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投稿

扬帆远航破浪行——白银会宁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纪实(组图)

2016/11/2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文良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会宁职专(郭城农中)法制报告会

  中国甘肃网11月23日讯  (通讯员 苟克勇 丁伟军 文/图)会宁,一座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小城,在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以及林则徐、左宗棠的跫然足迹中,在丝路古道不绝于耳的清越驼铃中,在三大主力红军震古烁今的会师凯歌中,追述着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印证着一方土地的卓然神奇。

国庆祭先烈活动

  承文化之积淀、蕴山岳之宏秀、焕祖厉之灵光,从“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古训,到“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一代又一代会宁人抒写挥洒浓墨重彩的教育篇章。特别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各项指标一直位于全省各县区前列,30多年来保持长盛不衰。先后有近7万名大学生、5000多名硕士、1000多名博士走出会宁。

  植根于这片崇文重教的沃土,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不甘人后、追求卓越,在国家大力发展职教的阳光雨露中葱茏苍翠,灼灼其华,正在成长为陇上职教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的梦中国梦诗歌散文朗诵会

  风雨砥砺三十载

  顺应时代发展,1982年,县委、县政府改办郭城中学为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1987年,创办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94年,在郭城农业中学挂牌成立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晋升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007年,会宁县委、县政府筹资8000万元,在会宁县城建设会宁县高级职业中学。至此,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会宁县高级职业中学,四块牌子、两套人马,全县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增强县内职教办学实力,提升办学层次,2012年2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整合县上两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的办学资源,合四块牌子为一块牌子,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大手笔催生大活力,大改革带来大发展。目前,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分教育新城和郭城两个校区,生源涵盖全县各乡镇、辐射毗邻县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595名,设84个教学班。教职工38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56人,占专业课教师的40.73%。学校占地737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237亩,租用农学实训场地500亩,建筑面积8.624万平方米。学校教学楼、综合楼、实训楼、体育艺术楼、公寓楼、学术报告厅、专业实训室、餐厅等逐步建成、趋向完备。设立白银市第十三、十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设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2个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设备总值2454.26万元,校外实训基地9个。三十载风雨砥砺,三十载厚积薄发,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阔步走来。

全国中职文明风采大赛全国优秀组织奖

  标新立异写春秋

  会宁是“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肉羊之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培育“四大产业体系”,即:全膜种植增收、草畜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产业的支柱是资金,关键在人才。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牢牢把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脉搏,逐步探索出了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的办学之路。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针和“升学与就业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联合办学与自主办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办学模式,着力打造“六大工程”,为会宁县委、县政府的宏伟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持。

会宁职专“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优秀文化”经典诵读比赛

  有理想会做人的德育建设工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把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开设德育教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同时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三是精细化常规管理,从“把常规做成习惯,把习惯做成精品”的习惯育人目标,到“校园生活要有魂,德育渗透于无声”的生活育人要求,再到“学生是全校教师的学生,老师是全校学生的老师”的全员育人理念,形成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四是开展朗诵《弟子规》活动,弘扬传统美德。从2011年起,各班每日定时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从修身、立志、孝心、感恩、交友、爱国、诚信、勤俭等方面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旨在用孝心提升爱心、用爱心唤醒责任心,以责任心提升组织纪律性。

会宁职专“践行核心价值观 传递青春正能量”歌咏比赛

  有文化会学习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文化教学夯基础,活动育人展才华。以文化够用为原则,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为技能培养和继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活动育人的功能。

  一是规范课堂教学,促教学质量提升;二是开展竞赛,增强学习动力;三是组建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四是绿化美化校园,重视环境育人。组织开展普通话演讲竞赛、英语口语竞赛、科技制作竞赛、歌咏比赛、体育运动会、文艺晚会、书画大赛、征文竞赛、技能大赛、教师说评课活动、青年教学能手选拔、优质课竞赛等各种竞赛活动。成立和组建了5个社团组织和10个兴趣小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通过全校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近三年,该校高考平均升学率为96.7%。其中,2013年升学率94.7%,本科录取18人;2014年升学率97.6%,本科录取人数达79人,名列全市第一;2015年升学率97.6%,本科录取47人。星光艺术团组织开展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县内引起强烈反响。舞蹈《月影霓裳》获2015年全国校园春晚金奖,学校荣获第十五届全国校园春晚百佳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校长张克礼荣获“中国校园文艺榜中榜十佳影响力校长”荣誉称号。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甘肃省及第十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该校均获得优秀组织奖,王刚老师获“全国杰出指导教师奖”。该校学生的科技制作在甘肃省第二十八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校园里,春夏秋三季鸟语声声花香袭人,盛冬雪霜时银锁枝头景致迷人,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株花草能育人。

会宁职专“诚信伴我成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 (2)

  有技能会操作的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管理靠改革,生存靠质量。办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毕业生的技能水平是衡量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

  培育骨干专业,建设实训基地。涉农专业是该校的主体专业,也是骨干专业,做大做强现代农艺技术和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两个涉农专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该校的优势所在。近几年,在省市县各方支持下,现代农艺技术实训室、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实训室、智能日光温室和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等建成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学校的实训条件。学校自筹资金建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电钢琴室、节目排练室、器乐室;建成了独立域名门户网站。

  联合办学,为学生素质提升搭建平台。三校生高考、对口单招、“2+2+1”的中高职业一体化办学、“2+3”五年一贯制等针对职业学校的高考政策,搭建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立交桥,打通了职校生继续深造的通道,为每一位职校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也赋予了新形势下校校合作的新形式新内涵。该校抢抓机遇,先后有249名学生通过联合办学升入高校深造。

  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逐步实现把车间搬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从2011年开始参加的中职学生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有754名学生获得等次奖,其中10名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连续三年全市农业技能类赛点设在该校。在全日制教学的同时,依托白银市认定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学校设有的白银市第十三、十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完成“两后生”、SYIB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技能鉴定14556人,促进了服务三农和再就业工作。

  有标准促规范的制度建设工程:

  建章立制,步入规范。近几年,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包括学校章程、教职工考勤管理制度、职称评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代会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细则等12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逐步步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有师德会育人的师资培训工程:

  花红全靠育花人,学校通过抓师德、端正教风,抓师培、提升能力,严奖惩、建立激励机制等做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来,该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93篇;开发校本教材9种;课题研究省级立项13项,通过省级鉴定11项,市级立项12项,通过市级鉴定10项;共26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34人次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培训,38人取得了技能培训鉴定资格证书。学识渊博、教艺精湛,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教师们以无私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在职教田地中努力耕耘。

  有技巧会防身的校园安全工程: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组织有关校园安全的一系列政策和要求,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行了校园封闭式管理,一月开展一次管制刀具的排查和校园安全演练,定期不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报告会,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主题班会,做到安全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设施到位、资金到位,人防、技防、物防三结合,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桃李芬芳香满园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会宁职专先后培养出各类专业毕业生18721名,众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致富带头人和企业技术骨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三年来全校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到99.7%,就业率每年达到99%以上,改变了长期困扰中职学校发展的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了专业对口、岗位稳定、待遇较高的优质就业。

  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白银市市级校园文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被中华书局授予“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称号。同时,被相关部门认定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甘肃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白银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

  2015年8月27日,《甘肃经济日报》以《春风化雨培桃李德技并重育英才》为题对学校进行了全面报道,着重宣传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和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的办学特色,让会宁职专声名远播。

  长风破浪会有时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会宁职专在不懈的拼搏奋斗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改革与创新之间,迸发出了蓬勃的竞争活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于去年6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给会宁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各级领导的大量心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将围绕县委、县政府构建“四大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借创建甘肃省中职示范学校的东风,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立身职教图大业,植根三农发春华。时序迭进,长风浩荡,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颗镶嵌在陇原大地上的职教明珠,一定会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张文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