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 维护“兰州蓝”的“钢铁侠”
原标题:早出晚归、没有休假,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市场店铺——
“网格员”,维护“兰州蓝”的“钢铁侠”

窦燕琴和杨丽秀查收有烟煤。

夜间巡查。
2016年12月的一天,早上5时30分,入冬的兰州漆黑寒冷,家住雁滩的窦燕琴已打车到达塑料厂公交车站,她要从这里出发步行巡查沿街商铺使用小火炉情况;6时整,窦燕琴在汽车南站与同事杨丽秀“碰头”,开始一天的工作。窦燕琴和杨丽秀是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南站社区的网格员,她们和兰州市3000多名网格员一样,早出晚归,没有休假,没有时间照顾家人,每天从清晨到夜晚,穿梭在城市中,用双脚丈量着自己的网格。她们在为“兰州蓝”奉献着自己一份力量的同时,更渴望得到认同、理解和尊重。
“辖区有多少饭馆、小卖部,老板是哪儿的人,我们全都门儿清。”
“我们每天巡查的第一站是南站果蔬市场。”窦燕琴和杨丽秀“碰头”后向西行走,“这个市场以批发为主,5时到时是最热闹的时候。虽然现在市场的彩钢房里来暖气了,但是有的商户还在使用小煤炉,我们主要是看他们使用煤炭的情况。”
两人一进市场就看到一间彩钢板房中有一名商户架着小煤炉。“我看看你们用的什么煤?”杨丽秀问。商户不耐烦地用脚踢装着火钳的泡沫箱说:“你自己看吧。”她拿起火钳,熟练地打开炉子盖看了看发现是无烟煤,就一边合上炉盖一边叮嘱:“引火不能用柴火,要用引火煤。”“没有了。”“那我们下午给你送一盒来。”
紧接着,两人又查看了另外几家使用小煤炉的商户,还叮嘱他们注意煤炉的通风。“我们检查发现商户们都用的是无烟煤。我们现在都特别‘专业’,有烟煤是乌黑乌黑的,无烟煤是黑中带亮有光泽的;无烟煤冒的烟是淡蓝色的,有烟煤的烟是黄色的。”窦燕琴说。
检查完毕,已经7时30分了,窦燕琴和杨丽秀走出市场,原路返回。这时候,沿街的商铺和饭馆陆续开始生炉子了。“这家饭馆冒的烟不太对劲,进去看看。”杨丽秀指着不远处的烟囱说。饭馆亮着灯,可是两人敲门却没人开。她们只好从后巷拐到饭馆后门进入,饭馆内有两个人,看见后门有人进来才迎过来。杨丽秀掀开炉子盖,发现他们在用一次性筷子引火。“为什么不用引火煤?”“用不习惯。”“用用就习惯了,一定要用引火煤,不然你看外面全是烟,我们看见就进来了,你不烦啊!”老板应承着说好的好的。
一路上,陆续开门的商铺和饭馆经营者,看到两人都会打声招呼,“今天又这么早”、“又在检查啊”……杨丽秀说,她从小就住在南站附近,但从今年7月1日上班到现在,她认识的人比她过去20多年认识的都多。“刚开始开展冬防工作的时候,商户特烦我们,有一家铺子的老板说:‘你们天天看我们用的什么煤,要不要天天看我们锅里做的什么饭。’后来,经过夜以继日的巡查,辖区有多少饭馆、小卖部,老板姓什么,是哪儿的人,我们全都门儿清。很多店主都能理解我们,也和我们成了朋友,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杨丽秀说。
“网格员没有执法权,这是我们最尴尬的事。”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大亮。9时30分,两人到达机车厂五区,这里是南站社区辖区的最东头。“去吃个牛肉面吧,不然忙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窦燕琴说。面刚吃了一多半,窦燕琴的电话响了,理工大后门小街巷的网格员称,材料厂里有一个烟囱冒烟很严重。一听位置,杨丽秀说:“肯定又是那家,前两天因为冒烟我们就去过,用的是有烟煤,当时就跟他们说不能再用了,可是我们没有找到其它有烟煤,他们答应去买无烟煤,怎么又在冒烟?”
两人迅速吃完面,到达巷口,烟囱冒着很大的烟,窦燕琴先用手机拍了视频发到冬防工作群,又急忙联系西果园镇的冬防巡查车,“一旦发现有烟煤,巡查车会立即没收拉走的。”两人进入生炉子的彩钢房,一名男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用的是清洁煤球,你们看那间屋子里放的都是才买的。”但是,网格员们却在另一间房间里发现半袋有烟煤,窦燕琴告诉他,按照规定发现有烟煤一律没收,这名男子一听抓住煤袋子不让收,说一定要请示老板。窦燕琴打电话与他的老板沟通后,男子才松手。
从材料厂出来,斜对面一间民房的二楼有两个烟囱冒着烟,窦燕琴、杨丽秀和其他网格员一起走进民房的院中,发现了几袋柴火和有烟煤,正要没收时,房东用身体护着,表示这些柴火和有烟煤都是房客的,不能随便拿,窦燕琴反复介绍政策,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让房客来找她。但房东仍然不同意,情绪也很激动,还斥责他们多管闲事。最终,网格员们只能离开。
“网格员没有执法权,这是我们最尴尬的事,不能强制没收,只能耐心规劝。碰到不理解我们、骂我们的人,只能忍。”窦燕琴说。
“我们都是身兼数职的钢铁侠”
10时30分,早上的巡查基本结束了,南站社区的网格员们陆续返回社区。10时40分,是每天的例会时间,除了一名上午在社区值班的专干外,其余5名专干要总结早间的巡查情况,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会开完了,杨丽秀回到自己的座位,此刻她的身份又多了一个——社区的就业专干,她还负责着社区的安全生产等工作。早上在社区值班的同事给她转办了几项属于她的工作,她一一回电话,了解情况,向居民解释解答疑问,需要现场办理业务的居民,她也约好了时间。其间,还接待了一名办理失业证的居民。窦燕琴也开始了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处理了一些社区的日常工作。“我们都是身兼数职的钢铁侠。”杨丽秀打趣说道。
12时,窦燕琴去物业公司安排三维市民终端安装的工作,没顾上吃午饭;杨丽秀吃了一碗方便面,把早上的冬防巡查记录写完。“这本冬防巡查记录社区的6名专干人手一本,从10月下旬就开始记录,每天最少要记录5个时间段的巡查情况。”杨丽秀边写边说。
镇上和社区的两级冬防巡查组来了,窦燕琴和杨丽秀又匆忙跟着巡查组一起检查辖区商铺、饭馆的煤炭使用情况,凡是发现使用有烟煤的,一律没收。同时,窦燕琴汇报了上午在理工大后门小街巷民房里发生的事,巡查组来到该民房,没收了屋内的有烟煤。
检查刚结束,窦燕琴又接到电话:市委督查室驻七里河区督察员要来社区检查冬防工作。负责整理冬防资料的杨丽秀马上收齐了6个社区专干的巡查记录,以及引火煤的发放花名册等资料,交到督察员手中。之后,督察员又随机抽查了一家商铺,对社区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我们真的希望能得到居民的理解和尊重。”
忙碌到了下午4时许,又一轮的巡查要开始了,这次要延续到夜间12时。
这时候,窦燕琴的微信响了,里面传来奶声奶气的声音:“妈妈,你什么时候下班?”2岁半的女儿用婆婆的微信问她,窦燕琴给婆婆打去电话,说今天还是跟平常一样的时间回家。而这个时间,是凌晨0时许。“开展冬防工作以来,我大部分时候都是12时许回家,有些时候都超过1点了,1点以后我就住在办公室了。我已经3天没回家了,对家、对孩子都很亏欠……”窦燕琴说。
走出办公室,窦燕琴和杨丽秀先去果蔬市场给商户送去了引火煤,之后在一家小饭馆里吃了炒面片。“夜间巡查的重点是小火炉以及晚上在路边倾倒垃圾的情况,个别商铺以前买了有烟煤,认为买了总不能不烧扔了吧,所以会在晚上偷偷用。”窦燕琴说着,走进一家餐馆,老板还没等她们开口,便自己说:“我这儿没有有烟煤,用的是引火煤、无烟煤,你们白天晚上查,不累吗?”两人笑着说:“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就好了。”
夜更静了,沿街的商铺陆续关门了,夜间巡查的网格员们还在巡查。此时,一些居民会趁着夜色把垃圾倒在路边,杨丽秀上前劝说:“麻烦您将垃圾投放到垃圾箱里,这样环卫工人也不至于太辛苦,环境是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护的。”居民反倒很生气:“我不丢垃圾,要你们干什么,你们早下岗了。”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最怕受委屈,真的希望居民能够理解和尊重我们。碰到这种情况,大家说说笑笑地发发牢骚,调节好情绪,该干的活还得继续干。”这就是网格员的“调节大法”。
凌晨零时许,窦燕琴和杨丽秀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冬防工作开展以来,她们微信运动的步数每天都是2万步起,有时还突破3万步。“说实话很辛苦,但看到那一点点的成绩,我们很有成就感。”窦燕琴说,“兰州市所有的网格员都跟我们一样在这么做,我们每个网格员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一定能换来兰州市干净的环境、新鲜的空气。”
时钟指向12月7日零时,窦燕琴和杨丽秀与其他网格员换岗后道别,再过几个小时,她们又会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文/图 记者 田玥
相关新闻
- 2017-01-03兰州:巡街查巷 不懈监测 只盼蓝天更蓝(图)
- 2017-01-03《今日聚焦-甘肃》 “硬”手段留住“兰州蓝”
- 2017-01-03“捍卫‘兰州蓝’ 我们徒步行”徒步迎新活动举行
- 2017-01-03“兰州蓝”背后的治污“武器”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