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投稿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目标 ——写在中国共产党兰州市西固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之际(二)

2016/11/1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王烁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分团讨论
清洁城市
交流学习
城市管理
改善民生

  中国甘肃网11月19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西固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按照议程继续进行,大家在分团讨论时认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的发展和积累,西固已经进入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发展日趋协调、开放力度空前加大、发展基础不断厚植的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十三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全区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始于当前,未来更加美好。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聚焦三大战略、抓实三大产业、加快三大建设、推动三大服务管理上水平”。

  聚焦三大战略

  开放活区战略。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依托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用开放促进转型跨越、用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用开放助推全面小康建设,经过5年的开发建设,把西固建成综合性国际物流与商贸中心,让西固成为甘肃乃至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项目强区战略。牢固树立“发展靠项目,发展抓项目”的理念,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积极谋项目、争项目、抓项目。强化项目意识,加强项目预审,优化项目服务,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招商落地和加速建设,通过大项目带动西固的大发展,实现西固的大跨越。

  教育兴区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最大环境、最大后劲来抓,打牢教育基础,支持职业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做强“母亲教育”品牌,全力打造“西部教育名区”,切实发挥教育提升素质、汇聚人才、创设环境、带动发展的特殊作用,为转型发展夯实基础和积蓄能量。

  抓实三大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依托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滨河路沿线交通优势和南山坪台土地资源,着力打造“三大物流基地”。一是打造港务区物流基地。以东川铁路国家一级物流园为龙头,加快征地拆迁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要求,完善配套功能,创新集货、税费、用地、金融等政策杠杆,使之成为吸引国内外贸易的价值洼地和政策高地,努力把港务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二是打造滨河路沿线物流基地。持续推动现有物流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做大规模,加快推进西港物流园建设,培植壮大鑫港、丝路电商等物流产业园,充分释放和发挥物流产业效应。同时,鼓励兰高阀等大型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释放装备制造物流需求。三是打造南山坪台物流基地。以范家坪、广家坪、扎马台、青石台为核心,连通南山坪台资源,依托港务区和市区市场布局调整,积极引进实施一批高端物流、仓储集散市场项目,着力打造商贸综合物流集散带。

  加快推进高端商贸发展。按照“高标准建设、大商气聚集”的发展方向,立足西固实际,加快高端商贸发展,着力把西固建设成与兰州主城区相媲美的高端商贸中心。一是打造城市综合体。依托旧城改造,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建成华奥全球商品直销中心、红星美凯龙、吾悦新城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功能和商业品质。二是构建特色商贸圈。依托中心市场改造提升、恒大都市广场建设、三毛厂以及兰高阀片区开发,构建核心区域商贸圈,切实增强核心区商贸辐射能力;依托中川高铁和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三个站前广场和沿线城市综合体布局,构建西固东西路沿线商贸圈,促进东部片区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依托金城公园建设,改造提升福利区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构建福利路区域商贸圈,进一步聚拢人气和商气。三是培育外贸新优势。依托港务区兰州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使进出口贸易成为推动西固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全力打好文化旅游牌。抢占全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制高点,突出大兰州文化理念,突出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与科技、现代人精神追求行为相结合,创设特色景区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一是规划先导。充分调研西固历史文化、山形地脉、林河岸岛、民风民俗和工业遗存等特色资源,按照大景区建设、大项目带动的思路,编制西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提高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经济性,着力提升西固文化旅游特质。二是重点突破。坚持规划引领、市场化运作和大项目引爆,加快河口古镇、金城公园主题乐园、达川生态度假休闲特色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并将“文化+”和“旅游+”理念贯穿文化旅游发展全过程,打造一批创新型、体验型旅游产品,切实提升西固文化旅游知名度。三是政策扶持。用足用活国家、省市有关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抢抓国家和省市特色小镇建设政策机遇,以河口黄河风情小镇建设为契机,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入的先导性作用,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多渠道投入、多政策聚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三大建设

  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按照打造“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际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把港务区打造成为甘肃国际陆港龙头、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平台。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山前路、西新线、G309和北滨河路西延段等“38+3”路网体系,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四通八达、内外衔接、方便快捷的内陆立体联运格局,切实发挥咽喉枢纽、集散分拨和交通基础优势。同步实施东川、新城棚户区,公路客运枢纽中心、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快五大功能建设。全面推进集装箱货运、铁路口岸、保税物流、多式联运和智能智慧国际陆港功能建设,加大核心项目谋划、争取和落地力度,尽快形成“港口后移、多式联运、就地办单、无缝对接”的智慧港务区,使港务区成为西北规模最大、核心功能最全、开放程度最高、优惠政策最多的国际一流内陆港。三是加快国际班列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园和兰州“座中六联、九九归一”的交通枢纽优势,打造中欧、中亚、南亚三大国际贸易通道,汇集全国各地的生产生活资料,在港务区优化编组、集散分拨,构建“联合走西口、集疏在兰州”的联运新格局,实现“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重要的编组枢纽和集散中心。四是加快招商引资进程。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围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大宗物资、跨境电商、进出口加工等产业,瞄准“3个500强”企业,全面落实政策支持,做好服务保障,积极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投资环境,使港务区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西部投资开发的热土。

  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345”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以富民增收为根本,以变貌美颜为基础,以城乡一体为目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群众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一是打赢小康示范村建设攻坚战。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思路,坚持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搬迁、城中村改造、新型小城镇建设“四个结合”,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提升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完成小康示范村建设任务。二是打赢特色小城镇建设攻坚战。按照“产业牵引、分片推进、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出台特色小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全力推进达川、河口、新城、东川、柳泉5个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规模适度、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逐步形成以城区为核心、以周边小城镇为支撑的布局合理、组团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三是打赢农民持续性增收攻坚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强化产业为支撑,发挥2个千亩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等产业,拓展农业功能,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实现增收。加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林权、房屋和农业设施等资源变成增加农民收入的活资产。

  旧城改造建设。旧城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综合性工程。一是实施改造提升工程。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改造”的思路,用足用活国家及省市棚户区改造支持政策,加快实施兰西铁苑、新城、文化街区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不断提高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旧城区居民居住、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通过连片改造,实现整体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二是实施内外畅通工程。按照“内畅外通、互联互通”的思路,全力服务推进南绕城高速、南山路、轨道交通、北滨河路西延段、G309等重点交通路网项目与城区互联互通,重点实施以“三纵四横一环”为核心的城区路网畅通工程,加快建设衔接路网配套和绿化整治工程,着力形成内外相联、畅通无阻的大交通体系,有效解决“南北不通、东西不畅”问题。三是实施设施配套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整治线网乱、设施旧、配套差等问题,加大投入力度,改造老旧管道和人行桥涵,新建改造一批便民市场、健身路径、公共绿地、养老设施、公共停车场和小广场小游园,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生活。以打造精品街巷为重点,实施增绿、增景、增椅、增亮、增文明和减脏、减乱、减差、减丑、减违章工程,为群众打造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

  提升三大水平

  注重形象品位提升,着力推动城市管理上水平。城市是地方形象的“名片”、人民生活的乐园。一是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按照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要求,持续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城市综合管理运行平台作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创建精品网格为抓手,以科学化、精细化清扫保洁为重点,以违法建设零容忍为关键,进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城市网格管理、五城联创、大气污染防治和平安建设四大职能,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狠抓城乡环境治理。加强城乡环境治理队伍建设,大力推行数字化城乡环境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整治占道经营、非法营运、违法广告等行为,重拳打击城乡违法建设。以整治农村脏乱差为先导,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村庄绿化力度,实现树木围庄、林带环村。三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坚持保护优先,全面实施一级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水源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元托峁沟、寺儿沟两大洪道治理,通过水系开发和利用,建成集防洪、观光、休闲和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厚植南山片区和黄河两岸绿色屏障。

  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推动人民生活上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发展机遇、均等的公共服务、普惠的社会保障,实现经济发展指标与人民幸福指数共同提升。一是推进就业创业。围绕陆港经济、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鼓励和引导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充分发挥政策集成和部门协同效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风险投资相结合。强化科技支撑、投融资保障的环境营造,壮大创新创业群体。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支持,落实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政策,努力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二是提升保障水平。全面建立以新型医疗合作、最低生活保障和基金救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和住房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实现“虚拟养老”城乡全覆盖工程。加快完成殡仪服务中心、生态园林公墓等重点项目建设,改革殡葬风俗。三是推进均衡教育。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联校、联片、集团化办学,不断优化“一体化办学”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增强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品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进一步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改扩建和新建一批公办城乡幼儿园。持续开展“母亲教育”培训,以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四是推进文体事业。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优化布局体育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影剧院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体育产品的供给和项目落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普及,努力实现均衡化、优质化发展。五是推进医疗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医药分开,实施分级诊疗。加快完成兰大二院西固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计生服务中心三大医疗机构用房建设,推进兰州国际港务区医疗卫生中心、乡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推动社会治理上水平。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要求,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平安西固”增添更加亮丽的色彩。一是加快依法治区进程。按照中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加快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守信的法治政府。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三单一网”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依法办事,防止权力越线。完善行政执法管理,整合执法主体,推行常态化综合执法。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打造立体式便民法律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营造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平安创建水平,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三是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持续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以危化企业、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领域为重点,强化执法检查和源头治理,不断提升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加快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同时,该区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破解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奋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党的建设生机与活力,努力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