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1月19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吕晟君 实习生 石雨涵)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0月31日至11月17日,我市连续18天为污染天气。从11月16日起,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11月18日,记者从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在应对外来沙尘污染的同时,PM2.5已成为防治重点。至本月底,继续在市区及周边重点控制区域实行大气污染橙色预警,并适时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根据气象条件变化,调整预警级别。
63年后兰州再度遭遇冬季沙尘
据气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18日下午至20日期间,我市遭遇罕见的冬季沙尘天气,将进一步加剧我市大气污染治理难度。据介绍,此次冬季沙尘天气实属罕见。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我市曾在1951年和1953年出现过冬季沙尘天气,距今年沙尘天气时隔63年。与此同时,未来一周我市还将出现弱浮尘天气,这也是1986年我市出现过此类天气后,首次遭遇的不良天气状况。
环保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监测数据显示,18日凌晨至11时,我市AQI指数一直在200以下;到了12时,上升至208,此后一直在200以上。16时左右,漫天黄沙席卷而来,能见度急剧下降,很多市民戴上口罩出行。到了17时,AQI指数飙升至500,达到严重污染。
据介绍,受极端不利气象因素叠加本地和外来污染源排放综合影响,10月31日以来我市空气质量已连续18天污染。
对此,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于11月8日启动了橙色预警,并采取了部分应急响应措施,产生了一定环境效益;
应急期间没有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气。
沙尘过后PM2.5将成防治重点
自11月16日起,我市首要污染物成为细颗粒物,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也相应加剧。经过分析,机动车燃油和居民散煤等化石燃料不充分燃烧等低空焚烧污染是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截至11月17日,11月份我市PM10超标12天、PM2.5超标5天,尤其是13日以来持续静稳、逆温,造成我市PM10、PM2.5、NO2小时浓度均值同步动态变化,其中氮氧化物二次生成的硝酸盐与PM2.5的关联很大,同时NO2和CO也呈现正相关性,交通高峰期尤其明显。同时,11月16日、17日连续两天中度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PM2.5已经占到PM10的50%左右,在没有外来沙尘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已经替代PM10成为防治的重点。
以上分析说明,影响NO2浓度、进而影响PM2.5浓度的重要污染源是低空焚烧污染,而且焚烧污染物累积速度较快、易形成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同时市气象局预测,本月底前我市将继续受静稳、逆温等不利气象因素控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等级维持在4至5级,极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清除,除18日晚至20日期间受外来沙尘天气影响外,我市地面风速均小于0.1m/s,污染物不易水平扩散;城市上空逆温层在500—1000米之间,污染物不易垂直对流,各类持续内生的低空大气污染物不断在近地面累积,并随下沉气流不断浓缩,极易造成重度以上污染天气。
根据气象条件调整预警级别
在气象条件无法进行人为有效干预的情况下,采取综合措施压减各类污染物排放源,是遏制当前污染继续恶化的根本之策。按照《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相关规定,通过综合研判,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决定在市区及周边重点控制区域继续实行大气污染橙色预警,至本月底前采取橙色(Ⅱ级)响应措施,如果污染加剧,将适时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并根据气象条件变化,适时调整预警级别。
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倡议广大市民
一、举报发生在身边或平常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你可以拨打12369环保举报电话,举报渣土野蛮拉运、土方违规施工、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工业企业和居民小火炉冒黑烟行为。
二、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自觉遵守机动车尾号限行规定,切实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
三、不焚烧垃圾、枯叶、荒草等易燃物,不使用有烟煤等劣质煤,减少低空焚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