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这一次,真相跑赢了“网传信息”
原标题:这一次,真相跑赢了“网传信息”
作者:段思平


5月18日下午起,一张有关南宁青竹立交匝道出现裂缝的图片在网上疯传,网友质疑大桥存在安全隐患。19日零时,经过技术人员在现场检查,图片中的那条裂缝其实是设计中的桥梁伸缩缝,从桥底看到的那条疑似裂缝的黑线,是白蚁爬行的线路。经过设计方技术人员现场鉴定,桥梁主体结构安全。
(据5月19日《南国早报》)
立交匝道出现裂缝,这绝对是公共安全方面的大事件,因此,当“立交裂缝”的图片出现在网上后,立刻引发了市民的质疑与担忧。但这一次,管理方行动极其迅速,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几个小时内就开展现场鉴定,证明了“立交裂缝”并非真相,并迅速发布权威解释,让人们悬着的心迅速放了下来,第一时间平息了舆论场上的非议。
当然,为管理方点赞,并不是要批评“立交裂缝”图片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其实有时人们传播一时难辨真假的“网传信息”,并不完全是出于恶意。一方面,青竹立交过往确实曾多次维修、给人们造成了不便,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这一次“又出毛病”了;另一方面,我们普通人不具备专业知识,是白蚁还是裂缝,确实分不清楚。
事实上,问题的解决,从某种程度上还要感谢“网传信息”,正是因为有市民出于对公共安全的担忧,将这一情况发到网上,才为管理方解决问题提供了线索。因此,有时管理者也不妨将“网传信息”视为对自己工作的一种监督和促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过往经验来看,很多时候“网传信息”之所以会广泛传播、影响甚远,正是因为那些本来占有权威信息、有义务发布权威信息的部门三缄其口、沉默以对。反之,如果能正视质疑,迅速廓清,不仅能消除人们的担忧,也能为自己的工作赢得主动与先机。
因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从这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吸取经验,今后在遇到各类“网传消息”、舆论杂音时,能及时发布真相、公开细节。哪怕真的是裂缝、不是白蚁,也要告诉人们,裂缝是怎么产生的,下步将要如何解决,会对人们造成什么影响。只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公开、发布体系,勇敢地面对各类质疑,甚至是谣言,才能树立自己的公信力,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新闻
- 2017-05-22评论:租房也应享有居住尊严
- 2017-05-22评论:共享时代不能缺少共同治理
- 2017-05-22评论:派件费上涨或不等于抱团涨价
- 2017-05-22评论:脱贫工作容不得“装儿子”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