在了,画还在,是一种文化传承、价值传承。何海楼创作的兰州八景图,虽然已是物非景非,可画中存留下的美景,是兰州文化积淀的代代延续。
现在,孙德善想再去甘肃各地看看,画一画陇原大地上数不尽的风情景物,用手中的笔,留下更多的美。记者 魏娟
相关新闻
- 2017-08-03【特稿】“租购同权”,能否成为启动楼市“双引擎”的一把钥匙
- 2017-07-28【特稿】十载普查 潜心修复 甘肃省图书馆古籍重现于世“安居其所”
- 2017-07-17【特稿】老饲养员翁跃龙,与动物们30载的“不了情”
- 2017-07-13【特稿】李老乡:一个以写诗为天命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