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
“招聘集训陷阱”应及时“填埋”
刘辉
连日来,来自北京和重庆地区的近百名IT行业求职者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反映,一家总公司位于北京的招聘单位以“不符合招聘条件”为由,要求应聘者参加培训机构的“集训”,并向应聘者许下“集训”结束后可获得高薪岗位的承诺,但最终高薪岗位却难以兑现。
以高薪为诱饵,诱使应聘者接受高价培训;当应聘者拿不出动辄两万多元的培训费,就帮忙到借贷平台“按揭”付费;在进行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培训后,给应聘者胡乱介绍一个工作了事。在这出戏码里,三家机构都各有进账或提成,应聘者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毫无所落,还要背上几万元的债务。这出招聘企业与培训机构、借贷平台联手的戏码,真是环环相扣,但通过一些现象,仍能看出其明显的诈骗实质。
过去的很多招聘陷阱,要么是中介机构收取中介费后将应聘者推给皮包公司了事,要么是中介和皮包工司演双簧,而“招聘集训”操作手法更具欺骗性,更技高一畴,规避法律的能力更高。
但是再狡猾的骗子,都脱不了骗钱的实质。在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中,只需弄清一些事实:一是这种企业究竟是不是真的要用工,有没有可以安排的工作岗位。二是看他们是不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真正的服务。三是看他们是不是能够兑现对应聘者的承诺。如果这三条都占不住,则是骗局无疑,应当主动出击,进行打击。
劳动者要避免此类诈骗行为,似乎有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媒体及劳动监管部门多揭露这类诈骗行为,提醒应聘者注意。更重要的是,劳动监管机构及公安部门要打击这种招聘陷阱,规则跟不上,就要修改规则,有规则要严格执行,即使骗局组织得再巧妙,只要侵害了公共利益,就要想办法进行制裁。
从报道来看,这种诈骗不仅北京和重庆存在,西安、成都、上海和苏州在内的全国各地都存在了,说明骗子的套路升级了。那么,我们的监管思路要跟上,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能让应聘者一再落入陷阱,而陷阱却始终填不上。

网售食品新规满月 效果喜忧参半
兰州七里河整治“黑摩的”(图)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加杂志打造移动房车设施一应俱全可供两人居住(组图)
温馨有爱!南非动物园家兔与长颈鹿玩耍互动
张涵予“女儿”写真曝光 可爱百变惹人爱
韩彩雅最新杂志写真曝光 展成熟性感迷人魅力
你都不知道的微信
刷爆朋友圈的聚会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前三季度甘肃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欧阳坚在省供销合作社调研时强调 深化综合改革 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和综合平台