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遏制校园欺凌须德法教育并重
原标题:遏制校园欺凌须德法教育并重
近日,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校园欺凌”一事引发社会热议。一个时期以来,校园欺凌事件多有发生,暴露出当事学校在道德和法治教育上的短板。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德与法,是最基本的人格教育。小学三四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期,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学校和家长,要让孩子懂得道德的边界和法律的底线,懂得什么是善恶,让孩子从小就把崇德守法树立为人生坐标,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担负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责任。这对于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知美丑辨善恶、见善不欺、见恶不惧、见义勇为的正派人至关重要。
上述小学里一名小学生把厕纸篓扔到同学头上,这种行为是嬉闹,还是欺凌?对此,从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厘清边界,不仅有利于事件解决,对学生们来说也会是一堂鲜活的德育法治课。而涉事的家长、老师、学校乃至社会各界都是这堂课上的“老师”,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们的目光聚焦。事件仍未解决,每个当事方都应该向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担当,要评估自己的言行是在向孩子们传递正能量,还是扩散负能量。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其根本在于要为未来的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主人翁。以此衡量,我们今天不对孩子的失范行为作出准确定性,既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更是对国家之未来不负责任。
中关村二小事件提醒我们,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知识的传授。往近了说,它关系到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关系到我们是否拥有健康心理和美好的生活;往远了说,则关系到我们要把国家的未来托付到什么样的人手中。
既然这样,今天面对孩子的失范行为,我们为何不把道德和法治教育抓得实一些呢?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 2016-12-13【理论·学习】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评估机制
- 2016-12-13【评论】现代化城市的本质是生活质量更高
- 2016-12-13【评论】下移监管重心保障农村食品安全
- 2016-12-13【评论】推进土豆“主粮化”具有深远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