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杨坝村:精准扶贫既要物质更要“精神”
原标题:杨坝村:精准扶贫既要物质更要“精神”
成县沙坝镇杨坝村村民刘卫东照顾八十岁的母亲。记者 罗艳 摄
记者 王芳 罗艳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成县沙坝镇杨坝村的河道里,村民刘卫东正在顶着烈日清理河道垃圾。
“前几天刚下了场大雨,河道里全是垃圾,今天凑着有空,就来收拾一下。”刘卫东露着憨憨的笑容说,“现在村里的道路硬化了,房子粉刷一新,文化广场设施齐全……在这么美丽的村里生活,爱护村子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杨坝村,这种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行为在村民中早已蔚然成风。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成县在扶贫过程中将“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放到同等位置,用“精神扶贫”授人以渔,带动“物质扶贫”,既帮农民富口袋,又帮农民富脑袋。
村支书刘小宁说,杨坝村在精神扶贫过程中以搭舞台、搞活动为载体,引领乡风文明发展,全村评定五星级文明户160户,组建杨坝村舞蹈专业队,并定期开展党员活动、村民娱乐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
“我们还会定期在节假日举办‘感恩父母关爱老人’主题道德教育宣传暨文艺演出活动,对‘家庭和睦好老人、孝亲敬老好儿子、勤劳孝顺好儿媳’进行表彰,利用新颖的方式通过舆论引导加强感恩教育,让群众怀着知恩、感恩、报恩之情,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刘小宁说。
“为了保证村务公开,我们村还申请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把村里低保户申请名单,人大代表选举,还有一些惠农政策等,通过微信公布出去,既让外出务工人员了解了村里的情况,又拉近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距离,还凝聚了人心。”刘小宁对记者说。
其实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一些贫困村、贫困户,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宁肯受穷也不愿出力,他们并非全都因为年老体弱,而是有些人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缺乏志气,“精神贫困”让一些贫困户陷入了“越扶越贫”的怪圈。
刘小平告诉记者,过去农闲时,村里人不是待在家里看电视、打麻将,就是串门子,东家长,西家短,有时还说出了是非,影响邻里团结。
随着精神扶贫逐渐深化,杨坝村村民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笑声多了,麻将声少了;热心公益的人多了,不关心集体的人少了;学用科学知识的人多了,邻里纠纷少了;辛勤劳动的人多了,好逸恶劳的人少了……
“物质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精神扶贫才可长期见效。”沙坝镇党委书记曾宇宁说,如今杨坝村真正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据了解,预计到2017年底,成县将打造精神扶贫示范村5个,建成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17个,党建扶贫示范村17个,电商扶贫示范村10个。
相关新闻
- 2017-08-03用真情 扶真贫 真扶贫——白银平川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综述
- 2017-08-02贫困户贾廷义的“脱贫账单”
- 2017-07-28陇南市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有关《方案》 提高脱贫攻坚精准性有效性 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
- 2017-07-27塞上江南 倾尽心力拔“穷根”——宁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