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天水:赶超进位发展 重回全省前列
原标题:天水:赶超进位发展 重回全省前列
当一座城市,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我们天水这几年发展真的很快,有那么多的项目开工建设,我感觉比其他地方都不差。”天水市秦州区环卫工人张丽霞说。
天水,经常被冠以甘肃第二大城市的名字,其中有很多含义,比如人口,也比如经济实力。由于种种原因,在全省的排名一度掉到了后面。
天水如何能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崛起?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天水又如何担起光荣使命?
省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天水市委市政府总结经验,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关中天水经济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主动作为、稳中求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赶超进位取得明显成效,彻底扭转了部分经济指标长期徘徊在全省靠后位置的被动局面,综合实力排名重回全省靠前位次。
“付出总有回报。过去五年,天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3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位。这些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天水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和平说。
抓大项目促大发展转型升级练内功增内生动力
让项目成为顶起撑杆一跃的支点,追赶方能变步跨越。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跨越发展。”天水干部群众这样说。
天水华天电子是天水乃至全省的一张名片。
今年一季度,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实现开门红,完成工业增加值18.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在全省进出口总额下降的背景下,天水华天的进出口额却实现了40%以上的正增长。作为天水市工业经济的典型代表和支柱企业,华天电子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连续五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天水华天电子集团财务总监宋勇说,集成电路产量从五年前的72亿块增长到现在的196亿块,销售收入从20亿元增长到63亿元,上缴税金从五年前的90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2亿元。
一个企业如此,它所在的城市也是如此。天水市五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47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华天科技、长城电工、星火机床三大产业园一期相继建成,天水卷烟厂易地技改、太极集团羲皇阿胶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增容步伐加快,铁路电缆、长控公司等企业出城入园有序推进。众兴菌业、成纪药业成功上市,风动机械在“新三板”上市挂牌,108户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
天水市坚持以投资拉动促基础条件改善,过去五年累计实施上亿元项目724个,总投资6915.4亿元。随着宝兰客专的即将开通,天水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思路,天水市三次产业均实现快速发展。去年,全市一产增加值突破100亿元,二产增加值接近200亿元,三产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分别增长5.9%、8.8%和9.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1.95亿元,增长34%;文化产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27%。
天水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和平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是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促进大发展。先后实施上亿元项目700多个,争取和引进一批各领域“历史最大”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天水市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持续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形成了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百亿元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体系,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能源化工为主的六大百亿元工业产业集群,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千亿元第三产业链。
创新理念规划加快城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格局形成
藉河红桥是天水市近年来实施的重点城市基础建设工程,也是完善城市交通功能、方便市民出行的民生工程。这座桥的建成通车,在提升藉河南北通行能力的同时,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鲜艳中国红,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颜色这个样式都挺好的,美观大方,桥上过来过去的人方便多了。”天水市市民崔正强说。
近年来,天水市按照“东西延伸、南北优化、相向对接、组团发展”的总体思路,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大战略机遇,瞄准宜居、宜业、宜游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基础设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推动产城融合。经过五年的努力,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格局已经形成。
天水市是一座带状城市,藉河、渭河穿流而过,桥梁不足一度成为阻碍城市扩围发展的瓶颈。2012年以来,天水市还先后投资近30亿元,建设了包括红桥在内的藉河孙家坪大桥、藉河山水一号大桥、藉河双桥大桥、渭河峡口大桥、渭河社棠大桥、罗家沟大桥等25座桥梁。这些桥梁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促进了产城融合。
天水市规划局规划科科长贺玺说:“我们规划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1.0到1.5公里这样一个间距来规划设计我们的桥梁。这些桥梁一是促进新城的开发建设;第二个是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压力;第三个方面主要考虑到便民原则,在我们规划新建的这些大型居民小区当中,在它附近我们一般都是规划了南北方向的桥梁。”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更多地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天水市不断加大“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力度。总投资4.3亿元、全长4公里的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工程已接近尾声。工程分为水利工程和景观绿化两部分,河道内形成4级连续的蓄水区,汛期蓄水河道全部塌坝泄洪,保障了城区防洪安全;同时,在河的北岸由5个内湖相连,形成滨水运动区、文化水岸休闲区、绿色生态体验区等3个功能分区,设置跌水源头、水上栈道、十里花堤等20个主要景观节点。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后,绿水茵茵、百鸟翔集、楼台绿树掩映的新画卷将在天水这座古城徐徐展现。
天水市秦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蒋天林说:“原来河道里的污水可以流出来,现在这个工程一实施,污水截流就可以做到,防洪可以提高到一百年一遇的水平,这里的生态得到了改善,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公园。”
眼下,总投资36亿元,天水成纪新城的核心区域—天水商贸城建设即将完工投入使用。商贸城包括展览、商贸、仓储和物流4个功能区,可入驻国内驰名商业、物流企业20家以上,年营业额可达40亿元。目前,按照对成纪新城“商贸中心、滨水新城、时代门户、活力中枢”的定位,在新城内已启动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已建成和在建项目29个,总投资187亿元。
天水市成纪新城工程管理部部长王军平说,以天水大剧院、体育中心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项目7项,以有轨电车示范线、成纪净水厂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项目14项,以天水碧桂园、成纪新家园为代表的居住项目7项。目前,项目推进正常,质量投资受控。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相继建成,一座集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高端商住为一体的时代新城初具规模。
立足区位产业、文化等优势,天水市在旧城更新改造的基础上,以成纪新城为龙头,全面加快推进“八大新城”建设步伐。其中,社棠工业新城已基本建成,以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大道、马跑泉公园为主的麦积新城已初具规模;通过实施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东柯大道颍川河、东柯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等项目,启动实施了秦州新城、颍川新城和东柯新城建设;通过实施机场搬迁、三阳川隧道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梁空港新城和三阳川新城建设。目前,天水城市城区面积从5年前的45.8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68平方公里,城市开发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
坚持以民为先让发展成果普遍惠及广大民众
前些年,连接麦积区九龙山6个村子的路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山上群众以种植小麦为主,由于交通不畅,大量田地处于撂荒状态,户均年收入不足万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天水市首先从基础设施入手,重修道路、整理土地、新建上水工程。现在,曾经无人问津的撂荒地,成了发展农业产业的“香饽饽”,九龙山也变成了“花果山”“致富山”。
天水九龙山畜禽养殖厂总经理赵军说:“土地硬化,道路修好了,水也上来了,方方面面在基础设施上就达到了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方便了周边的村民生活。”
天水市麦积区委农工部副部长陶育宏说,只要基地建在什么地方,产业路就配套在什么地方,上水工程也配套在什么地方。
如今,沿着九龙山,除了有3000亩的花牛苹果种植基地外,还分布着44万只蛋鸡养殖场、万头生猪养殖场和山顶8000多亩的优质核桃种植基地。其中,蛋鸡养殖和育雏场已经发展成省内最大的蛋禽养殖场,产品供应全国。九龙山单亩地每年的经济效益已超过一万元。
天水市麦积区九龙山苹果种植户刘汝仓说:“一亩地一万六千元差不多,没种苹果的时候种的小麦,我们这山上的地一亩能产300公斤还是高产,你才能卖多少钱,所以说现在栽成果树比小麦的效益要高得多。”
近年来,天水市坚持以重视民生促全面小康建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精准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23.3亿元,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双助贷”工程、“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项目、“三社合一”改革和“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金融扶贫等模式,五年累计减贫101.37万人,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33.15万减少到31.78万,贫困发生率由43.26%降低到10.33%。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五年共投入教育经费203.2亿元,增幅达108.5%,实施教育项目3532个,建设校舍110.32万平方米,学校D级危房全面消除,建成行政村幼儿园538所。医疗卫生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36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职工周转房宿舍95个,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3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乡村舞台”249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3个、城市影院7座、农家书屋2557个、“历史再现”博物馆63个、“文化集市”7个;建成乡镇及社区体育惠民工程41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1031个。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待遇、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比2011年提高85.28%、160.49%和104.02%。
抓党建转作风提效率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天水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省委“双十条”规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推进“效能风暴”行动,有效整改“四风”和“不严不实”等问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今年,对照中央第三巡视组在我省指出的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天水市迅速行动,主动对标自查,以问题为导向督查整改,以示范引领为动力全面提升,让机关党建走出“灯下黑”。
不久前,天水市成立机关党建调研督查组,对天水市卫计委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拉网式排摸”,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机关党组。
反馈座谈会上,督查组指出卫计委在基层组织换届、社会组织党建责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争先创优等10个方面存在不足,并现场提出了整改方案。
天水市卫计委党委副书记邵宏伟说,这一系列表现主要还是体现在我们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积极,体现机关基层党建“灯下黑”的问题。
今年3月份以来,天水市在全市各个机关单位全面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查找和解决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组合机构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工作运行不规范、发挥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对倒排确定的1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按照“一个党组织,一套整改方案”的要求,采取限期整改、挂牌销号的方法,确保整顿一个、提高一个、巩固一个。
天水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雒建明说:“目前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机关党建‘灯下黑’的问题初见成效。通过督查,我们总共发出督办单13张,提出整改问题83个,到目前为止,已经整改了73个。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针对机关党建工作“上冷下热、层层递减”的问题,天水市全面推行各级层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将评议结果与绩效考核、评先选优等挂钩;面对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难以落实、党建和行政工作形成“两张皮”的现象,积极探索推行由行政分管领导担任党支部书记职务,按照分管科室设置支部,促进“一岗双责”真正落实见效。
一手抓“督察整改”,一手抓“示范引领”,天水市多方联动,对症下药,全面提升机关党建“上台阶”。李彦斌是天水市交通运输局的一名干部,刚刚建成通车的甘麦公路项目,是由他全面负责的。修路的三年时间里,他驻扎在项目工地,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严把工程质量关,保障了道路高质量完工。甘麦公路通车的第二天,他又被组织安排到另一个任务紧迫的重点交通项目——宝兰客专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的施工现场,全面负责项目进展。
李彦斌说:“能够连续参与两个重大项目的建设,我也感到无比自豪,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尽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应该说是组织需要我们到哪里去,我们就应该到哪里去。”
天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王炤俊说,坚持项目推进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重大建设项目,一律选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担岗负责。
相关新闻
- 2017-06-20天水: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
- 2017-06-20未来几天甘肃省多降水天气
- 2017-06-19天水市政府召开2017(丁酉)年公祭伏羲大典协调会(图)
- 2017-06-19天水市召开全市“双过半”经济运行调度会(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