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难”倒逼企业“练内功” ——透析甘肃省春季用工市场现状
原标题:“用工难”倒逼企业“练内功” ——透析我省春季用工市场现状
记者 胡作政 周昕媛
每年春节过后,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招工难”。在今天的招工大潮中,“80后”成了企业骨干,“90后”成为用工市场主体,企业面对的挑战已不单是大环境下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有新形势下用工市场的变化。
“管不住人”成企业难题
“现在人不好招,更不好管。”兰州市某文化传媒公司人才资源部主管张菁无奈地说,开春上班后,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和人才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招人,但收效甚微。
“以前,企业认为只要有钱就能招到人,而如今新生代的职员,更多的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还用老眼光看待他们,那么就会出现感情鸿沟。”张菁给记者分析说,在“80后”“90后”成为职场主力的时代,就业观念的转变让企业的传统管理制度完全被颠覆。
“80后”要工作更要生活,“90后”要工资更要自我。兰州市宏祥商贸有限公司行政主管万军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场思维也发生了转变,传统企业层级式组织架构越来越管不住人了。
甘肃省一高科技企业的王永生是一位“90后”职员,他认为,现在很多企业把员工当作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考核制度完全机械化、流程化、绩效化,纯属工业思维下的管控体系。而现在的新生代职员,尤其是“90后”,更适合“释放个性”的服务体验时代。一切传统的制度流程和规则在自由思维下的职员面前都会被打得一败涂地。
一位企业管理者告诉记者,现在职员真的不好管,轻不得也重不得。很多现代企业和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服务业,已把人力资源管理完全交给第三方、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他们企业为了加强团队建设,将设立专项资金开展企业职员培训和拓展性训练。
记者在兰州近日举行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看到,很多企业除了薪资外,更多的是用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来吸引新的职员。张菁认为,“与其费力找人,不如悉心留人”。现在很多企业主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管理上,而是放在招人上。
不以薪水论英雄
在湖北一家电子企业打工十年的会宁小伙张小东,看到老家“回乡创业,致富家乡”的宣传标语时,心里泛起了丝丝的波澜。最终,他留在了家乡会宁,开始了自己新的创业。
张小东在湖北这家电子企业工作期间,月工资5000元,对他而言已经很不错了,但比起在家乡创业,张小东更看重后者。他说,一些企业认为,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得是,只要有钱就能招到人,这种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不像父辈那样单纯为了养家糊口而进城打工,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
提高薪水就是解决“招工难”的不二法则,在新的用工环境下已经失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以前务工人员哪里挣的钱多,就往哪里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他们追求的不再是挣钱的多少了,而是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就业观的转变倒逼企业用人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变革。
当下的务工者,多数还是处于流动性就业,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和企业,这也是很多务工者挥之不去的尴尬和无奈。兰州市一家网络营销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人才招聘会上,很多企业开出了“诱人”的待遇,如“奖车”、“奖房”,提供夫妻房、为孩子入学提供帮助等等。这些虽然有一定的留人作用,但对于新生代务工者来讲,只怕也是短期有效果,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改变用人制度,建立适应新生代务工者需求的用工制度。
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既然员工特点和企业生产组织方式都在发生改变,那么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到了该重新审视的时候了。兰州市高新区一科技企业负责人接受甘肃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未来,员工很可能将从过去只从属于一个机构,逐渐变成从属于一张网络;而构成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将不再是雇用了多少人才,而是留住了多少人才。
不论是“招工难”,还是“用工荒”,都给企业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从表面上看,企业招工难是因为工资缺乏竞争力,但深层原因是管理制度与员工需求出现了“代沟”。这种“代沟”倒逼中小企业和一些新型企业转变观念,变“向钱看”为“向前看”。
甘肃省委党校教授、经济学博士张建君分析说,无论是短期改善季节性用工荒,还是长期改变结构性用工荒,作为用工单位,企业都要改善用工环境,搭建职业晋升空间,进一步顺应外来工由谋生型向谋发展型转变的需求,这样才能强化企业与员工的关联,形成一种“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氛围,真正地留住人才。
相关新闻
- 2017-02-21甘肃省出台意见规范政府部门在市场体系建设中的行政行为
- 2017-02-21甘肃省就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划出“硬杠杠” 18个“不得” 给红头文件“设限”
- 2017-02-21甘肃省建立市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
- 2017-02-20天水市2017年工会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启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