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定西通渭废旧农膜“变废为宝”促“双赢”

16-11-24 04:5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作者: 编辑:王若瑜

  原标题:废旧农膜“变废为宝”促“双赢”

  特约记者 赵世军

  近年来,通渭县在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力创建全国现代旱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同时,积极构建行政推动、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走出一条废旧农膜“变废为宝”的重生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地膜这东西对增加农作物抗旱能力、帮助我们增收提效上很有帮助,但前些年许多村民将大量的废旧农膜随意丢弃,残破的农膜被风吹得四处‘游荡’,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现在村里设有好几处废旧农膜回收点,村民都很自觉地把地膜捡拾干净,直接送交到回收点,既增加了收入,又清洁了环境,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什川乡盘龙村村民韩作智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通渭县积极推进“一乡一站、一村多点”的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建设,在各乡镇设立回收站18个、各村设立回收点332个,采取“交旧领新”“以旧换新”“现金收购”等多种方式促进废旧农膜回收,切实加强了农村废旧农膜污染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变废为宝,全民受益”,这是通渭县探寻出的一条解决“白色污染”的路子。去年以来,该县实施2万吨废旧地膜再利用项目,先后扶持甘肃宏鑫农业科技公司、昱晖新材料公司建成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和造粒生产线,并培育了旺学塑料加工公司、通兴塑料生产公司、瑞通塑料加工公司、翻梅废旧地膜收购加工厂4家加工企业,面向社会敞开收购废旧地膜进行二次加工利用,使废旧地膜利用走出了一条“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路子。

  记者在甘肃宏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废旧农膜加工车间看到,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声,一堆堆废旧农膜经过机器清洗、热化、压缩、冷却等工序后,变成晶莹透亮的全新成品塑料颗粒。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废旧农膜经过清洗后可以直接加工成管材,用于建筑、水利等行业,像这种由废旧地膜加工生产的全新颗粒可以制成各类高档塑料品,今年该公司以每吨800元的价格已回收废旧农膜4787.5吨。

精彩推荐

  • 甘肃女企业家对口帮扶出实招 帮扶60多户贫困户(图) 甘肃女企业家对口帮扶出实招 帮扶60多户贫困户(图)
  • 酒泉市瓜州县柳园镇:军民团结一家亲、鱼水交融见真情 酒泉市瓜州县柳园镇:军民团结一家亲、鱼水交融见真情
  • 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估验收组在徽县检查验收创建工作 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估验收组在徽县检查验收创建工作
  • 兰州市土门墩:抓好属地污染源管控全力捍卫“兰州蓝” 兰州市土门墩:抓好属地污染源管控全力捍卫“兰州蓝”
  • 兰州市工商局多措并举 全力规范市场秩序纪实(组图) 兰州市工商局多措并举 全力规范市场秩序纪实(组图)
  • 曹伯正 用镜头发现生活中的感动(组图) 曹伯正 用镜头发现生活中的感动(组图)
  • 研究敦煌学需要“工匠精神” ——访敦煌学者马德(图) 研究敦煌学需要“工匠精神” ——访敦煌学者马德(图)
  • 古老金城携精品百件“非遗”出国门(组图) 古老金城携精品百件“非遗”出国门(组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合力拓宽脱贫致富路——甘肃甘南
2   张春贤在甘肃调研
3   甘肃东乡:从“要我脱贫”到“我
4   甘肃“6873”交通项目向社会资本
5   兰州安宁区每个街道有望筹建规范
6   甘肃张掖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7   2017年甘肃省艺术类统考时间确定
8   单双号限行之后 兰州部分有车一
9   西北民大师生“手绘”兰州小街巷
10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2016年12月份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