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一个蔬菜棚 解决“三留守”
本报记者李建军 陈斌
在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生活了67年的完夏夏,觉得这几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从2014年起,完夏夏在镇村引导下,通过承包蔬菜大棚,带动村上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走上了共同富裕的路子。“去年,依靠蔬菜大棚,他家摘掉了‘贫困帽’。”王村镇党委书记林立峰告诉记者,通过发展设施蔬菜,吸引了一大批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老家有好工作,有钱赚,年轻人都返乡了,‘三留守’自然不再留守。”
今年33岁的完宝林就是其中一位。
早些年,完宝林跟随村里外出务工的同伴,在银川建筑工地上轧了6年钢筋。后来,他在市场上租下门面创业,做起了服装生意。
在外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完宝林,始终惦记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如果老家有合适的创业项目,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去。”
完颜村是泾汭河面山特困片带贫困村之一。只因这里居住着相传是金国大元帅金兀术的后裔突然热闹了起来。
先前,虽说距离镇上只有7公里的路程,可来回一趟也得两个小时。世代朝耕夕作,以农为生的村民,因出行不畅、没有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外出闯荡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
春节前,外出打工者回家短暂团聚。春节过后,他们又背起行囊,踏上了外出的征程,在年复一年的来回奔波中,变了的是年龄的增长,不变的是老家村子的面貌。家里老人、妇女、儿童,“三留守”。“那个时候,愁啊!”完夏夏说。
转机出现在2015年底。泾川县开展贫困普查,通过建档立卡,完夏夏被认定为因缺少技术、劳力致贫的贫困户。
2016年新年刚过,村支书李拉怀就风风火火地找到完夏夏,鼓励他承包蔬菜大棚,搞设施蔬菜。
“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劳力,怎么发展?”完夏夏回想起包棚的经历,记忆深刻。
之前,完夏夏有种菜的经历。“可那是露地菜,也就够自家吃,小打小闹。”加之儿子在外打工,老两口既要照看两个孙子,还有忙地里的活,承包大棚,对完夏夏来说,有些力不从心。
“技术员镇上从县里请,全程指导;出了你家门,就是蔬菜大棚!”李拉怀苦口婆心地说,资金可以利用贫困户精准扶贫贷款,每个贫困户贷款额度5万元,政府贴息。
一场对话,点燃了完夏夏承包大棚、通过种植设施蔬菜致富的希望。在镇村的支持和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完夏夏承包了1个日光温室、5个钢架大棚,里面不仅种有西红柿、辣子等大众菜,还有甜瓜、秋葵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看着完夏夏忙得顾不上吃饭,儿子也回来帮着一起种。“现在,我们老两口主要在棚里务做,儿子外出销售。”笑容写在完夏夏的脸上:“今年甜瓜还有其他的菜,加起来已经卖了2.6万元,还有一半的菜和西瓜。”
前两天,儿子出外办事,完夏夏叮咛顺便把钱存银行。“现在有了存款,以前缺钱没钱花!”
同样,回到村里的完宝林也把目光盯在了蔬菜大棚上。“如今村里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完宝林感慨,“平坦宽阔的硬化路直通镇上、县城,村里的小康屋两年时间建了40多户,村庄环境变了样。”
去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完宝林当选村委会文书。“当时,棚建起了,好多群众不愿意承包,担心挣不了钱。”
村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完宝林一口气承包了4个日光温室、4个钢架大棚。“年底一算账,竟然卖出了3.2万多元!”
群众看到了效益,今年争先承包。李拉怀主动让出承包的大棚,优先安排贫困户承包。
个人的小变化,来自全镇的大发展。近年来,王村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大力培育设施蔬菜区,创建万亩有机苹果园,建办各类养殖小区,深度开发完颜民俗文化,群众的增收产业遍地开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子越走越稳。
相关新闻
- 2017-07-11平凉优秀学子获建行“成长计划”助学金
- 2017-07-11平凉陶回乡: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 2017-07-11平凉红河乡柳王村:“失联村”转身“明星村”
- 2017-07-11平凉灵台县23家就业培训实训基地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