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不拘一格“用”人才
原标题:《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解读之四:
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不拘一格“用”人才
创新人才的使用、评价、激励,是人才政策的三个关键环节,对于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具有决定性作用。《若干意见》针对用人单位缺乏自主权、评价导向不够合理、分配激励亟待完善等问题,从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创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创新人事编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若干创新性举措。
简政放权发挥用人主体作用
简政放权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核心举措。《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政府在人才管理方面正确发挥作用,就是要根据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要求,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市场能管的事情交给市场,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上。
这种政府的自我革命,彰显了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这些措施直击问题靶心,对于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功能定位、释放人才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放宽对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用管理,按照“竞争、择优、激励”原则,对优秀履职且具备履行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职责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医疗卫生单位自主实行“低职高聘”管理。
直面问题改革人才管理机制
在起草《若干意见》的前期调研中,事业单位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编制不足、人员不够、岗位短缺,尤其是教育、卫生等系统编制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若干意见》在编制管理、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正面回应了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为有效盘活编制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编制对人才的吸引作用,对全市事业单位距法定退休年限不足3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占本单位岗位职数,腾出岗位用于聘任已取得资格人员;创造性地提出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事编制改革,按照“按岗下达、自主聘用、合同管理、经费包干”的原则,采取设立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方式来解决对用人单位的弹性用人需求。为提高事业单位人才积极性,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办法,尤其要在医疗卫生系统优先建立完善稳定持续的工资增长机制,积极推行医疗人才年薪制。在人才退出方面,优先在教育系统建立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促进教师均衡优化配置。
量体裁衣建立多维评价标尺
现行人才评价制度对不同领域、不同门类的人才多使用简单的量化衡量,“一把尺子量到底”,评价标准针对性不强、脱离实际,容易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加快职称评价制度改革步伐,让职称制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需要,坚决抵制用同一个模子衡量、评价和培育人才。
《若干意见》中提出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树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坚持分类评价,对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实行各有侧重的评价。这是人才评价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步骤,是提升评价效能的关键一环,真正体现了人才评价制度将更趋科学、合理、精确。
强化激励激发人才创新创业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能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励是关键,让人才实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若干意见》首先完善了市级领军人才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引入优进劣汰制度,对领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连续3年考核优秀或有突出贡献者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停发次年津贴,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纳入领军人才评选。其次针对当前我市奖励多为临时性、一般性、局部性的奖励或评比,存在着奖项设置乱、激励不够、重复性严重等问题,完善了我市现有人才荣誉制度,合理设置各类人才奖项,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设立“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创新创业奖”“雄关尚贤奖”三类人才专项奖项。加大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对获得国家和省上人才工程荣誉的,在国家、省政府奖励基础上,市财政给予配套奖励。健全对乡土人才的奖励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土专家”等乡土人才给予一定补贴。提高人才政治待遇,加快建设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畅通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直接通道。
(人才专题调研组)
相关新闻
- 2017-02-23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实行保护区管理制度
- 2017-02-20王进平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调研时强调 :强化制度建设 提升服务意识
- 2017-02-14消除犬患 要制度也要自律——关注正式实施的《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
- 2017-01-09民盟甘肃省委提交《关于加快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建立现代院所管理制度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