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投稿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武威民勤县:创新机制筑生态安全屏障

2016/11/1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记者 马顺龙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民勤县北端的青土湖,黄绿相间的芦苇一眼望不到边,一湾湾水域在秋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光,水鸟嬉戏,生机盎然。

  2009年,青土湖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2010年以来,民勤县以青土湖区域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治沙造林活动,在青土湖区域完成治沙造林7万亩,封沙育林草12万亩,有效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同时,首次从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1290万立方米,当年形成了3平方公里的水面,之后每年都向青土湖生态注水,水域面积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24平方公里,其中连片水体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91平方公里,水体沙丘相间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33平方公里。

  2015年,青土湖水面达到22.36平方公里,形成了约106平方公里的旱区湿地。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的增加,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根据甘肃省水文局青土湖地下水位监测点监测,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到2016年的3.06米,上升了0.96米。2016年8月中旬,民勤县迎来一次超过一周的阴雨天气,13日和21日青土湖区域两次出现局地暴雨,过程降水量达72.6毫米。今年至目前,青土湖区域降水量已达132.2毫米,有效改善了青土湖周边地区的局地小气候,降水量明显增加,促进了生态恢复,使区域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民勤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生态屏障行动”和武威市委“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生态建设长效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恢复改善。

  青土湖,一个荒漠与绿色辉映的地方,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阻隔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握手相连”,唱响了民勤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壮歌。

  坚持不懈落实战略任务

  民勤县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不断健全完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建立财政供养人员义务压沙制度,持之以恒地开展干部职工义务秋季压沙和春季造林活动。

  每年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建设防沙治沙展览馆、制作系列专题片、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开设政府网站专栏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大宣传、大教育活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踊跃参与民勤生态治理,形成了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民勤县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注重从长远规划着手,编制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及全县防沙治沙规划和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甘蒙省界千里沙漠大林带等区域治理规划,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按规划、有计划稳步推进。

  民勤县健全完善“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和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注重防沙治沙理念从“由近及远”的治表措施向“由远及近”的治本策略转变,把林业产业的重点放在绿洲内部和沿边沿沙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力推进生态屏障和特色林果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县每年新增工程压沙4万亩以上,发展特色林果4万亩以上,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以上,青土湖、西大河、甘蒙省界千里沙漠大林带等重点区域治理规模逐步扩大,绿洲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骨干明确、脉络清晰、节点完善的绿洲生态安全屏障已显雏形。

  保护生态、治理生态,必须强化水资源管理。民勤县坚持“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权实名制、水行政网格化管理和“三水”联合调度制度,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蔡旗断面过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指标提前8年实现,重点治理生态目标提前6年实现,全县76眼监测机井地下水位埋深平均上升了0.329米。

  创新模式构建长效机制

  民勤县建立健全“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制定《民勤县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关于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的实施意见》,坚持“谁经营、谁投入、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个人、联户、企业承包经营的方式,将国有治沙生态林承包到户,通过治理经营、发展林下特禽养殖、种植中药材等方式,拓展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截至目前,以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等区域为重点,完成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40万亩,承包企业和农户达到82家;组建防沙治沙协会20家,治沙专业队伍60个,吸纳贫困群众766人,2015年实现劳务收入460万元。

  同时,突出封沙育林与封禁保护相结合、工程压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国家级公益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和湿地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认真实施千里沙漠大林带、万亩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等项目,积极探索造林绿化新机制、新办法,发挥交通、林业、水务、畜牧等部门职能优势,合力推进生态建设。2015年以来,在千里沙漠大林带民勤段修建治沙道路415公里,完成工程压沙6.71万亩、人工造林12.67万亩,封沙育林草50万亩,建成黑果枸杞示范点6个、1600亩;将残败沙枣林进行承包改造,建成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0.8万亩。

  民勤县积极推广示范集压沙修路、造林绿化、工业治沙、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五位一体”的现代沙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一些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纷纷承包治理沙漠,承包经营治沙生态林40万亩,示范推广以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民勤县还启动了亿利资源集团民勤县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项目,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实施工程压沙8032亩,种植甘草1.2万亩;通过PPP项目融资平台,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对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开发与建设达成框架协议;省委组织部、省绿化基金会、中国道教协会、省政协澳门委员及日本真如苑、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等积极援助民勤生态治理和防沙治沙,公众参与防沙治沙的体系不断完善。

  在治沙技术上,积极与中科院寒旱所、中国林科院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服务体系,并建成不同类型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4个,集中展示治沙新技术、新材料20多项、5000亩。

  注重高新人才引进和本土实用人才培养,每年开展农民林业技术专题培训均达到3000场次以上,推动形成了“县有首席专家、乡有首席农技员、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明白人”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

  保护开发培育富民产业

  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民勤县全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以酿酒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形成了防风阻沙林带、基干防护林带、农田林网、城镇村庄绿化、生态经济林有机融合,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体系。

  坚持双方自愿、互利共赢、依法运作、注重实效的原则,鼓励企业、合作社与乡镇、农户通过承包建园、挂牌建园等形式发展特色林果业,建设梭梭接种肉苁蓉、白刺接种锁阳、甘草、黑果枸杞等沙生药材种植基地11.14万亩,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多元化、多类型的新型经营主体107家,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

  为提升治沙成果和富民产业的质量,加强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建成甘肃民勤沙产业研发培训中心,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和特色林果产业中心,组建葡萄、红枣、枸杞研究所和培训分校,为全县沙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累计发展酿造葡萄24.45万亩、红枣13.88万亩、枸杞10.65万亩、其它经济林0.72万亩,苁蓉、甘草、锁阳等沙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14万亩。先后培育各类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7个,建成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民勤葡萄酒厂、甘肃苏武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等特色林果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达到9万吨以上,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认领林果基地面积达到24.83万亩。

  民勤县加强执法监督,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行统防统治,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林木种子、苗木检疫,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了林木的正常生长。

  严格执行“五禁”决定,严厉打击和集中整治各类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2010年以来,全县共查处各类涉林案件347起。科学划分护林防火责任片区,加强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案滩、青土湖等重点区域护林防火工作,全县未发生森林火灾。

  至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以上,压沙造林51.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封育成林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7%。据省林业部门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与上期2009年监测结果相比,截至2014年,民勤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170.5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505.96公顷。2015年,民勤县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列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