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胡麻岭最后的等待

17-07-19 15:3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任磊

  小暑天的胡麻岭太阳很大,光线刺眼。

  距离胡麻岭隧道宣布贯通的6月19号,已经过去了18天。当天,整个隧道的工程只剩1号和2号斜井的部分正在加急收尾,开凿隧道的山岗上,还有八九十号人在耐心等待。他们中有奋战一线的工人,也有心思缜密的技术人才,还有不知道何时下班的后方保障人员。他们,一个也不能少。

  他们可爱,他们在施工前线的忙碌中等待,等待胡麻岭隧道彻底竣工。虽然他们中很多人“来不及庆祝就得去下一站”,但他们想要一个漂亮的收尾,这样他们好安心离开。

  最怕女儿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胡麻岭隧道是千里兰渝线上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6月19号贯通的那一天洪维国也在现场,不过,他在后方,距离镜头的触角还有些远。他说,“那天机动车辆多,我在后方,根本没机会走到前场。”

  胡麻岭,因其附近盛产胡麻而得名,但在9年之前除了附近的几个本地人,无人问津。9年后,因为兰渝铁路,因为兰(兰州)渝(重庆)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胡麻岭隧道而闻名。该隧道位处兰州与定西交界处,总长13.61公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中2834米隧道地质属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以白垩系砂岩为主,粉细粒结构,泥质弱胶结,成岩性差,遇水弱化,施工难度大等,开挖支护极其困难,被业界喻为“世界难题,国内罕见”。

胡麻岭隧道掌子面一角 张喜栋 摄

  因为“富水粉细砂地层”,因为一再“推迟”兰渝铁路通车时间,胡麻岭隧道烙在国内外38批次数以百计工程技术人员心中,被洪维国在内的工人们永远铭记。

  “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作为胡麻岭隧道一号洞的领工员,洪维国平时主要负责一号洞的人员统筹和机械调配。但从他2010年来到胡麻岭隧道工作,他没想到自己会一待就是8年。他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生怕发生安全事故。为此,他每天在下隧道前,先都要进行工前讲话,讲话内容主要围绕“注意安全、杜绝浪费”两个核心内容展开。

  “隧道里作业很难,每个人都很害怕。最担心的就是洞口塌方,所以我每天交接班时都要提前检查隧道里是否安全,打着强光手电筒看隧道的上壁和侧壁,看有没有裂缝、新搭的拱架有没有变形。一旦发现危险,就马上吹两下安全哨,指挥里面的工友逃出来。”他说。

  从30多度烈日当空的洞外走进新掘的隧道,眼前渐趋幽暗,直到大功率电力带动之下的晕黄灯光出现,格局才算明朗一点。不过,此时拱形的双侧壁九宫格掌子面(掌子面又称礃子面,是坑道施工中的一个术语。即开挖隧道不断向前推进的工作面。)正在施工,从掌子面的地下坑道穿过,前后大概有5米长的掌子面连通坑道在不停的漏水,记者过去真是如履薄冰,心里打颤,但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包括洪维国在内的一线工人在认真施工。

技术管理员正检查施工现场 张喜栋 摄

  洪维国当过兵,又是党员,他说自己内心有着很强的责任感。深夜里,他常常会因为担心隧道情况有变动而无法安然入睡。他告诉记者,“只要下洞工作,每隔20分钟就要检查拱架。每天都要从架子上爬上爬下,走好几千步,重复检查拱架。宁可施工进度慢一点,都不要发生意外。”

  作为领工员,他最怕出事。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隧道贯通之前要进行安全演练,每月一次,哨子是他的指挥棒,因此还吹出了套路——“1声长安全2声短预警3声连续要快跑。”2015年10月一号洞发生坍塌,由于洪卫国提前观察到隧道上壁的裂缝,吹响安全哨,安排正在洞内作业的几十名工人紧急撤离,伤亡才没有出现。

  他是东北人,家定在西安,为了工作2010年又来到了兰州。三地奔波,回家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他说,在胡麻岭工作的八年间回家的次数很少,自己对家里人很愧疚,尤其是对老婆和女儿。在平时,铁路工人没有假期,一般都是跟着工期安排走。忙的时候几个月都休息不了,只有在过年期间可以回家待上几天。

  “时间久了你和女儿之间会有代沟吗?”

  听到这个问题,洪维国笑得深沉。“这个我要感谢我老婆,她每次都帮我。刚开始,女儿1岁多时我才回家。孩子开始都不认识我,一直看着我。那种感觉很难受,说不上来。我老婆以前把孩子需要的东西买好,给女儿说‘这是你爸爸买给你的’。现在,孩子想要什么她都会提前告诉我,我就在网上买好寄给她,这样我们之间的感情会好一点”

  不过,即便如此,跟他交谈,话语间,记者能够感受到这个铁路工人面对家庭时内心的失落。他说,自己最怕在打电话时听到女儿问自己“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因为他没有办法能给女儿一个确切的答案。他不想说出这种悬而未决的回答,留给女儿无尽的等待和失望。

  马不停蹄向前

  隧道贯通的当天,马广良在内的大多技术工人在摇旗子。那天他们的队伍分成了两波摇旗,一波在上边,一波在下边,马广良所在的一队在下边呐喊,欢呼。另外,让他有些庆幸的是,贯通当天他上了电视镜头,“应该有1秒”,他说。

  午后的胡麻岭很安静,除了电线杆上几只被晒的很蔫的麻雀,不时叽喳,整个山岗上几只小狗懒洋洋的互相依偎,斜躺在屋檐下、大树下,乘阴凉。

技术工人马广良讲故事张喜栋摄

  下午两点刚过,胡麻岭隧道的党支书吴书记带着一个看似刚刚睡醒的年轻人来到了会议室,“这是我们的技术工人小马”。他叫马广良,昨天上的是夜班,白天正是休息补觉时间。

  他大学学的是工程测量专业,大学一毕业就干上了这一行。毕业后小马就来到了胡麻岭,“主要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过关”,小马介绍说。

  心有所向,爱有所专。干隧道这一行,马广良自己比较感兴趣,家里父母也很支持。回想起过去开凿隧道的点滴,他说因为在大学期间辅导员经常对他们讲述技术工人工作的艰难,那时他已对进入这一行业有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等真正来到胡麻岭后,面对荒芜与单调,小马没有抱怨,而是尽快地投入到了新工作当中。

  他说,白班夜班交替是这里工作的常态,自从2010年大学毕业来到这里他渐渐习惯。然而面对工程的技术与质量问题,这位年轻人感触良多,也有很多惊讶与震撼。

  “开挖、立架、喷码…”循环往复,这是他每天的常态。除此之外,他要与泥浆作斗争,“隧道开挖中时有泥浆喷涌,使得工作进度不得不一次次延期,特别是在一次突发情况中一块很大的岩石差点砸在我身上”,这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工作的危险性。枯燥、危险……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小马不由得心生退缩。但是转念之间,想起自己当初的选择,想想周围同样坚持的工友,他选择了继续留守在胡麻岭。

工人们正在隧道里休息张喜栋摄

  桴鼓相应,环环相扣。“隧道挖掘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各个工种之间协调配合,精益求精。虽然有时面对返工的现实十分无奈与揪心,但我们仍然要辅助设计院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近乎集中封闭式的工作使得工人们的休闲时光弥足珍贵。小马说,平常闲下来的时候会去定西转转,到老乡家里坐坐,或者给家人打个电话。提起四岁的儿子还有父母对他工作的支持,小马的脸上浮现着微笑。也许在这份责任重大的工作背后,家人的爱意会是他不断向前的持久动力。

  怕影响小马休息,干扰到他的夜班工作,我们把采访时间控制在了半小时左右。结束时,当记者问到隧道贯通那天小马的心情,“激动”——小马脱口而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工人马不停蹄奋战一线的影子;在他的回答中,我们也听到了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决心。平日里一张很容易买到的火车票,凝聚着多少工人的辛勤与汗水,通过对小马进行采访,每个人都会明白这其中难以言说的铁道精神。

  八月份胡麻岭隧道将全部竣工,完工后他将继续下一站。“这个做完我们要去'平凉—天水高速公路'段”,他说。

  下一站去哪里?想回家

  “2009年10月底,胡麻岭下了一场大雪,下了三天。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大的雪,因为在南方看不到雪。晚上出门,又是满天的繁星,特别漂亮。”肖颜说,“刚来的时候,看到你们这里的山,光秃秃的不长毛,心情很荒凉。”

  她是四川金堂人,和马广良的求业轨迹有些相似,大学毕业就来到了胡麻岭。那一年她23岁。她说,那一年她还年轻,正值青春花季。不过,庆幸的是,对抗初来胡麻岭的荒芜,肖颜不止一人,一块儿同行的还有她大学的几位同学,他们,朋友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隧道的出口有风,易乘凉,沿着再过几天将被填实的斜井进隧道,一路上,不见一位女性工作者。斜井与隧道交界的地方,向左,前行有三五工人正在进行火车铁轨的布置工作;向右,再往前近千米处,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最后几米的攻坚、修缮。据隧道1号斜井党支部吴书记介绍,隧道因为其特殊性,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是不让女性进入的。原因很简单:隧道里阴湿、黑暗、工作环境恶劣,且危险性极高。所以,在隧道工作的女性工作者以从事轻体力等后方保障工作为主。肖颜就是这类工种中的一位。

  乐观、开朗、活泼,这是这位川妹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从09年10月份来到胡麻岭之后,由于胡麻岭隧道的修建工作困难重重,本以为两三年就能竣工离开的她,对她最后能够坚持到现在她自己也有些惊讶。她说:“能够在胡麻岭坚持这么久的时间,我觉得这跟心态有关系,我这个人吧心态就不错。虽然这里山不青水不秀,但是空气好啊,冬暖夏凉。”采访过程中她一直乐呵呵地笑。

胡麻岭隧道出口张喜栋摄

  刚来时,她是胡麻岭隧道调配混凝土的试验员,那些时候她要面对搅拌机之类的工具,在后方做一些混凝土的配料工作,而且受限于隧道开凿的各个环节为了紧密衔接,以她为代表的女工们的工作也不分早晚,非常辛苦。近九年过去了,现在肖颜的工作角色是一名资料员,“工作就是整理工程的各项数据资料,有些杂,而且没得假期。”

  她与铁路有些渊源。她的父亲是名老铁道兵,常年在外,父母跟着铁路跑,肖颜也跟着父母跑。所以肖颜从小就对铁路工作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和感触,也习惯了铁路的工作环境,适应性很强。“其实我是子承父业”,肖颜说道,但肖颜的哥哥的想法却不同,“因为哥哥从小看到父母分居两地,所以不喜欢这种工作的性质,尤其是对家庭而言”,“所以哥哥工作在家乡,个人家庭也在家乡”。

  女大当嫁,一待就是八年,而今接近三十岁的肖颜对此深有体会。说起恋爱结婚的问题,肖颜坦然表示,“跟工作还是有关系的”,“人家说的,如果说你要调不回去,要在前线上班,那这事儿就黄了”。由于都在胡麻岭工作,肖颜和父亲平时下班后也经常见面。当记者问道与父亲见面都说些什么时,肖颜脱口而出:“天天吵架!”吵架也多因成家的问题而起。“他反正都是两句不离结婚的问题”,“他觉得我太挑,但我觉得还是得多多考虑一下”。

  与父亲争吵是种关心,也是一种陪伴。虽然她每天下班要面对父亲的“为难”,但她仍然庆幸身边不远处还有父亲的身影。“虽然老是吵架,但至少也是沟通”。肖颜还表示集团对她们很关心,为解决职工的婚姻问题,经常举办集团内部相亲会。“集团对男女职工的婚配问题还是很关心的,尤其像这种搞工程的,所以我们集团会提供条件,每年都会组织一两场”。

  但相比个人问题,面对夏季还算青翠的定西山丘,面对即将封盖的1号斜井,她的心思已经靠近家乡。我问她:“下一站想去哪里?”

  她说:“我想回家。”

  (校园记者 张琼 王钧 解佳伟 张喜栋 指导教师 魏占兴 郭翠玲 王臻)

精彩推荐

  • 38.8℃兰州入夏最高温!(图) 38.8℃兰州入夏最高温!(图)
  • 兰州:炎炎烈日 他们坚守在岗位上(组图) 兰州:炎炎烈日 他们坚守在岗位上(组图)
  • 兰州将实施疏解城市功能战略 中心城区棚改原则上只拆不建 兰州将实施疏解城市功能战略 中心城区棚改原则上只拆不建
  • 兰州嘉峪关路街道组织开展文明志愿者誓师大会(图) 兰州嘉峪关路街道组织开展文明志愿者誓师大会(图)
  • 兰州:兰铝社区为小学生开展暑期教育讲座(图) 兰州:兰铝社区为小学生开展暑期教育讲座(图)
  • 兰州市规范非法运营车辆迫在眉睫(图) 兰州市规范非法运营车辆迫在眉睫(图)
  •  兰州创城齐参与 文明风尚进社区(图) 兰州创城齐参与 文明风尚进社区(图)
  • 童心向党快乐成长 兰州儿童福利院举行夏令营活动(图) 童心向党快乐成长 兰州儿童福利院举行夏令营活动(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王军当选为天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2   配合宝兰高铁客流集散 兰州西客站北广
3   H5丨香港20年的 “变”与“不变”
4   H5 | 永远跟党走 庆祝建党96周年
5   肖春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6   H5 | 第二十三届中国兰州贸易洽谈会邀
7   H5 | 兰洽会——2017中国西部创客节
8   H5 | 脱贫攻坚进行时 林铎书记这样说
9   嘉峪关市多方发力 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
10   武威天祝白牦牛: 凉州南山雪峰青草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