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西部地理】康县吴家斜坡:陇南古方志《武阶备志》探秘

17-06-14 09:3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康县吴家斜坡:陇南古方志《武阶备志》探秘

  康县寺台乡吴家斜坡

  吴鹏翱走遍了阶州山川

  吴银贵家中收藏的乾隆年间圣旨

  《武阶备志》(局部)

  《武阶备志》是陇南古方志中一部优秀的著作,作者吴鹏翱(1755年—1826年),生于清阶州白马关分州安宁里(今甘肃康县寺台乡),字云逵,号仙陵山人。清代陇上著名文史学人,以《武阶备志》一书流芳后世。

  1吴家斜坡吴老爷

  6月1日,记者去往康县北部寺台乡采访,从县城出发,沿省道307线一路驱车往西北方向而行,在长坝镇段家庄附近,迎来岔路口,拐向县道499线,又沿东北方向疾驶。“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岸排闼送青来。”很快,记者又看到了那条清澈可爱的大堡河,它古称修水河,发源于蔡子垭的大堡河自西向东斗折蛇行而去,汇入犀牛江。

  这条河流就像老朋友一般熟悉,在这里,我们见识了传承300多年的枸树手工纸制造技艺;“绿叶银丝”,曾经兴盛一时的桑蚕业和神秘的康县茶马古道北线沿路的遗存。

  空气湿润得能拧得出水来,吹进车窗里的风似乎都是甜的。在乡政府所在地的文化广场,记者见到了寺台乡的副乡长唐荣宁,听到我们此行是要寻访陇南古方志《武阶备志》作者吴鹏翱的故里,他脱口而出:“吴家斜坡吴老爷,吴家斜坡就在剪子河坝村。”

  说到“坝”,这是康县最常见的地名后缀,而寺台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缓,除了大堡河由南向北贯流全境之外,还有小支流多条,形成沟坝地,剪子河坝就具有这样典型的地貌特征。

  在文化广场边,核桃树掩映下,矗立有一列文化墙,上面镌刻着一组表现寺台人文历史的青铜色泽的浮雕,其中有一幅正是题写着“武阶备志”,主人公穿着清代文人服饰,正在勘察阶州的山川,工匠刻刀下的线条流畅自如,人物形象勾勒得生动传神。

  我问唐荣宁:“吴鹏翱在当地还有直系后人吗?”他说:“有,我帮你们联系吴校长。”

  他与寺台中心小学的校长吴银贵的通话过程中,两人并没有提到《武阶备志》这部书,而是一再提到“圣旨”的字眼。唐荣宁转述吴校长的话,问我们乾隆年间的圣旨要不要看?

  小山沟里惊现乾隆年间的圣旨,这自然引起我们莫大的兴趣,只是记者纳闷,吴老爷吴鹏翱一生并无担任过什么显赫的官职,他著述的也只是一部方志,乾隆皇帝怎会给他颁下旨意来呢?

  2两道圣旨和一部书

  在寺台中心小学见到了吴银贵校长,他相貌朴实,待人热情,招呼我们去吴家斜坡。从邱家坝,我们拐进一道小山沟,沿着时断时续的剪子河逆流而上,转向一道乡间公路上山,十几分钟,吴家斜坡就到了,这是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庄。在吴银贵家里,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宝贝——两道乾隆皇帝颁布的圣旨。一道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另外一道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细看这两道圣旨,均是暗黄色织锦,绣织暗纹二龙戏珠图案,纹理精细,堪为上品,均长280厘米,宽30厘米左右,这比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圣旨尺寸大得多,圣旨的起头也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两道圣旨左面墨书满文,右面楷书汉文,书体苍劲挺拔、工整严谨。

  粗略地看了一下两道圣旨的内容,都是颁布给一个叫吴作哲的官员,表彰他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功绩,特授予其母亲、祖母为太孺人、孺人的封号。

  吴作哲和我们要寻访的吴鹏翱又是什么关系呢?吴银贵揭示答案,吴作哲和吴鹏翱为父子。吴作哲原籍阶州吴家道(今武都汉王),其父吴于清雍正年间迁居剪子河坝庵房山,起初全家人住在一间茅草房内,直到乾隆初年间于椒树坡修建新居,因吴氏独家,此坡便被人称作吴家斜坡。

  吴作哲举人出身,44岁时任云南武定州禄劝县知县。吴作哲一到任所,禄劝县正遭大旱。灾荒所及,饿殍露于野。初到任所的吴作哲一面呈禀朝廷和上级官府,一面则当机立断地开仓赈济饥民,这一果敢行为,赢得了禄劝县人民的赞扬。从此“吴青天”的美名不胫而走,此后他还担任过广东镇平县知县,时人曾有文赞扬“公之莅镇也,才二年耳,而时和年丰,士民蒸蒸向化,如春之阳,如冬之日……”这是相当高的评价。

  在《左传》中曾提到儒家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即“立德立功立言”,并称“此之谓不朽”。以此而论,吴作哲一生官职不显,但他却能为一方百姓体恤民情,为民请命,赢得青天美名,可谓“立功”,而其子吴鹏翱却放弃仕途,走上了游学之路,最终留下了一部呕心沥血的著作《武阶备志》,是为“立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吴鹏翱自小刻苦攻读,但他从州试到中举实际花去了16年的时光,中举时他已经34岁了。中举次年,即参加了礼部贡院的春闱(会试)不第,对于35岁的他,是继续苦读生涯以求仕途?还是干一点识见天下之事?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开始了宦游、读书、著述的新阶段。

  3成书不易,刊印更难

  吴鹏翱的老师是清代鸿儒、陇上学术大家邢澍,他在《武阶备志序》中对于学生的勤奋有生动记述:“余戚选贡吴君云逵,客浙东西十余年常与余相依。暇日无事,纵论古今,叹乡《州志》之不足据,发奋草创。就余家藏书三万余卷,朝夕披阅,手抄目营至夜分不少休。体例门目则就余商酌之。”从中可知吴鹏翱治文史而成《武阶备志》,并非一开始就确立的目标,而是他在宦游、读书生活的逐渐进行中,由思考而草创,系集腋而成裘的。

  这与吴鹏翱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教大有关联。按照《武阶备志·凡例》,吴鹏翱的自述:“愚自少从先君子远宦,迨稍长,复以觅食走四方,滇黔闽广燕赵吴越间,游历几遍。”这说的是,乾隆十八年后,他父亲吴作哲中举,家道振兴。过后两年,吴鹏翱出生,少年时光他随父开始了在狄道(今临洮)、云南禄劝、广东镇平等地刻苦攻读,奠定了他学问的基石。

  吴鹏翱从浙江辞别恩师邢澍,返回故里吴家斜坡后,并没有安于书斋,而是遍访陇南山川古迹,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写成《武阶备志》。这部著作耗尽了他的心血,“历三年余,积稿纸若干束。迨归故里,又登涉山川,博询故老。访钟楼于古寺,拓碑碣于荒祠。取旧所抄集者,芟之,润之,议论之。数年,稿成若干卷。一州二县之掌故秩然具备”,对于研究陇南地区历史地理人文情况提供了非常翔实的资料。

  《武阶备志》成书不易,刊印更难。直到吴鹏翱去世的60年后,他的这部呕心沥血之作才被刊印出来,成书二十一卷,流传于世。

  《武阶备志》一书的著作风格,影响并启发了后面的治史者。《阶州直隶州续志叙》云:“吴鹏翱《武阶备志》二十一卷,考据颇详,顾迄明而止,国朝事阙如也。”同期《阶州直隶州续志序》说:“书吏呈《武阶备志》一部,系郡人吴鹏翱所撰。考据详矣,但迄明而止……”可知,陇南晚清时重要方志《阶州直隶州续志》即继承了吴鹏翱求真求实的学术风范,并使其史事追求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吴银贵家里,并没有看到这部《武阶备志》,他说,除了这两道圣旨悉心保护得以幸免于难,其他家藏书籍字画都被毁掉了。

  好在这部书在甘肃省图书馆有全本收藏。

  文/图 记者 刘小雷 周言文

精彩推荐

  • 庆阳庆城县文化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图) 庆阳庆城县文化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图)
  • 兰州雁南路与南河路什字斑马线因施工被遮住 兰州雁南路与南河路什字斑马线因施工被遮住
  • 甘肃省高招评卷工作巡视会在西北师大召开 高考分数线和成绩预计22日公布 甘肃省高招评卷工作巡视会在西北师大召开 高考分数线和成绩预计22日公布
  • 钢圈“咬”住小孩手指 平凉消防“妙”手救助 钢圈“咬”住小孩手指 平凉消防“妙”手救助
  • 投资2亿 白银市会宁二中搬迁投用 投资2亿 白银市会宁二中搬迁投用
  • 消除废弃家具隐患 兰州城关区环卫局专车上门回收(图) 消除废弃家具隐患 兰州城关区环卫局专车上门回收(图)
  • 大山深处一对师生的希望与坚守 兰州市榆中县教育局:将保留克涝小学 大山深处一对师生的希望与坚守 兰州市榆中县教育局:将保留克涝小学
  • 兰州磨沟沿小区地锁拆除了 垃圾清理了(图) 兰州磨沟沿小区地锁拆除了 垃圾清理了(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名
2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候补委
3   中共甘肃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举行 林铎
4   林铎主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 研究加
5   新一届甘肃省委常委集体与媒体记者见面
6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书记、
7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
8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
9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
10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