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做大了世界经济“蛋糕”,但发展不平衡和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从四个方面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当前逆经济全球化思潮的抬头,与过去一个时期全球经济陷入“低增长困境”是分不开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长达8年的低增长和部分国家经济停滞,导致全球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部分人群受到冲击,各种矛盾趋于激化。在全球经济深刻转型、实现全面复苏面临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一带一路”建设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入手,推进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加工等全产业链合作,提升就地加工转化率和深加工能力,鼓励和引导我国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兴业,合作建设境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帮助沿线国家发展特色产业,让沿线发展中国家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参与到全球分工体系中来,进一步激活欧亚非大陆的经济增长潜力。这将积极影响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有别于原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是平等、开放、灵活、包容的新型合作机制。它更加强调平等性,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地位都是平等的;更加强调开放性,不是排他性的倡议,而是各国均可参与的“大合唱”;更加强调灵活性,适应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机制多样灵活;更加强调包容性,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利益交汇点。这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圈,建设利益共享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从而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发展。
打造经济全球化升级版。过去几十年,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市场融为一体,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然而,经济全球化也面临诸多新挑战,需要克服其负面效应,向更加包容、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改善全球收入分配格局,增强世界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倡导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提升经济全球化的包容性;倡导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增强经济全球化活力;倡导向绿色发展转型,加强中国与相关国家在生态治理、荒漠化监测和预防等方面的合作,加强跨界河流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监测及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这将对克服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打造经济全球化升级版、为全球经济开辟更加光明的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从改革开放初期打开国门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成为最大贸易国,中国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参与经济全球化,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在有的发达国家拒绝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任务仍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向沿线国家提供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比如,积极推动多双边投资贸易体系建设,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发挥作用;扩大沿线国家留学生规模,每年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等。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中国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关新闻
- 2017-05-05庆阳环县出租车司机被害案宣判 3名被告人被判死刑一人被判无期徒刑
- 2017-05-03张掖五一期间无重大事故无游客投诉
- 2017-05-02甘肃廉政漫画(第十九期)|无视(图)
- 2017-04-26春光无限好偶有小雨落 短期内兰州市白天高温或冲刺26℃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